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兴国县农村土地流转状况的几点思考

2012-07-06兴国县委办公室钟龙兴

江西农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油茶

⊙兴国县委办公室 钟龙兴

加快土地规范有序的流转,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富民兴赣的积极体现。为此,笔者深入相关乡镇就我县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我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土地流转的现状

兴国县总人口79.1万人,农业人口66.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17万,耕地总面积42.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近年来,全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在稳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县共计流转土地30138.82亩,其中耕地4090.53亩,山地18404.59亩,林地7113.7亩,荒地530亩,签订流转合同5000多份。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19.60亿元,出口创汇3.2万美元。全县已发展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52家,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全县紧紧围绕并发展油茶、脐橙、花卉、灰鹅等四大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其中油茶产业,油茶加工企业3家,1000亩以上开发基地10个,全县新植油茶5.9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7540亩。花卉苗木产业,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8200亩,其中花卉种植达到5600亩,各种苗木培植基地2600亩,土地流转面积达2775亩。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1.流转总量少,农民土地获益不高 2011年我县登记的流转土地面积30138.82亩,其中耕地4090.53亩,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土地流转总水平还非常低。我县土地流转总量少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县以出租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为主,耕地年租金在500~700元/亩,平均月租金不到60元/亩,山地、林地土地流转租金则更低,农民未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利,严重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私自流转多,流转服务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农户通过农户间协商、朋友介绍、私立流转的多,通过乡村组织、产业带动流转的少。目前土地流转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口头协议多,正式合同少,以代耕代种为主,以产业化种植为辅。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还未发挥其桥梁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土地流转信息不通畅,造成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的尴尬局面。

3.经营效益差,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 我县以自转、自种的土地流转形式占多数,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未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实现土地经营的创收创效。我县科技种植水平不高,专业科技人才较缺乏,龙头企业对种植户支持、培育力度不够,全县农业种植经营效益不高。近些年,我县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茶油企业,带动了一大批油茶种植户,油茶种植土地流转面积达17540亩,占我县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8%,同时也说明其他龙头企业带动力还有待提升。

4.农民顾虑多,社会保障机制不全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往往把承包责任田作为自家的私有财产,视为“保命田”。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农民进城务工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农民将其承包地作为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土地依赖程度高,土地转出存在后顾之忧。

三、落实好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1.完善分利分红模式,提高参与流转积极性 经济效益是推动村民参与土地流转最好的润滑剂,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的分利分红模式,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入股,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将土地、资金、劳动力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种植。大力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营销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和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安排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管理服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带动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建立流转服务平台,探索多元流转模式 推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及时做好土地流转备案登记、信息收集发布、项目储备、政策咨询等工作。定期开展土地流转洽谈会,积极推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为土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扩大农民土地流转经纪人队伍,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办好一批土地流转示范基地,积极探索符合县情、乡情的土地流转模式,提供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供企业、大户、村民选择。

3.发展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的同时,按照抓规模、抓特色、抓品牌、抓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紧紧围绕油茶、脐橙、花卉、灰鹅等四大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园区。积极引进产品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农业企业特别是省级、国家级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保鲜、包装技术,着力培植加工型和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深加工的产业集群。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地方优势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逐步由企业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由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效创收,真正实现政府赢、企业赢、村民赢的多赢局面。

4.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坚持土地流转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原则,依法规范的流转土地承包权,对流转土地重新进行测量、定位、备案,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业经营项目进行审查,对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严厉查处。完善农村地区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做好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工作,落实好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油茶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