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民生新闻找个实用的角度

2012-07-27陈建飞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民生服务

□ 文/陈建飞

(作者是浙江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如何克服民生新闻的低俗和庸俗?答案是:换个角度写民生。在民生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把点落在服务上,使新闻事实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发生紧密和直接联系,让民生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

民生新闻,以市民生活为报道对象,关注市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这类新闻的确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但勿庸置疑,当前一些媒体的民生新闻上充斥着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既琐碎、庸俗,又几乎千篇一律。

换个角度写民生,就是要把点落在服务上,以服务性满足读者的需求,使新闻事实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发生紧密和直接的联系,让民生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增强民生新闻内涵、提升民生新闻品位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民生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实用性上,也就是,要求报纸刊登的这类民生新闻尽量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其尽可能想知道的信息,能让读者看了能用,用了有效果,对读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有具体的帮助作用。

做实用的民生新闻有章可循。笔者试着总结如下:

解读法。这是围绕新闻事实,运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或科学知识等进行权威解读。基本思路是从“新闻与读者尽可能接近”这一原则出发,通过挖掘民生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点,使新闻与读者有关、对读者有用,从而贴近媒体的传播对象、体现媒体的服务特色。

《广州日报》曾刊登了一则《11斤半!这个男婴真不轻》的新闻,文章从广东省中山市出生的一名体重创当地历史记录的巨婴的新闻事实出发,延伸报道了以下内容:现在体重超重新生儿有增多趋势,巨婴增多的主要原因以及医生的忠告:宝宝过于肥胖未必是好事,体重4公斤以上就属“高危儿”。这样的民生新闻服务性非常强,对超重新生儿增多的原因和危害作出科学解释,让读者掌握。读者在怀着好奇心阅读了一则趣味十足的新闻之后,仍然有兴趣阅读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同时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链接法。它把新闻事件中读者的关注点进行多层次展开,及时链接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为读者提供加深理解新闻事件全貌和本质的服务,做到民生新闻服务化。链接法在具体处理时,有“主报道+小资料”“同题集中式”或“延伸阅读”“相关链接”等操作方式。

《都市快报》曾报道《温州市区一幢28层高楼起火21人死亡,2人重伤》的灾害性报道。在这一特大事故面前,如果报道仅仅是介绍灾情,简单地就事报事,不仅于事无补,也无助于读者汲取教训。该报记者敏锐地发现,由于市民缺乏高楼逃生自救知识,面对火灾时发生了许多不应有的伤亡。而市民对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的要求,也不再限于火灾本身,而是扩大到了许多涉及安全的领域。为此,他们推出了相关的追踪报道:致命浓烟为什么越来越大,这把大火烧出了哪些教训,消防成功救人有个做法很值得一说,把23人关21楼的一个房间里,让他们分喝一瓶雪碧。同时,还刊出一篇“延伸阅读”:《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整组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实用价值,让读者不仅读到了新闻,也从中汲取了教训,学到了许多安全自救知识。

提示法。民生新闻中包括大量的案件新闻和突发新闻,这些稿件具有事件性强、关注度高的特点,容易吸引读者“眼球”。但在报道这些民生新闻时,除了将一件新近发生的事实传达清楚,还可以对新闻进行深度加工,以事说理,体现新闻的理性,将新闻的力量转化为对社会生活的具体影响。《金华日报》新闻三秒区在组织这类报道中,力求避免浅显的现象渲染、给读者感官刺激、给读者猎奇的热闹感,而注重理性的服务,给读者以教育和启示。比如对灾害性的社会新闻、突发性的事故新闻,他们会从汲取教训的角度去做报道。《如果他多点关爱,董文语不会有今天》一文,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杀人恶魔董文语被抓了,做父亲的董希定也“出名”了。记者在采访董希定时,把重点放在他如何教育儿子和这种教育方式的得失上,为读者提供了血的启示。

民生新闻要讲究实用性,这就决定了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向读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做深服务、做全服务、做大服务、做透服务。每到夏季,不少城市的居民要安装纱窗,用来防蚊纳凉。正因为这样,每年许多城市都有数例幼儿爬上窗台、扒开纱窗摔下楼致死致伤的事件。如果单纯报道这一社会新闻事件,不仅等于在死伤者家属心头撒盐,也对其他读者益处不大。这时有家报纸从充满同情的角度作出“提醒”——夏季楼上居民安装纱窗后,应该把桌椅、沙发等物品移到离窗台较远的位置,以防儿童攀爬,造成危险。

访谈法。就是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也可以是普通读者)对民生新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和诠释,或开通专家热线,请专家解答读者的疑惑,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背后更多的蕴涵。夏季常有江河水库游泳溺水事件发生,有家媒体的记者就专门请多次参加救护落水者的消防人员提出警示,告诫人们避免野浴以及发生危险如何自救。

2007年8月1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家法院开庭预审“亚历山大·皮丘什金连环杀人案”,皮丘什金被指控在1992—2006年间谋杀52人。《都市快报》除刊发新华社的文章外,还就社会应该如何防范这类连环杀手的问题,采访了浙江警察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倪晓峰。倪晓峰认为,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中,最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活动中,不要轻易跟陌生人接触,刚刚认识就完全信任对方的态度和做法并不可取。除此之外,还提醒社会应该更关注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帮办法。民生新闻中的帮办新闻以实实在在地为读者解决实际困难的方式,体现了更强的服务价值。帮办新闻最初应该是从为读者呼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此类报道的逐渐增多,不少媒体还常设“帮办新闻” 板块,用来解答读者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同时帮助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很受读者欢迎。

做好帮办类新闻,关键是需要在报纸与读者之间建立一个方便、快捷、畅通的互动平台,与读者有效地进行互动沟通,让读者的真实需求直达编辑部。在现阶段,传统媒体可主动运用网络、手机、QQ等现代传播手段,借鉴它们的长处为自己所用,使之成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的一个新兴途径和重要窗口,以获取更多的读者信息。

猜你喜欢

民生服务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