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难如何升华成艺术
——读《寻找家园》

2012-06-30

民生周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微语纸片家园

□ 赵 勇

苦难如何升华成艺术
——读《寻找家园》

□ 赵 勇

【书 名】《寻找家园》

【作 者】高尔泰

【出 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日 期】2011年6月版

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读过高尔泰的美学论著,如今读的却是他的散文集《寻找家园》(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高尔泰在其美学论著中曾经论述过忧患意识,我在他的《寻找家园》中读出来的则是一种苦难意识。

高尔泰是在21岁那年忽地跌落深渊的,那一年他被定为“极右分子”。罹难之初,他还豪情万丈,“想象自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去西伯利亚,为真理受苦受难”,但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劳动,饥饿的身体,马上让他意识到现实的冷峻与残酷。“粗糙刚硬的现实,打磨掉我一层柔嫩的皮肤,打磨掉我许多纤细精致的感觉的触须,把我也变成了粗糙和刚硬。我要的已经不是虚幻空灵的诗与美,而是足够的食物、休息和睡眠。”

他在夹边沟农场幸免一死,完全是出于偶然。后来他去敦煌做研究,但“文革”爆发,他又成了“揪斗人员”。1966年,他与李茨林结婚成家,但动乱岁月,聚少离多。几年之后,下放农村的妻子竟以肺炎不治身亡,给他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文革”结束后,他被调到兰州大学哲学系任教,好不容易迎来了身心解放的日子,但他又一次因言获罪。他借调到北京又被赶回兰州,“清污”中被停课,遭批判。他远走川师,后来又往南大调动,但调动期间却遇上了牢狱之灾。

“从1989年9月9日,到1990年春节前夕,我在牢里关了138天。之后的‘释放证’上,写着‘审查完毕予以释放’八个字。整个事件,莫名其妙。”1992年夏,他与妻子浦小雨取道香港出国,带不走女儿,三个月之后,得到的却是女儿的死讯,时年25岁,与她母亲去世的年龄相同。此后,他远去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

依据《寻找家园》提供的线索,简要梳理一遍高尔泰的人生历程如上。我是想让读者诸君看到连绵不断的苦难如何与高尔泰紧紧相随。

一般来说,面对如此大灾大难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其一,被苦难完全吞噬,以致主体意识灰飞烟灭;其二,在苦难中沉沦,以致自我人格扭曲变形;其三,因苦难而警醒,以致自我的苦难意识、悲剧意识和荒诞意识等等被激活,苦难因而成为疑与思的动因。

在苦难中,高尔泰并非没有经历过前两种情况。然而,即便是在那些扭曲自我的日子里,他也依然清醒地意识到了自我的物化与异化。于是他开始用写作拯救自己:“那是用很小的字,写在一些偶然得到的破纸片上的。为怕暴露,永远随身携带着。”这种心灵笔记后来成为他思想的主要源泉。

在敦煌期间,他便是借助于这些纸片,开始了人的价值、人的异化和复归、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等方面的思考与写作。他说:“写起来就有了一种复活的喜悦。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安全感。写时总要把房门从里面闩住。有时风吹门嘎嘎一响,就会吃一惊,猛回头,一阵心跳。”

这样的写作环境会让人想起索尔仁尼琴写《古拉格群岛》,而这样的写作方式又会让人想到许多熟悉的案例。当年的“胡风分子”张中晓,便是把一些思想札记写在一些零碎的纸张上,于是有了《无梦楼随笔》。另一位“胡风分子”彭柏山,在受难的日子里一直在写一部小说。“他只是把《战争与人民》作为一个信念,一个活下去的信念,一个为自己活着的借口和理由在写”。幸运的是,高尔泰没有像他们那样死于非命。借助于那些纸片,他不仅写出了论文,还写出了《寻找家园》这样的散文。

论文是思想的结晶,散文则是灵魂的袒露,前者因苦难而提炼成洞见,后者因苦难而升华为艺术。这样,《寻找家园》也就走进他本人所论述的艺术谱系之中:“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家们的命运,例如屈原、司马迁、杜甫、伦勃朗、凡高、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曹雪芹等人的命运,都是非常之不幸的。冠绝当时的俄国文学,其作者的名单几乎同时也就是殉道者的名单: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在流放和贫困中度过了一生,许多人死于非命。正是这种不幸,孕育了他们的艺术。苦难毁灭了李煜的生活,但却成全了他千古流传的诗篇;苦难毁灭了陀思妥亦夫斯基的生活,但却成全了他使全人类灵魂为之震动的小说。”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苦难毁灭了高尔泰的生活,才成全了他这种纯棉裹铁、风清骨峻般的散文?我觉得完全可以做此理解。

【编辑微语】

年岁渐长,记得发酵孩提往事一幕幕,如此鲜明多彩,却令人心生疑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詹宏志远离童年,坠入关于记忆的提问,企图从灵光一闪的画面中,建立起自己私密的个人史。

【书 名】《人生一瞬 》

【作 者】 詹宏志

【出 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日 期】2012年5月版

【编辑微语】

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见人之所未见,引领读者去思考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对当下带来的影响。

【书 名】《旧山河》

【作 者】刀尔登

【出 版】中信出版社

【日 期】2012年5月版

【编辑微语】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书 名】《这些人,那些事》

【作 者】吴念真

【出 版】译林出版社

【日 期】2011年8月版

□ 编辑 王季璐 □ 美编 徐英子

猜你喜欢

微语纸片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绿家园
微言微语
微言微语: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终于统一了!
微言微语:用标准和实验数据说话的富华
微言微语:随车叉车今后中国卡车司机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