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率的影响

2012-07-2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满意率优质我院

张 丽

张丽: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大外科护士长

产科是高风险的科室之一,妊娠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会使产妇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各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改变。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患者营造安全、亲切、便利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力争服务上尽善尽美,我院对600 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9月~2011年2月实施优质护理前在我院住院的600 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1年3~9月实施优质护理后在我院住院的600 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均为初产妇,单胎,所有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如骨盆、胎位等;均无明显的高危因素、无明显剖宫产指征,有阴道试产条件,无精神障碍,无伴发疾病。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有正常的思维和语言,均愿意合作。年龄18~42 岁,平均(25.4 ±3.2)岁。孕34~41 周。妊娠次数1 次。估计胎儿体重≤4000 g。文化层次:大学160 例,中学880 例,小学160 例。职业:农民280 例,工人280 例,经商240例,干部120 例,其他280 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预测胎儿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产科病区从居家理念入手,病室要舒适、安静、整洁、干净、温馨,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光线要柔和,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同时注意保护产妇隐私。尊重产妇的睡眠习惯,认真听取产妇的意见,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行APN 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改善床单位用品的软硬度,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时轻拿轻放,限制陪护人员,减少探视,为产妇创造舒适、安逸的睡眠环境。实行母婴同室,让产妇有一种在家的感觉,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根据产妇不同的时期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对其始终保持热情、亲切、尊重的态度,以高度责任感关心体谅产妇。

1.2.2 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帮助新入院的产妇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将医院的规章制度详尽的传达给产妇,介绍其意义所在,耐心回答产妇的疑问。实行责任制护理,1 名责任护士负责8~10 名产妇的治疗、护理工作,建立护理工作质量督查制度,量化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护士评先评优、晋升等挂钩。同时配备了多功能护理车,将护士站前移,减少护士往返护士站的时间,可及时巡视产妇,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注重对产科工作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硬的护士的选拔,让其参与到优质服务工作中来,发挥优势,通过对产妇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和整体护理,减少护理薄弱环节[2]。出院时,责任护士认真向产妇讲解出院注意事项,1 个月内进行电话回访。

1.2.3 心理疏导 加强与产妇的交流,护士要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倾听产妇的感受,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动作轻柔、操作准确,从而取得产妇的信任,创造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分娩观,降低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针对产妇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职业背景,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状况等,以免引起产妇的情绪变化[1]。对于抑郁状态的产妇,要随时注意其情绪的变化,防止突然发生意外。

1.2.4 健康宣教 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围产期的医疗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告知产妇情绪对自身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指导产妇调整情绪,尽可能帮助她们消除负性情绪。利用挂图、板报、健康教育手册、温馨提示语等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指导产妇注意围产期的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的搭配、孕期自我监护,产时如何配合助产士等。产后让产妇与婴儿早接触,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使产妇由羞怯拒检到主动配合,由不想哺乳到积极主动母乳喂养[2]。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妊娠结局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其中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抑郁率、新生儿窒息率。(1)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共包括20 个条目,评分>50 分为抑郁。(2)产后出血。指产后2 h 出血量≥500 ml。(3)新生儿窒息。采用Apgar 评分判定,Apgar 评分≤7 分为窒息,8~10 分为正常。(4)护理质量满意率。由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表1)

表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例)

2.2 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例)

3 讨 论

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指出,服务改革大局,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3]。随着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转变,护理理念也在转变。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完善的软件之一,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重建健康[4]。对产妇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质量问题更应该引起医护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分娩的产妇大多为初产妇,她们对分娩缺乏经验,产妇及其家庭期望值又很高,其护理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我院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健全规章制度,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关注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在妊娠结局及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能为产妇提供更全方位、更多功能、更高质量、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最终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徐 靖,朱 倩,田春梅.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 提升护理管理质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4):65.

[2]单伟颖,任忠敏,桑瑞兰.高等护理教育促进临床人文关怀回归的策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58.

[3]张成普.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27-28.

[4]刘 英,张志芳.产科VIP 病房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705.

[5]龙文平,梁艳红,高丽雅,等.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93-95.

猜你喜欢

满意率优质我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