APP下载

“六个统一”的立业之道——《四川日报》60年持续创新的思考

2012-07-27罗晓岗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日报党报

□ 文/罗晓岗 陈 岚 向 军

(作者分别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四川日报》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

2012年是《四川日报》创刊60周年。从“铅与火”的艰辛到“光与电”的转型,从“时代主旋律”的执着到“民生大视野”的创新,纵观《四川日报》60年之路,与时俱进、勇担重责、革新求变成为一以贯之的主线。

1952年,作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的《四川日报》正式创刊。60年风雨兼程,《四川日报》始终与时代同行。

60年不懈探索,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川报人的脑际: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怎样才能办好这张报纸?从办报理念到目标定位,从架构设置到流程设定,从传播手段到能力要求……一路走来,我们在实践中探寻答案,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六个统一”的发展之道逐渐清晰。

定位精准:服务中心与影响大众相统一

美国学者、“定位”理论之父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强调: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和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办一张报纸,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这张报纸的整体定位。

报纸整体定位包括宣传定位、采编定位、读者定位等。报纸整体定位的明确与动态调整,既可明晰办报方向、放大品牌影响,又可深耕优势资源、扩大读者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定位决定内容,定位决定方向,定位决定成败。

如何认识并凸显适合自身特点的整体定位?从川报60年的新闻实践看,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词:“变”与“不变”。

所谓“不变”,即报纸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必须一开始就找准自身定位,锁定为之服务的目标读者群,然后根据定位确定采编方针、选择内容供应、凸显优势特色,以此实现精准传播和有效影响。所谓“变”,即定位又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演进、社会发展和读者口味、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报纸定位也应随之调整和细化。

《四川日报》的整体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大包围”到“深聚焦”的变化过程。川报创办之初,老一代川报人认识到,作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没有政治就没有灵魂”,必须“牢固地树立起党的领导是办好报纸的根本保证的观念,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办报的唯一依据”。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读者意识的树立,川报人又深刻认识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报纸就必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应该“具体的为四川人民服务”。进入21世纪,随着形势的深刻变化,从“权威政经大报、出色主流新闻”的新定位,到“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的再定位,体现了新一代川报人以“主流”求“主导”的使命担当。紧贴中心、服务人民、影响大众……延续至今,已成为《四川日报》乃至川报集团新闻宣传工作整体定位的“不变基因”。

以精准定位,为发展破题。60年来,无论是川报的跨越发展,还是系列报刊网站的诞生壮大,无不是与时代同行,主动适应形势变化、顺应读者需求,办报办刊定位适时适度动态调整的结果。

观念更新:有力引导与有效到达相统一

自《四川日报》创刊以来,导向正确、引导有力,是其作为四川省委机关报的一项重要职责。

新闻传播学有个“到达率”的概念,特别是在当今众声喧哗的时代,主流媒体必须注重传播效果,讲求有效到达:它绝不是单向传播的“我说你听”“我登你看”,它所刊登、播发的内容必须紧贴读者和受众,做到既发出主流声音,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引导有力只有与引导有效高度契合,主流声音只有与引人入胜双向共振,才能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60年新闻实践,一代又一代川报新闻人努力探寻有力引导与有效到达的结合点,在办报思路、内容设置、版面铺排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一方面,强化舆论引导,着力打造优势平台,发出权威、主流声音,实现正确舆论导向;另一方面,强化读者意识和群众观念,注重呈现方式与表现方法的不断创新,全面落实“三贴近”原则,力求达到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与宣传效果的入脑入心相统一。体现在版面上,以“川江评论”专栏、“蜀平”署名文章为代表的评论,以“新闻纵深”版为代表的深度报道,以及以“民生”版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各展所长,相得益彰。

60年来,《四川日报》始终把导向问题作为党报以及党报集团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问题,不仅注意把握好政治导向、思想导向,而且关注新闻的价值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不仅注意把握好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的导向问题,而且关注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的导向问题;不仅注意把握好刊登内容的导向问题,而且关注报道的形式和风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为确保有力引导与有效到达相统一,川报编委会思路清晰:核心在于打造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重点在于做好出色的主流新闻。循此理念,在历次改扩版实践中,川报坚持把做优做强主流新闻作为提升党报影响力的主攻方向,把做深做透主题报道作为党报新闻创新的着力重点,坚决避免简单化的正面报道和概念化的主题演绎,着力克服内容上的僵化、空洞,力戒形式上的呆板、单一,在即时新闻的可读性和专题策划的思想性上下工夫,使得川报新闻宣传取得了既占领阵地又赢得读者的双重效果。

