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旅游景观体验化设计与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
——从虚拟紫禁城到梦幻精灵城

2012-06-27周永博杨莲莲沈敏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旅游者景观设计联网

周永博,杨莲莲,沈敏

[旅游资源研究]

虚拟旅游景观体验化设计与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
——从虚拟紫禁城到梦幻精灵城

周永博1,杨莲莲2,沈敏3

(1.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江苏苏州215123;2.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江苏无锡214153)

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真实景观体验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根本原则,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意象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目标,营造充满奇趣的时空与功能感受从而创造独特的景观意蕴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导向,主题设计、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将嵌入物联网技术式应用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为实现旅游者与旅游景观的全时空模拟和全面互动提供技术可行性。

虚拟旅游景观;旅游景观设计;物联网;嵌入式应用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为虚拟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使旅游活动越来越依赖科技手段得以实现,虚拟景观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旅游体验对象。在线旅游网站大规模建立曾被认为是“虚拟旅游”的开端,近期,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步为虚拟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物联网技术条件下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成为虚拟旅游研究的前沿课题。当前,虚拟旅游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虚拟旅游技术实践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虚拟旅游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理论匮乏,大大限制了虚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近期我国虚拟旅游景观实践,分析了虚拟旅游景观体验的基本特征,探讨物联网技术条件下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物联网嵌入式应用的方法。

一、虚拟旅游景观研究及实践

虚拟旅游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的产物,是指采用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多种技术,将现实中存在或不存在的旅游场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载体构筑成虚拟旅游环境予以呈现,使旅游者根据自主获取身临其境般的旅游体验[1]。体验对象虚拟化是虚拟旅游的根本特征。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们对计算机及其复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及其交互操作的一种方法[2],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集成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3]。虚拟景观指虚拟现实技术构筑的虚拟要素综合体,交互、参与、体验是其三大功能特征,能够有效降低用户体验成本,丰富用户体验的内容和方式。虚拟旅游景观即虚拟旅游体验的对象,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多种技术手段所构筑的虚拟要素时空综合体。体验真实性和旅游吸引力是虚拟旅游景观质量的主要体现,而技术实现水平则决定了虚拟旅游景观中的体验真实性与旅游吸引力,因此,旅游体验是虚拟旅游景观的核心功能,而信息技术是虚拟旅游景观的实现手段。

随着三维模拟技术的提高和计算机硬件的升级,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虚拟景观的构建。2009年,由IBM公司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历时3年联合开发的虚拟紫禁城正式上线,项目采用计算机技术三维虚拟紫禁城景观,力求创造一个使用户完全参与其中的交互世界,从而为在线游客营造一种真实可信的经历体验。虚拟紫禁城是我国第一个根据主要历史和文化景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虚拟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内虚拟景观的开发水平。

近年来,以交互、参与、体验为功能导向的虚拟景观日渐增多,这些虚拟景观通过场景、剧本、角色及互动方式设计创造出大量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和关系,通过对现实的重构和超越为景观主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异质体验。

目前,学界对虚拟景观的关注大多处于技术层面,研究成果多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路径,从旅游体验角度开展的虚拟景观研究尚不多见。当前,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开始应用于虚拟景观设计,探讨新技术应用与景观体验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把握物联网在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应用方向、促进物联网技术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原则、目标和方法

(一)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

真实是人类景观体验的本质目标,真实性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旅游学对真实性的研究始于Boorstin[4],先后经历了客观主义真实性[5-6]、建构主义真实性[7-8]、后现代主义真实性[9-10]、存在主义真实性[11]等不同阶段,近期有关研究又提出定制化真实性[12]。1973年,MacCannell提出“舞台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理论,倾向于追求纯粹的客观真实而否定“舞台真实”,认为人在休闲活动中有权获得真实体验。1988年,Erik Cohen从构建主义出发对客观真实性理论所持的僵化观点提出批评,并提出由于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发展,所以真实性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以恰当方式构建的真实同样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体验。1999年,王宁提出“存在真实”(existential authenticity)理论,并认为真实性是人们在休闲活动所提供的主客体交流过程中对真实自我的一种追求,因此,“存在真实”不完全取决于景观“客体真实”。2005年,Yvette Reisinger和Carol J. Steiner认为由于缺乏共同的存在和意义基础,客体的真实性并不存在[13]。当前,真实性的关注焦点已经从旅游景观客体转向旅游者主体,旅游研究普遍认为真实性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构建并实现。旅游体验真实性理论表明,真实性并非一定要凭借真实的景观物质客体来实现,依托技术手段复制虚拟的现实景观或创造虚拟的全新景观,同样能够为人们带来真实的旅游景观体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景观体验不再局限于具有物质实体的自然界或人造物,当代信息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景观体验来源。体验真实性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虚拟旅游景观虽然没有传统旅游景观的物质外壳,却依然有义务为人们提供真实的旅游体验。

