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病病人抑郁与认知倾向关系分析

2012-07-26周志庆

护理研究 2012年25期
关键词:风湿病中重度负性

刘 寒,周志庆

风湿病是一组累及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等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Gout)及系统性硬化症(SSc)等,疾病迁延时间长,病人心理压力大,抑郁等心理疾患发生率高。有资料显示,风湿病病人中抑郁发生率至少为普通人群的2倍以上[1]。导致病人抑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疾病等外部压力因素,也有病人自身的易感性因素。认知倾向是病人自身易感性的重要方面,所谓认知倾向是指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体现为乐观和悲观倾向两种[2]。本研究对风湿病病人抑郁与认知倾向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为风湿病病人抑郁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2月—5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部分风湿病病人,调查前向病人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内容、意义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病例纳入标准:自愿参加调查,符合风湿病分类及诊断相关标准[3],病程≥6个月,既往无精神病,无意识障碍,能正常阅读并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6份,剔除有明显规律作答、单一选项和缺漏项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7 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173例中,男51例,女122例,年龄43.72岁±14.59岁。类风 湿 关 节 炎1 1 8例 (6 8.2 1%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2 3例(13.29%),痛风19例(10.98%),骨性关节炎7例(4.05%),强直性脊柱炎6例(3.47%)。

1.2 调查工具及方法 ①人口学资料及患病基本情况: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疾病类型等。②抑郁调查。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4]。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分为4级,从“无或偶尔”到“持续”依次评分为1分、2分、3分、4分(反向题计分相反),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得到抑郁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得到抑郁标准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越高,53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③认知倾向调查。采用Julian等[5]在1998年修订的中国版生活取向量表(CLOT-R),包括乐观与悲观两个维度。要求被测试者逐一判断量表中各条目陈述与其想法的符合程度,按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乐观维度考察个体对事件发展或未来评价的积极程度,共3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乐观倾向越高;悲观维度考察个体对事件发展或未来评价的消极程度,包括3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悲观倾向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风湿病病人抑郁状况及认知倾向特点 对173例病人抑郁标准分进行统计,均分为57.24分±9.01分。量表协作组曾用该量表对1 340例正常人SDS标准分进行了评定,结果为41.88分±10.57分[4]。以此作为常模,与本组比较,经t检验,风湿病病人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参照SDS评定分级标准 ,1 7 3例病人中,有 抑郁症状127例 (≥5 3分 ),占73.4%,其中轻度抑郁76例(43.9%),中度抑郁45例(26.0%),重度抑郁6例(3.5%)。

风湿病病人乐观倾向得分10.62分±2.37分,悲观倾向得分9.13分±2.69分。进一步将病人分为无抑郁、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3组,从无抑郁组到轻度抑郁组、到中重度抑郁组,乐观倾向得分依次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悲观倾向得分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heffe法多重比较显示,无抑郁组悲观倾向得分显著低于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详见表1。

表1 不同抑郁程度病人认知倾向程度比较() 分

表1 不同抑郁程度病人认知倾向程度比较() 分

组别 例数 乐观倾向 悲观倾向无抑郁组 46 11.13±2.04 7.15±2.48轻度抑郁组 76 10.71±2.24 9.62±2.27中重度抑郁组 51 10.02±2.72 10.20±2.56 F 值 2.82 21.94 P >0.05 <0.01

2.2 风湿病病人抑郁与认知倾向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人抑郁与乐观倾向得分呈负相关(r=-0.164,P<0.05),与悲观倾向得分呈正相关(r=0.412,P<0.01)。

2.3 风湿病病人认知倾向对抑郁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乐观倾向、悲观倾向为自变量,以病人SDS标准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变量进入标准P≤0.05、剔除标准P≥0.10。结果显示:乐观倾向、悲观倾向两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调整后R2为0.272,表明两因子可有效解释SDS标准分27.2%的变异量,对病人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力。见表2。

表2 风湿病病人认知倾向对抑郁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风湿病病人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1)。173例病人中有抑郁症状127例,占73.4%,其中,轻度抑郁者占43.9%,中重度抑郁者占29.5%,反映出风湿病病人抑郁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吴小梅等[6]对风湿病病人的调查显示,48%的病人有抑郁症状,其中中重度抑郁病人占29.6%;姚血明等[7]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调查显示,病人抑郁发生率为70.2%,其中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35.7%;Gavriilaki等[8]按SDS粗分≥50分对风湿病病人抑郁状况调查显示,病人抑郁发生率(相当于中重度等级)为22.4%。上述资料与本调查结果基本上相近,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可能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有关。

对风湿病病人认知倾向的调查显示,从无抑郁、轻度抑郁到中重度抑郁,乐观倾向得分依次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悲观倾向得分依次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低乐观倾向、高悲观倾向病人更易发生抑郁。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病人抑郁与乐观倾向呈负相关,与悲观倾向呈正相关性,乐观倾向和悲观倾向对病人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因此,建构积极乐观的认知倾向对于病人有效预防和减轻抑郁等负性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Lazarus[9]的观点,情绪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应对压力事件时,个体会基于自己的认知不断评价压力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并相应地调整情绪和行为反应,以达到更好的适应。乐观的认知倾向会提高病人应对压力的信心,降低对压力的风险评价,进而减少负性情绪体验。悲观的认知倾向则可能放大个体对疾病压力风险评价,增加负性情绪体验。因此,在抑郁临床心理干预中,一方面应帮助病人缓释压力,如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和支持等;另一方面,着力帮助病人建立积极乐观的认知倾向。通过必要的心理辅导,引导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或解读压力事件,改变所有关于压力事件的悲观或负性思考,提高应对压力事件信心和心理适应力。认知倾向是个体应对压力情境的自动化反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悲观认知到乐观认知的重构还需要不断的训练,在训练中形成自我正向激励,进而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认知评价观。

[1] DeVellis BM.Depression in rheumatological diseases[J].Bailliere’s Clinical Rheumatology,1993,7(2):241-258.

[2] 陶沙,刘霞.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07-11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26.

[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39.

[5] Julian CL Lai,Yue X.Measuring optimism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ese with the 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0,28(4):781-796.

[6] 吴小梅,邢菊芳,左永金.常见风湿性疾病的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1):1264-1265.

[7] 姚血明,马武开,唐芳,等.贵阳市区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患者抑郁情况调查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3):222-225.

[8] Gavriilaki E,Anyfanti P,Triantafyllou G.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Indications of gender diversity[J].Journal of Men’s Health,2011,8(3):242.

[9] Lazarus RS.On the primacy of 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2):124-129.

猜你喜欢

风湿病中重度负性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