结构优化:自身调整与需求变化相统一

传媒是时代的“风向标”。对传媒而言,大到一张报纸一份杂志一个网站,小到其内部组织、部门构成、人员布局,都与宣传需要和外部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组织形态和内部架构的优化调整、重组重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媒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工作重心和宣传重点。

在传媒形态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在传媒种类和数量极大增长的当下,媒介市场的竞争正逐渐演化为媒体间对细分化目标市场的争夺。《四川日报》由一张报纸孕育出一个拥有13报3刊4网站1手机报的现代传媒集团,就是应对多元竞争、优化媒体结构的结果。2000年9月,西部首家省级党报组建的传媒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川报进入了“结构出效力”的新阶段。

结构优化,首先要在一个组织内部做到架构合理、层次分明、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即取得“1+1>2”的效力。反映到川报集团,一个报系的诞生,可谓寻求内部组合做加法、抱团出海战市场的新探索。以华西都市报系为例,《华西都市报》担当旗舰,与它紧密“捆绑”的,还有《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生活周报》、华西都市网、华希广告公司等,构成了一个形态完整的传媒链,初步形成了立体传播格局,提升了组团出击的品牌效力。

集团全媒体中心的诞生,是突破常规、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的又一例证。诞生于2010年底的全媒体中心,整合一报(《天府早报》)、一网站(四川在线)、一手机报(华西手机报),以纸媒网媒联手拓展、采编系统联动运营、前端后端协调指挥的全新模式,着力探索一条报网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在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主题、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崭露头角。

同样是在2010年底,为了开辟党报新闻宣传的“第二战场”、拓展党报做大做强的“第二空间”,在《四川日报》新一轮部门调整中,报网中心宣告成立,区域中心首次亮相。与此相对应,四川日报网上线,二级城市拓展战略出炉,每一招“棋子”的背后,都蕴含着探索报网融合、深耕二级市场的明确指向。

集成创新:求变求新与出色出彩相统一

60年来,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无论人员如何更替,《四川日报》的同仁们始终坚守一个核心理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持续推进新闻创新良性互动、有机统一。

60年来特别是川报集团成立12年来,川报人坚持以理念更新推动路径创新,创新之举好戏连台。这种创新,既有应对严峻挑战的顺势而为,更有把握发展规律的主动应变;既有内容形式的创新,也有方法手段的创新,还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在报纸内部形成竞相创新、系统创新、集成创新的良好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川报为做好“出色主流新闻”,10年5次改版,以“五句话”“八个字”“三个关键词”为创新源动力,最终实现重点、品牌、能力的“三大突破”,实现高度、深度、广度的“三度”结合。

“五句话”,即把趋势说透,凸显党报新闻宣传的思辨力;把新闻做足,激活党报新闻宣传的生命力;把观点喊响,增强党报新闻宣传的竞争力;把事件挖深,放大党报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把故事讲好,提升党报新闻宣传的亲和力。

“八个字”包含“加重”,突出战略思想之重、先进典型之重、评论理论之重;“扩域”,开发深度,关注民生,拓展区域;“扫盲”,清理宣传盲点,扫除报道盲区;“联动”,内外联动办报,报网互动融合,搭建起开放的社会评价平台。

“三个关键词”,一是纵深:追求第一解释,突出独家观点、独家视角;强化趋势研判,突出前瞻性、阐释性;紧扣新闻内核,突出事件性、时效性;创新呈现方式,突出深谋划、浅阅读。二是贴近:进一步贴近主流读者,以主题类报道的生动性,活动类报道的延伸性,经验类报道的操作性,事件类报道的透彻性,服务类报道的互动性,满足主流读者对高端资讯服务的现实需求。同时进一步贴近目标市场,服务二级城市,提升品牌影响。三是融合:通过融合促进新闻提速,促使采编人员形成全时发稿、多媒体发稿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融合深化资源利用,实现新闻信息采集的一次性完成与新闻内容的多次性、多终端发布,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的集约化生产和新闻价值的深度开发。