(二)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目标

依托当代信息技术,虚拟旅游景观在设计中所受的时空限制条件较少,体验真实性和旅游吸引力成为虚拟旅游景观设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郑鹏等研究提出“镜像体验”的概念[1],认为镜像体验是虚拟旅游体验的对象。镜像是虚拟旅游体验的对象,而意象则是虚拟旅游体验的结果。虚拟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在虚拟旅游景观中对虚拟镜像进行体验,从而产生景观意象的过程(图1)。因此,虚拟旅游镜像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对象,创造真实且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意象则成为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

图1 虚拟旅游体验过程

结合前人对旅游地意象和城市意象的相关研究[14-15],本文提出旅游景观意象的概念,即:人们对旅游景观的观念、思想和印象的集合,其中,人们通过感知和认知对旅游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所形成的总体意象被称为评估性旅游景观意象,人们通过认知、了解旅游景观的基本要素对旅游景观进行解构后形成的综合意象被称为结构性旅游景观意象。在虚拟旅游活动中,景观意象不仅是虚拟旅游体验的过程,也是虚拟旅游体验的结果,对虚拟旅游体验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在有限的信息载体(镜像)中营造高密度的文化符号要素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成功的关键。借助当代科技手段,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应从时间、空间和功能3个方面入手,丰富虚拟景观信息载体(镜像)的文化符号要素密度,提供更加系统而真实的虚拟景观镜像体验,使虚拟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得到相应提高,从而更加有助于产生虚拟旅游景观意象。

(三)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方法

信息科技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必然选择。虚拟旅游设计的核心任务为:选取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主题,围绕主题从场景、剧本和符号3个层面进行设计,不断丰富虚拟镜像中的符号要素,从而引导旅游者深度参与到虚拟景观体验之中,产生接近真实的景观意象,并获得非凡的旅游体验。

文化主题是旅游景观之魂,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主题能够有效保障和延续旅游景观自身的生命力。围绕文化主题开展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保持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三者的内在一致性,使设计者在对设计元素进行后现代主义加工与拼接时,仍然可以极好地保留三者间的内在逻辑与文化一致性,以防止虚拟景观设计元素随意拼凑而对景观体验真实性所产生的伤害。

在选取恰当文化主题之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包含3个层面: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场景设计为虚拟旅游者提供仿真体验环境,剧本设计为虚拟旅游者提供仿真体验剧情,符号设计则被用来增强旅游者在虚拟景观体验中的真实感受。在虚拟旅游景观中,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均统一于文化主题之下,它们通过时间、空间和功能三大属性的内在一致性保持虚拟旅游景观文化主题的内在统一。因此,时间、空间和功能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需要重点考量的指标属性,一些研究者根据上述属性为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一种文化要素选择方法[16],这一方法同样可用于虚拟景观设计。

受技术条件支撑,虚拟旅游景观设计要素所受的客观条件限制极小,设计要素的选材问题成为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关键,而要素本身的吸引力大小则成为虚拟旅游景观设计选材的主要标准。有鉴于此,虚拟旅游景观要素选取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以“时间、空间、功能”3个维度分解虚拟景观设计要素的吸引力;在“时间、空间、功能”3个维度上按照吸引力大小对虚拟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排序;根据要素的吸引力排序确定其在选择矩阵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虚拟景观要素在选择矩阵中所处象限进行取舍,确定其设计方向(见图2)。

图2 旅游景观要素选择矩阵

在虚拟旅游景观的文化主题、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中,该方法主要用于根据吸引力对设计元素进行评价和筛选。筛选后的设计元素应符合以下特点:主题设计应着眼于为虚拟景观选取和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涵,因此,主题要素应当在时间、空间和功能3个方面具有高度的“可意象性”[17],从而为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场景设计应着眼于创造多层次的体验空间,因此,场景设计要素应具备深远的历史感(或未来感),并且兼容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功能;剧本设计应着眼于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体验内容,因此,剧本设计要素应当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和内容丰度,使旅游者能够通过剧本体验获得深远的历史感(或未来感),并且能够通过剧本安排来有序而综合地利用景观功能元素;符号设计应着眼于增强旅游者景观体验的真实度,因此,符号设计要素应当赋予景观细节以更多的意蕴,通过景观功能要素的符号化,使之具备强烈的文化象征性。

