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初探

2012-07-14颜景凤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量词外形形状

颜景凤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江苏 扬州 225002)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数量单位的词,是汉藏语系中具有鲜明特色而又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词类。由于量词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印欧语系国家的语言中极为稀少甚至几乎为缺项,量词的学习无疑给外国留学生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量词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引起了相关教师和学者的重视。然而纵观汉语量词的研究历程,对外汉语教学的量词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面狭窄,使其远远滞后于本体研究,这不仅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因此基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量词研究亟待突破。

本文以汉语量词中的形状量词为研究对象,在对形状量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归纳的基础上,选取了某些常见且意义相近的形状量词,并对这些量词进行了区别分析,以期能为形状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形状量词的界定和分类

(一)形状量词的界定

汉语形状量词的界定和量词的定名一样,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研究才慢慢得以确立,后为各专家学者所认同接受,但针对形状量词下各小类的具体细分至今仍存在分歧,而且各家有各自的标准和依据,都存在其合理性。下面就有关形状量词的界定过程,简单概括如下表:

学者 名称 分类依据 分类陈望道 形体单位的量词模样、项目、依托物、措施方式、经历方式、动作的依据形式6类罗日新(1 9 8 6) 具有外形特征的量词 外形特征3类:为条状/块状/颗粒状物体做记数单位邵敬敏(1 9 9 3) 外形特征类量词量词为客观事物进行范畴归类的观察角度不同外形特征类何杰(2 0 0 1) 形体单位词 显示事物的形态特点1 2类:线、条、根杆、方形、圆环、弯钩、堆、疙瘩、三角形、点、丛、平面郭锐(2 0 0 4) 成形量词计量对象形成的形状单位作为计量单位如:团、片、滴、层、串、给、卷、捆、排等

某种事物因其占有的空间范围而显示出来的特征称为物体的形状特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几位学者都强调了部分汉语量词具有显示事物外形的语义特征。因此,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出这种空间性特征的名量词称之为形状量词。

(二)形状量词的分类

事物在外形上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基于事物的外形特征对和其搭配的量词进行归纳分类,提出大致可以将汉语中的形状量词归纳为以下四类:

1.点状形状量词:仅把物体所占的空间范围定位为一个点,忽略其在三维上的特征。如:颗、粒、滴、丸等。

2.线状形状量词:把物体所占空间范围定位为一条“线”,忽略其在宽度和高度上的特征。如:条、股、根、丝等。

3.面状形状量词:把物体所占空间范围定位为一个“平面”,只考虑物体在长度和宽度上的特征,忽略其在高度上的特征。如:张、片、面等。

4.体状形状量词:考虑物体在三维,及长、高、宽上的特征。如:块、团、堆等。

二、部分常见易混的形状量词分析

汉语中存在很多量词意义相近,这些意义相近的量词在使用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交叉,对外国学生学习量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于他们对汉文化了解不够,汉语知识不足,母语知识负迁移等诸多因素,在量词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误用、错用、逃避等各种偏误,这就要求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在量词教学过程中注意对那些常用而且容易引起混用的量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以帮助外国学生很好地加以区分并正确运用。下面列举几组常见的易混形状量词进行详细阐述。

(一)常见点状形状量词分析——以颗、粒、枚为例

“颗、粒、枚”都是名量词,都可以用来修饰那些外形具有“小而圆”特征的物体,如:一颗水晶、一粒药丸、一枚徽章。由于这三者修饰的物体在外形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混淆,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就其不同点作讲解及区分。

首先,“颗”在三者中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它称量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人体的部分器官。如:一颗心/牙齿。

(2)天体。如:一颗恒星。这两点是量词“粒”和“枚”不具有的。

(3)弹药。如:一颗炸弹。在这一点上,它和量词“枚”一样使用。

其次,“粒”则是一个相对口语化的量词,常与量词“颗”替换使用,但“粒”比“颗”称量的物体更小,且更偏向“圆珠形”的物体,如:一粒大米/大豆。需指出的是,量词“粒”与“枚”的称量对象不存在交叉。

而“枚”常用于偏正式的书面语中。它称量的物体常具有“细长”或“圆面”的特征,且没有大小的明确限制,如:小体积的“勋章”,大体积的“火箭”。 和“粒”不同的是,“枚”要求的是“圆面”,即它所称量的物体往往是平面的圆形,这区别于“粒”要求的立体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分。

(二)常见线状形状量词分析——以条、根为例

量词“条、根”,常用来计量典型的细长条状物,如:绳子、鞭子等。而外国学生往往分不清在具体的语句中到底该选择哪一个来修饰那些在外形上类似细长的物体,这也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二者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条”强调事物在一维上的延伸性,有柔软、可弯曲的语义特征,它可以搭配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称量范围比“根”宽泛,如:河流、信息等。

而“根”多强调对象在三维上的空间立体性,有硬度强、不易弯曲变形的语义特征。搭配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金属制或木质材料。如:一根棍子/钢筋。

(2)有根系的植物或人体动物的毛发。如:一根枯草/睫毛。

(3)有一定硬度、圆柱形的条状物。如:一根棍子、一根甘蔗。

(三)常见面状形状量词分析——以面、片、张为例

“面、片、张”作量词的时候都可以用来计量有一定平面的物体,但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引导留学生注意区别的。

首先,“片”所计量的物体多呈片状,强调本身平薄的形状,且物体体积一般不会太大。另外,量词“片”还可与以下两种情况搭配:

(1)一些大范围的空间或面积。如:湖水、田野、成群的建筑物等。

(2)声音、语言、心情、神态、景象等的抽象名词搭配,数词限用“一”。如“一片”有“完全、全部”的意思。

其次,“面”所计量的物体平面一般比“片”所计量的要大,而且大多是由这个面来发挥物体的主要功能,如:一面镜子/旗子/墙/鼓,使用范围比较狭窄。

而“张”所计量的对象大体有以下几种:

(1)延展性好,可张可卷的物体,大多为纸制或皮制。

(2)某些表示人或动物脸面的名词。如:一张脸。

(3)那些在外形上各异,但都有一个发挥主要功能的平面部件的物体的名词搭配,如:一张桌子/椅子等。

(四)常见块状形状量词分析——以块、团为例

“块”与“团”一般用来计量一些立体物体,如:面疙瘩、泥巴等,然而二者在搭配对象上同样存在细微区别。

第一,“块”所计量的物体一般棱角分明,在外形上多呈规则的长方体或立方体,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值;它还常用来计量一些片面状的物件,更体现出口语化的色彩,如:饼干、手帕等;也可用来计量一些表示占有一定面积或一定空间的事物,如:田地、店面等。另外,“块”还可计量诸如“心病”等抽象事物。

第二,“团”一般用来计量粘连在一起,在外形上多呈不规则的物体,其在长、宽、高上的维度值通常难以确定。也可计量一些色彩、光线、影像、气氛等抽象事物,这时它泛指事物的全部量,具有夸张色彩,数词仅限用“一”,比如:通红、光芒、和气、糟等。

三、结语

形状量词只是汉语量词中的一小类,但仅是这一小类的学习就给外国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出现了各种偏误。这就要求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注重细节的讲解和区分,不单单是指出量词之间的共同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出相近量词间的不同之处,以便帮助外国学生正确使用量词。由此可知,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量词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郭敏.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现代汉语形状量词词义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杜艳.现代汉语平面量词的认知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孙义山.圆状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王晓蕾.颗、粒、枚的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李巧珍.外国留学生汉语线状量词习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猜你喜欢

量词外形形状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你的形状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论袁牧之“外形的演技”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