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及保障措施

2012-07-13王小兵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项目工程质量

王小兵

摘 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意义入手,在总结性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及质量管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所学项目管理知识,重点阐述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及内容,并为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控制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工程 项目 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312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意义

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由于建设需要、内部资源有限及专业性不强,很多工程项目进行了业务承包,而各企业资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水平层次又良莠不齐,工程质量事故依旧不时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施工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这些问题阻碍着工程项目朝着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及项目的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需要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因此,笔者有必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项目管理知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谈谈自己的认识,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及管理涵义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和建设生产的特点来决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1)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2)产品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3)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4)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因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具有隐蔽性,终检有局限性,评价方法有特殊性等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也即项目质量控制,它是指为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围绕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能保证做好,应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它要求对工程建设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使之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及内容

1、項目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项目质量的控制主体是项目经理部,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起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将专职质检管理人员设在项目经理部,正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2、项目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确定的目标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要求被控对象要按预定的轨道和方向进行;二是,控制活动不能超出一定的资源限定条件。所以在明确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项目经理部在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目标为依据,对实施工程过程中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济的计划、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

3、项目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所以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4、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的控制。其中,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要通过作业质量保证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达到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而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过程质量控制是基于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思想,贯穿于工程项目开展的各个阶段,具体体现在:一是,施工前的质量规划及组织设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机器具准备;二是,施工过程的工序及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成品保护;三是,竣工验收阶段的分项、分部、单位、单项工程质量及建设项目整体质量验收。

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及保障措施

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项目负责人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全权负责人,必须亲自抓质量工作。大型项目还可设项目质量经理。质量经理的职责是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质量计划规定,督促、检查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特别是主要质量控制点的验证、检查和评审活动;对发现重大的管理方面或技术方面的质量问题,组织研究解决,向项目团队负责人报告;编制项目质量报告,报上级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项目质量经理对质量的监督检查,不能代替项目其它岗位的质量职责,项目各个经理、专业负责人、各部室、各专业人员各自均应完成自己应负的质量责任,项目质量才能有保证。

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了解和掌握项目的特点,明确咨询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熟悉咨询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项目组织结构的特点,决定怎样应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是独立的项目团队,就应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把质量目标要求层层分解,按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层层落实,一直落实到个人。每一层次职责、权限、资源分配以及保证质量的措施都予以明确。质量管理计划要简明扼要,便于操作。

3、机械设备质量管理及合理投入。机械设备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同时,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承包模式、工程规模做好机械设备规划和管理,加大机械设备的投资,主要机械设备以施工企业自有为主,以外部租赁设备为辅。从长远来看,加强机械设备投资还是利大于弊,如果过多依靠租赁机械组织施工,不仅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机械脱节不到位,对工期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大大增加工程费用,造成效益利润的白白流失。

4、材料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很艰巨的任务,这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材料供应部门一起抓。为杜绝不合格材料危害工程质量,要坚持材料准用制度。业主和承包商的监督机构及检验人员,对材料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检验,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所有工程用料、构配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类材料应合合理堆放、搬运和保管,以确保其适用性,保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标识,以确保对原材料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防护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搞好半成品、成品的防护与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将会大大减少施工故障,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缺陷和经济损失,以及不必要的翻修,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生产的顺进行。

5、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组成,要控制工程项目的过程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构成。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讲包括: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动态控制工序质量,变事后检查为事中控制,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工序质量状态,并使起处于稳定状态;建立工序质量管理卡,合理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做好工序质量预控工作,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五、结束语

作为工程项目单位,应该坚持质量全面管理、过程管理思想,围绕事产品形成、项目开展过程,认真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理念,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抓好对人员责任制、材料质量及成品保护、机械设备质量、工序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和控制,落实好质量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才能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上取得进步。□

(作者:西安石油大学,就职于长庆油田公司物资供应处)

参考文献:

[1]陈金洪,邹祖绪,刘玲.工程项目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34.

[2]张慧鹏.工程质量计划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3]杨金招,张志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河南建材,2007(6).

猜你喜欢

项目工程质量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睡个好觉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