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方向探讨——“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的启示

2012-07-27付玉辉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时代融合研究

□ 文/付玉辉

由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担任编委会主任的“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蔡雯)、《新媒体新论》(栾轶玫)、《媒体的演进趋势与战略转型》(钟沈军)、《互联网与国际关系》(申琰)、《手机:个性化的大众媒体》(刘滢)、《视听的旅程——交通工具移动电视概览》(陈怡)、《IP,颠覆电视?》(龙奔)等七部专著。丛书有何特色,会给读者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总是热点不断,新闻不断。据路透社10月18日消息,美国《新闻周刊》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品牌将在刊行近80年后停止出版纸质版,其最后一期纸质版《新闻周刊》将在2012年12月31日出刊。根据计划,《新闻周刊》将变身为一份基于订阅的数字期刊,名字改为《全球新闻周刊》。该刊目前的150万订户(其峰值时的订户为300万)将可以转订电子版。从纸质媒体到传统电视的发展处境,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和力量。

技术常新,传播恒在,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媒体。这个时代新媒体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新媒体为这个时代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对人类传播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即以新华社的前沿、务实视角,以多元化的研究团队,对当前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探讨。

丛书的主题更加多元。所涉及的主要是新媒体技术形态研究、新媒体新闻业务研究、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等三大领域。“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给我国当前新媒体传播研究带来很多有益启示,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方向。

一、从新媒体技术维度来看,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应具有更鲜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烙印

这个时代的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新媒体应用,而成为逐渐渗透各个社会领域的复杂新媒体系统。移动互联网,3G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独立运行自媒体及用户创造内容……这些技术元素和传播要件使得这个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而这个时代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也要体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烙印,并因此成为新闻传播史的别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和过渡环节。

刘滢的《手机:个性化的大众媒体》一书,对于具有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等特点的手机媒体的各个业务侧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手机媒体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变幻空间,而目前手机媒体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仅仅只是开始,“好戏才刚刚上演”。由此可见,作为天然新媒体融合平台的移动智能终端,对于重塑传播业发展格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曾深度融入我国IPTV业务发展前沿的龙奔所著的《IP,颠覆电视?》一书,则以我国的IPTV业务为主线,阐述了新媒体领域IPTV技术及业务发展的来龙去脉,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到IPTV在“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社会化电视”发展链条中的独特意义和过渡性质。对用户而言,这条发展链条为用户带来的是更自由的传播空间和更宽广的传播世界。与此同时,在我国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在政策和市场夹缝中生存的IPTV业务的发展波折和艰难也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陈怡的《视听的旅程——交通工具移动电视概览》一书则选择了相对容易被人忽视的、交通工具领域的移动电视传播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各种交通工具上移动电视的发展情况。作者相信,交通工具移动视频传播的未来还将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产生一些新变化。如果这种移动视频传播的屏幕问题能够由现实屏幕转变为虚拟屏幕,那么交通工具领域的移动视频传播将会面临革命性变化。

不管是对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典型代表的手机的研究,还是对搅动传播业一池春水的IPTV业务的研究,或者是对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的研究,都或多或少打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烙印。正因如此,这个时代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才得以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上融入现实,融入历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独特构成部分。

二、从新媒体实践维度来看,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应保持新媒体动力学的新鲜动感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指出,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和可能,它为传统媒体改善现有业务、开发新业务、扩大受众范围、拓展市场空间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平台和途径。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可谓深刻而深远。简而言之,新媒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它在发展,它在变化,它动荡不居,它动力十足;新媒体是实践的,而非观念的,它渗透于新闻传播业务的具体细节之中,它融合于传媒产业的具体产业链条之中。新华社新媒体研究丛书之所以显得独特,就在于这套丛书所依托的是当代中国最具特色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实践。正因为从实践中来,所以该丛书才带着鲜明的新媒体传播实践前沿的新颖思索和鲜活探讨。

蔡雯的《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一书主要从新闻业务的视角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进行了研究。她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媒体、全媒体、跨媒体、媒体融合、融合新闻等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融合新闻背景下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和公民新闻的挑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媒体融合与新闻变革,都以最有效地开发、配置与利用已有的资源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融合本质上也是利益调整。而媒体在融合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艰难道路要走,由融合而激发的新闻业务变革也同样有待进一步探索。钟沈军的《媒体的演进趋势与战略转型》一书则从传媒产业的视角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趋势和战略转型进行了研究,勾勒出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多媒体网络化、系统化、传受一体化、聚合化、无线化等发展趋势,并对媒介大融合与传媒的整合战略、媒介个性化时代与传媒的蓝海战略进行了详尽论述,对近年来新媒体环境的大媒体传播观进行了梳理,对于媒介融合中的合与分的趋势进行了精到分析。以上两部著作揭示了新媒体传播领域的一种真实图景:那就是新闻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业是充满变化的。而这些实践及变化则说明新媒体传播动力学领域所具有的将创新性和复杂性融汇于新媒体传播实践的内在力量是值得重视的。

而对新华社而言,不管是在新闻业务方面,还是在产业实践方面,或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战略探索方面,新华社都走在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前列。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对新华社近年来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实施的以“三个拓展”为重点的战略转型进行了阐述,提出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华社的新媒体传播实践和新华社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总体上保持了一种新媒体理论和实践的同构性,即新媒体实践引导新媒体理论研究,新媒体理论研究推动新媒体实践。

▲ 新媒体传播研究要体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烙印。图为2012年9月26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参观者从一个巨型电子阅读器模型前走过。(刘东岳/摄)

三、从新媒体理论维度来看,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应具有充分体现开放创新特性的研究框架

新媒体传播本身是开放的。而以新媒体传播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框架从其发展逻辑上看应该是开放的,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传播学本身的框架是开放性的。传播学诞生之初,就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础之上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学就是一门具有十字路口特征的开放性社会科学。因此作为传播学研究主要组成部分的新媒体研究也应是开放的。二是因为互联网本身的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一点,不管是固定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这种开放特征都非常明显。该丛书的研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非常符合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内在要求。

栾轶玫的《新媒体新论》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更为细致、更为丰富的新媒体世界。该书梳理了1967年诞生的新媒体概念的历史,以辩证的思维阐述了新媒体新旧共融的重要特征及其对于政治生态、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申琰的《互联网与国际关系》一书,则从互联网传播和国际关系的关联作为切入点,从开放性、中立性、安全性等理论维度剖析了互联网传播对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军事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些研究不管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架构,都保持一种开放、创新的姿态。而走向开放,走向创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研究的主要方向。推动开放,推动创新,应该是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研究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传播研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体内容和创新内核。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成熟和深入将成为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新媒体传播研究而言,应该支持更多的积极投身实践、深于理论思索的行动者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专注耕耘,不断收获。“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即是当前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行动者们辛勤耕耘的一个重要收获。李从军在该丛书总序中道出了编辑出版该丛书的动因和初衷,即必须结合形势发展和工作实际,自觉学习战略转型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把握新趋势,破解新难题,实现新发展。在新媒体传播研究进程中,作为一个研究个体,其研究自然会体现着自身的兴趣和偏好,但是具有相同研究意趣的研究者则可以依托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优势,以团队的力量拓展更为宽阔的新媒体研究领域。这也是该丛书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七部著作的出版,已成为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路标,并将引导着更多的研究者沿着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方向不断前行,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时代融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