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不竭动力来自责任——记全国劳动模范、旗山矿实用技术创新室主任张北平

2012-06-23毛文清

当代矿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洗煤厂研究室北平

□毛文清

旗山矿实用技术创新室主任张北平

在以技术创新起家的多个徐州矿务集团名人中,张北平身上的不同点就是:虽然年龄最大,但年年都有创新成果,稳居排头兵位置。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他的专利或革新成果在全省、全煤、全国的频频获奖,时常有外省市的大小企业劝其“改换门庭”,但他淡泊名利、忠于企业的高贵品质比他所获取的创新成果更具示范价值,更让人敬佩和感叹。

自发创新为省力

1972年的秋天,一群走出校门不久的“矿二代”来到了庞庄矿,作为新鲜血液注入了矿井生产系统。初中毕业的张北平就是其中一员,被分配到机电科工作。

正式认了师傅后,张北平开始了一个青年矿工的崭新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这股新鲜劲就跑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单调、繁重的劳动所带来的劳累。

那时,张北平和师傅两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给煤车轴钻眼,一个人抱着车轴,一个人操纵钻床,在一根百十斤的大轴两头各钻两个眼。工作定额是一个早班完成8根,看似不多,但是一天下来,师徒二人都累得够呛。

张北平说,他第一次产生要搞革新的动机就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听完张北平有关在车轴的一头加上一个套筒的详细描述后,曾干过多年机电检修工作的记者立马明白了他这个革新项目的工作原理,对他的这个聪明想法、简便做法拍案叫绝。原来师徒两人一个班只能干8根,采用了张北平的工艺创新举措后,一个人一个班可以干16根。

自发开展技术革新的张北平得到众人交口称赞后,积极性更高了,由此踏上了40年不间断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之路。

自觉创新尽责任

技改、创新伴随着张北平的每一次进步,与他一路相伴的不仅是日常工作的辛劳,更是创新的艰辛、困苦、煎熬,以及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坚守。

张北平说:“随着荣誉的不断升级、身份的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压力的加大、责任的增大。”正是这种思想觉悟的提高,张北平的创新动力也由当初的好奇转变为责任,由自发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张北平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责任——成为他创新的不竭动力源泉。责任的背后,更彰显了张北平那颗灼热的、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企业的科学发展而默默奉献的拳拳之心。

1977年,在庞庄矿工作5年后,张北平调回了“家”——旗山矿。在这出生、长大的张北平先在机电科工作,后到矿科研室工作了两年,1981年又到该矿洗煤厂工作,直至2004年。在此期间,他从一名普通电工开始,班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走着。

许多洗煤厂的老人都记忆犹新,原来洗煤厂每天都有两、三个小时因事故而停机,那年刚当上副厂长的张北平顶着压力对生产工艺进行革新,取得了连续7个月零事故的好成绩,而这一成绩还是张北平拿自己的党籍和职务作担保才催生出来的。原来,厂主要领导一开始对他的技改创新信心不足,怕弄不好得不偿失,而信心百倍的他提出弄砸了责任全担、引咎辞职,厂领导在他的一再坚持和要求下才同意实施。事实证明,张北平是正确的,更是勇于担当的。

2009年12月,张北平研制开发的注油式高强度PVC托辊获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银奖,《耙装机液压稳固装置研制与应用》被评为第二届江苏省十大技术创新成果。此外,锚杆角度定位仪、筛分楼降噪系统、斜巷绞车安全警语自动提示器、皮带防跑偏装置、刮板运输机紧链器、快速可旋转接头等100多个项目,都是他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而研制出来的,就连带机电专业学生前来实习的高校老师对这些创新成果也是赞叹不已,对张北平更是敬佩之至。

2010年11月,《矿用下运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闸瓦式防滑制动器的研制与应用》获得了由全总、科技部、工信部、社保部四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三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和全国劳模的荣誉称号一样含金量都是“国”字号的,而且此项发明还获得了专利。

这些年来,张北平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正式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有147项,其中1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对于张北平的付出,最好的肯定和评价便是各级组织给他的各项荣誉了,从矿技术能手到各层级的技术创新标兵,从徐矿集团劳模到市、省、全煤系统直至全国劳模,从矿级到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2007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主动退后显胸怀

2004年10月14日,旗山矿“张北平实用技术创新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张北平由此开始书写人生新的一页,也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页

创新研究室成立后,张北平身兼该室主任和洗煤厂厂长,两头忙的他深感精力有限,一年后主动请辞洗煤厂厂长一职,专心致志地带领大家进行技改和创新工作。

虽然从生产一线的管理岗位退出,但张北平的目光始终没有远离生产一线。在他的带领下,从这个团队中走出一大批“张北平式”的优秀人才。掘进六区青工卞合振由于善于钻研,工作出色,如今已经被选拔为旗山矿掘进机司机专业工种带头人;洗选厂机电车间主任郭恒祥在这个学习型团队中不光技能提升快,个人进步也快,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优秀班组长”。该矿8个被命名的发明创造项目全部是由创新研究室成员参与或独立完成的,该矿第二批10名“首席职工”中有5名是创新研究室成员。

据不完全统计,在张北平的带领和指导下,目前创新研究室完成的涉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瓶颈难题、矿井材料节支降耗等各类技术革新项目已达30余项。

更为可喜的是,“张北平效应”在徐矿集团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推动力,张集矿“鲁顺东机电学习室”、夹河矿“夏伯党团队学习室”等26个以带头人姓名命名的学习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形成了徐矿集团“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矿工”活动中最为抢眼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北平就是这样,由自己搞创新,到合作搞创新,再到现在从前台退下来当大家的指导、顾问这一后台,再一次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性技术创新的热潮。现在的张北平创新研究室俨然成了人才“孵化”的温室和平台。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张北平用40年的勤奋加创新,在徐矿集团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两行清晰的属于他自己的足迹。

猜你喜欢

洗煤厂研究室北平
北平的秋
大型洗煤厂生产系统粉尘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新新机甲研究室
十路大军进北平
白龙洗煤厂控制系统改进
十路大军进北平
洗煤厂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想北平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的六年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留学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