通过上述一系列创新举措,川报各部室中心的策划能力和协同能力明显提升,编辑的整合能力和表现能力明显提升,记者的发现能力和追踪能力明显提升。体现在新闻报道上,新闻观点和观点新闻更具高度,新闻调查和调查新闻更有深度,新闻故事和故事新闻更带鲜度。一些精心打造的名专栏、名版面,成为党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有力抓手,成为党报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品牌,赢得了读者的认同和喜爱。

立体传播:渠道融合与资源整合相统一

推进传媒整合和媒介聚合,推动报纸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传播形态的双向互动、多向融合,是未来传媒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传统媒体进一步做强“主流舆论场”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川报人把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作为根本取向,强势推进报网融合,强力推动报纸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以“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新闻宣传为例,在各个重要阶段、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川报注重综合运用多个传播介质、多种传播手段,既有报纸版面的深度呈现,也有网络、手机的即时讯息;既有白纸黑字的真实记录,也有声光图影的感人瞬间,形成了《四川日报》乃至川报集团强力推进立体传播的重要战例。

近年来,川报人紧紧把握时代趋势,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在主流党报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型升级中积极探索:2009年8月,推出“全能记者计划”,首批全能记者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高清数码相机和无线网卡,在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快速反应,向网络和报纸滚动发稿。同时,特别增设“民声”版,尝试传统纸媒与网络媒体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内容互动,形成报纸宣传亮点。2011年6月,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成为川报拓展党报资源、延伸报道领域、做强主流平台的最新实践。四川日报网以“政经新闻源、党政信息库、高端互动台”为定位,以川报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为依托,以川报采编人员全面转型为标准,努力开启新时期主流党报与数字网络融合共赢的路子。

2000年,四川在线正式亮相,成为四川省首个综合性新闻主流门户网站;2005年,华西手机报投入运营,成为四川第一个由平面媒体参与打造的移动新闻传播平台;2010年,集团全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探索媒体融合、实施全媒体整合传播的新闻机构;2011年,《华西都市报》率先推出二维“魔码”,成为3G时代我国第一家使用二维码应用的都市类报纸……

立体传播格局的快速构建,新兴媒介形态的发展完善,产生了巨大的乘数效应,带动了新闻宣传内容、手法和采编流程的全方位创新,使川报和川报集团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能力提升:人才成长与媒体发展相统一

在新闻宣传的保障要素中,在体现传播质量和宣传效果的综合因素中,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

60年发展历程,《四川日报》始终高度重视采编队伍建设,注重新闻人才培养,做到个人成长与队伍建设相辅相成,能力提升与办报水平相得益彰。一方面,提供舞台和阵地,放手让新闻采编人员尤其是年轻编辑、记者在实战大战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另一方面,提供平台和空间,让脱颖而出、表现优异的采编骨干走上领导岗位、重要职位,给予其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把能力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主线,不断提高采编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从而保持媒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川报60年发展历程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发轫于2003年秋的集团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改革,一举搬掉了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铁交椅”,一批能力突出、业绩优秀的采编骨干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领导岗位,能者有为、能者有位的制度设计激活了川报整体创新突破的“一池春水”。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川报内设部门由14个减少到11个,中层干部职数同步减少;新任中层干部学历明显提高,平均年龄下降4.9岁。更大的变化是,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职工的身份界限彻底打破,能者上、庸者下的全新选人用人机制有效激发了报纸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以此为起点,以深化改革助推创新成才,以体制机制保障人才建设,以实战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整套符合现代传媒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采编人员能力培养和业务素质养成机制正在川报和川报集团形成:逢进必考,“淘”进大批来自国内名校和集团外部的精英人才;多岗锻炼、挂职交流、专题培训,为年轻人、骨干员工搭建起一个个锻炼成长的平台;管理和业务岗位“双通道”建设,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开辟了成长道路;全员竞聘上岗、转岗、职级与业绩挂钩浮动,造就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全新机制。一大批优秀采编、经营人才或走上部门主任领导岗位,或被聘为首席、主编,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川报,人才有通道,人才有舞台,人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天空”。持之以恒的能力建设,逐渐形成一支高扬理想旗帜、牢记使命担当、富于创新创造、富有朝气活力的团队,为进一步办好《四川日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