与传统旅游景观有所区别,虚拟旅游景观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结构。主题、场景、剧本和符号是虚拟旅游景观结构的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虚拟旅游景观这一信息体,其概念结构如下(图3)。

图3 虚拟旅游景观结构

三、物联网技术在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嵌入式应用

近期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虚拟旅游景观创新提供了思路。物联网这一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提出,指的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标签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8]。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物联网如何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加速推进各国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转型,已经引起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极大关注[19]。作为泛在计算技术的一部分,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环境感知:在传感网和云计算的支持下,自动探测用户需求、做出智能反应,以有效节省用户的注意力资源[20]。通过物联网,不但使现实世界的物品互为连通,而且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联,能够有效地支持人机交互、人与物品之间的交互、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交互[21]。在我国,物联网研究和应用也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已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参与制订国,“感知中国”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当前,不仅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已成为重要旅游景观,物联网技术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嵌入式应用也为传统旅游景观带来新生。面对物联网技术发展机遇,一些旅游企业跃跃欲试,欲乘此东风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在上海北郊,由盛大旅游规划的全球首个物联网娱乐生活示范区“梦幻精灵城”正在推进,在无锡蠡湖畔,国内首个物联网互动娱乐主题公园也已落户。“以互联网人人互动文化为精髓,以物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实现虚拟世界现实化与现实世界虚拟化有机结合为核心特色的互动娱乐主题旅游区。”是盛大给该互动娱乐主题公园的定位,其产品特色在于: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从而为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在虚拟旅游景观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主体对环境的单向感知体验,使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内容和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这有效降低了旅游者在虚拟旅游景观中的体验成本,大大提升了虚拟旅游景观的体验质量。从虚拟紫禁城到梦幻精灵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旅游景观设计展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并掌握这些趋势特征,对保证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前瞻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物联网技术体验”到“物联网嵌入式应用”的旅游景观设计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伊始,纯粹以物联网技术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有所开展,这类旅游活动着眼于新技术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和示范作用,将物联网技术示范作为旅游景观进行设计开发,也能够吸引一部分旅游者特别是家庭游客和技术爱好者的到来。但是,这种“技术体验”主导的旅游景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虚拟旅游景观,只不过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内在吸引力所进行的浅层次旅游景观开发。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利用,这种纯技术体验式的旅游景观必将迅速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为主的所谓“第三代”旅游景观。这类旅游景观设计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虚拟景观的各个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和改善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在物联网嵌入式应用的虚拟旅游景观中,旅游体验的对象不再是物联网技术本身,而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相互交融所创造和呈现的虚拟景观要素。因此,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未来在于:借助物联网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旅游体验方式,使旅游者在虚拟景观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新颖、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旅游者在虚拟旅游景观中的活动质量,增强并延伸虚拟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从“主体单向感知”到“主客体全面互动”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

在传统旅游景观中,主体单向感知是旅游者获取景观体验的主要方式,旅游景观完全是对象化的,这意味着旅游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和理解旅游景观。受主客观两方面条件所限,旅游者在传统旅游景观中的体验水平和质量有所差异,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能获得相对满意的景观体验,这显示出传统旅游景观的不足。在物联网嵌入式应用技术条件下,旅游者与旅游景观、旅游景观与旅游景观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成为相互联系的系统,这使他们之间的全面互动成为可能。物联网嵌入式应用下的虚拟旅游景观,其核心价值在于全面互动的实现。在虚拟旅游景观中,主题设计、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均围绕旅游者在虚拟景观中的互动性展开,以互动的主题引领旅游者体验虚拟景观的多重内涵,通过互动场景和互动剧情加深旅游者在虚拟旅游景观中的体验程度,将符号设计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属性统一起来,为旅游者提供了多元、多变的虚拟景观体验空间。

