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反馈方式对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影响1)

2012-07-26梁春萍梁雁芳梁业梅

护理研究 2012年25期
关键词:护士长病区知晓率

梁春萍,梁雁芳,梁业梅

1 护理质控反馈的方式

1.1 口头反馈方式 ①专人专项现场质控反馈:组建8个单项质控组,即分级及基础护理组、病房管理组、护理文件书写组、消毒隔离组、急救物品组、护理安全组、临床护理教学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组,每组设组长1人,组员5人或6人。各质控组不定期到各病区进行环节质量检查,将检查存在问题现场反馈给当班护士及护士长,并对各质量反馈问题在1周内现场追溯。②专题会议反馈:每月召开质量反馈例会,由各质控组将检查出的问题通过口头传达给各护士长,再由各护士长口头传达给本病区的护理人员。

1.2 文字反馈 ①每月出版纸质质量信息简报1期并下发到各护理单元,反馈存在问题和质控中发现的护理工作亮点,对存在问题专人专组跟踪整改情况。②建立二级、三级《持续质量改进反馈登记本》并存放于各护理单元。各质控组将检查存在问题记录在《持续质量改进反馈登记本》上,护理人员可随时查阅,并了解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便于落实整改措施,达到人人参与管理的目的。③建立病区《护理缺陷记录本》。要求护士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只奖不罚的激励方式引导护士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纠正,并借此举一反三,人人参与质控,不断改善病区的护理质量。④护理单元利用护士电子排班本及时提示有质量反馈信息及注意问题,对质量信息阅读后签名。

1.3 传媒信息技术反馈方式 ①各质控人员在质控过程中利用数码相机,将各科室的亮点、护理缺陷及不安全、不规范的表象进行现场拍摄,通过专题会议及院内局域网展现给全体护理人员,并对图片加以分析说明,让大家通过图片分享护理的经验和不足,加深印象,产生共鸣,并及时整改科室的问题或者吸取他科教训。②每月利用院内办公软件(OA)系统,将质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亮点及各种特殊护理信息发放到护士长、护士个人邮箱,以便护士长、护士随时查阅到最新的信息。而发放信息者也可以通过OA系统查看哪些人未阅读发放的信息,从而监控到质控反馈信息的通畅性。③建立护士QQ群和手机短信传播方式,将每日中存在问题发送出去,有针对性地改进。

2 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人员对不同的质控反馈方式反馈问题的知晓情况。发放问卷382份,收回有效问卷36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1%。统计护理人员获得质控反馈的途径。

3 结果(见表1)

表1 367名护理人员获得质控反馈信息途径

4 讨论

4.1 多渠道、多形式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质控反馈信息的知晓率 护理人员通过不同的护理质控反馈途径获取质控反馈信息,从表1可见,护理人员从病区电子排班本的途径获取质控反馈信息知晓率最高,为87.5%。说明多渠道、多形式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质控反馈信息的知晓率。

4.2 传媒信息技术与强制性的专题反馈是护理人员对质控反馈信息知晓率提高的关键所在 惰性是人的天性。病区随手可及的、触目可见的《持续质量改进反馈登记本》、病区《护理缺陷记录本》的反馈信息也只有66.8%、68.9%的知晓率。现场口头反馈方式也由于它的时限性而受制约。而护士天天查看的电子排班本中的质量反馈及具有制约性的传媒信息技术+具有强制性意义的专题会议反馈形式才是护理人员知晓质控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

4.3 建立综合完整的护理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可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控制参与意识 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情况[2]。如何遵循质量管理的原则,促进人人参与质量监控一直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质量反馈方式,均未能将质量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每一位护理人员。因此,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多方位、多渠道的护理质量反馈方式是促进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控制参与意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 梁雁芳,冼日凤.图片反馈法对护理质量影响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43-1844.

[1] 王毅,陈湘玉,曹红梅,等.不同专项督察频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04-1106.

猜你喜欢

护士长病区知晓率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