(三)从“客体分时空模拟”到“主客体全时空模拟”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

早期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以景观客体分时空模拟为主,旅游者在虚拟景观中的体验方式为介入式体验,随着虚拟景观客体的不断变换,旅游者主体身份保持不变。在客体分时空模拟的虚拟旅游景观中,旅游者以景观外在者的身份存在,本质上不属于虚拟景观的一部分,因而无法获得更加深切的旅游体验。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在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实现主体与环境的全时空模拟提供了条件。在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的虚拟旅游景观中,旅游者的身份不再是旅游者,而是根据虚拟景观的场景与剧本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旅游者成为虚拟旅游景观内在的一部分,全面参与到虚拟旅游景观的一切活动之中,与虚拟旅游景观中包括其他角色化人物主体在内的全部要素展开互动,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异质而奇趣的旅游体验。从虚拟旅游景观客体的分时空模拟到虚拟旅游景观中主体与环境的全时空模拟,是物联网技术条件下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四、走向“人联网”的旅游景观体验化设计

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泛在网络的概念[22],受带宽资源和技术条件所限,直到近期物联网技术实现跨域,泛在网络的应用研究才重新被各方所重视。研究认为,虚拟旅游景观的前景主要取决于未来信息技术所推动的虚拟景观互动方式创新:在人与物、物与物联网之后,人与人之间互联成为可能,泛在网络的蓝图正在实现。虚拟旅游景观能够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动提供低成本的实现条件以及愉悦而奇趣的适宜环境,这不仅是旅游景观体验内容的扩展,也是旅游景观体验方式的延伸。

在旅游活动之初,旅游者静态观赏旅游景观是人们获取旅游景观体验的主要方式。随后,主题公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景观体验方式,旅游者主体与旅游景观客体的动态互动成为人们旅游景观体验的重要方式。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虚拟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人与人之间互动体验的环境和方式,虚拟旅游景观不再处于旅游吸引物的边缘,未来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

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真实景观体验是根本原则,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意象是基本目标,营造充满奇趣的时空与功能感受从而创造独特的景观意蕴是基本导向,主题设计、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是其主要内容。在当代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中,物联网嵌入式应用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之提供实现全时空模拟和全面互动的技术可行性。一方面,我们应当为虚拟旅游景观技术的长足进步而欢呼,另一方面,新技术条件下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理论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1] 郑鹏,马耀峰,李天顺.虚拟照进现实:对虚拟旅游的研究内核及范畴之思考[J].旅游学刊,2010(2):13-18.

[2] Aukstakalnis S,Blatner D.Silicon Mirage-The Art and Science of Virtual Reality[M].Berkeley:Peachpit Press,1992.

[3] 徐素宁,韦中亚,杨景春.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3):92-96.

[4] Boorstin D.The Imagin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M]. New York:Atheneum,1961.

[5] MacCannell,D.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Visitor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589-603.

[6] MacCannell,D.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76.

[7] Cohen,E.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3):371-386.

[8] Cohen,E.旅游社会学丛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9] Baudrillard,J.Simulations[M].New York:Semiotext(e),1983.

[10] Eco,U.Travels in Hyperreality[M].London:Picador,1986.

[11] Wang,N.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12] Yu Wang.Customized authenticity begins at hom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789-804.

[13] Yvette Reisinger,Carol J.Steiner.Reconceptualizing object authenticity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1):65-86.

[14] Crompton,J.L.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9,18(4):18-23.

[15] 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01(3):70-77.

[16] 周永博,沙润,沈敏.评价与选择:旅游景观文化研究:基于无锡主题公园兴衰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9,29(11):1907-1912.

[17]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8] 封松林,叶甜春.物联网/传感网发展之路初探[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1):50-54.

[19] 陈锐.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41-49.

[20] 刘勇.物联网之后是什么?[J].商界(评论),2010(1):40-43.

[21] 李卢一,郑燕林.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8 -10.

[22] 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 (12):12-14.

From the Virtual Forbidden City to the Dream Wizard City: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for Embedded Applications

ZHOU Yong-bo1,YANG Lian2,SHEN Min3
(1.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2.Shanda Networking Co.,Ltd,Shanghai 201203,China; 3.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China)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i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Attractive image is the basic objectives of 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Theme design,set design,script design and symbol design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In 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en used to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virtual tourism landscape;tourism landscape design;Internet of things;embedded applications

F590.3

A

1674-3784(2012)03-0027-05

[责任编辑:张军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MZ028);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YJCZH246)

2011-07-14

周永博(1982- ),男,山东临沂人,苏州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营销、旅游文化、旅游景观。

猜你喜欢

旅游者景观设计联网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