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栏痕迹特征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利用

2012-06-15尹国光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物证肇事护栏

武 磊 尹国光 刘 磊

(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诸城高速交警大队 山东 诸城 262200)

护栏痕迹特征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利用

武 磊 尹国光 刘 磊

(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诸城高速交警大队 山东 诸城 262200)

护栏痕迹是道路交通事故案发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其痕迹特征具有独特性。以一起交通逃逸案为例,介绍了护栏痕迹的形成机理、痕迹特征以及护栏痕迹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

护栏痕迹 特征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1 案例介绍

2011年11月5日,青兰高速公路诸城段济南方向159km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经现场勘查发现,该肇事车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与路边护栏发生了碰撞、刮擦,并留下痕迹。

该护栏痕迹特点如下。

(1)护栏因碰撞产生整体弯曲塑性变形,如图1所示。

图1

(2)护栏表面有线条状刮擦痕迹,如图2所示,并留有车辆表面油漆涂料,如图3所示。

图2

图3

该案中,护栏痕迹为破解案件提供了线索,在肇事车辆的认定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护栏痕迹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痕迹形态,掌握护栏痕迹特征有助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对于分析案情、同一性认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 护栏痕迹的形成机理

护栏是公路上最为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一般都是沿着路基边缘或中央隔离带设置,具有隔离、保护、导向和美化等功能。按照护栏的结构可以分为型钢护栏、钢管护栏、箱梁式护栏、钢缆护栏、混凝土护栏、隔离栅栏和隔离墩等;按照护栏的强度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

当事故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接触时,护栏的主要作用是发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阻止车辆驶出公路边缘或者驶向对面车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护栏是静止的,车辆是动态的,车辆的动量可以表示为

式中,m为车辆的质量;v为车辆的瞬时速度。碰撞瞬间车辆对护栏的作用力为

根据该护栏痕迹特征可以推断肇事车辆的行驶方向为由西向东,车身颜色为绿色,碰撞部位应该与护栏的高度相当。最终根据以上痕迹特征查获了该肇事车辆。

式中,m为车辆的质量;v为车辆的瞬时速度;F为瞬间冲力。

把护栏和车辆视为一个系统,该系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经过碰撞,车辆由开始的运动状态变为最终的静止状态,能量发生转移,即

式中,v0为车辆的初始速度; ∫F·ds即车辆对护栏做功,是冲力对相对位移的积分。

由此可见,护栏吸收了能量,在接触部位或接触点上发生相对位移,因两者接触角度、接触面、线、点的位置以及力的方向变化而变化,并在护栏上形成永久变形,这便是护栏痕迹。

3 护栏痕迹的特征

护栏痕迹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护栏痕迹的离地高度相对固定。由于交通道路中的护栏是按照一定的规格安装,具有连续性,护栏本身的高度是固定的。作为承痕体,护栏的高度决定了护栏痕迹的离地高度相对固定,与之对应的车辆碰撞部位高度也较为固定。

(2)塑性形变较为明显且较为稳定。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动量往往很大,护栏吸收车辆的运动能量会产生塑性变形,并且这种变形一般较为明显(如图1)。而护栏一般采用硬性材料,一旦产生塑性形变就不会复原,由此产生的塑性形变也较为稳定。

(3)护栏表面多线条状刮擦痕迹。由于车辆的行驶方向与护栏是平行的,两者发生碰撞后,作用力沿接触面的切线运动,从而在护栏表面形成凸凹线束(如图2)。护栏刮擦产生的线条状痕迹起点处通常光滑,无颗粒残渣堆积物,比较整齐,由浅入深地呈斜坡状,成痕中被擦起的毛刺尖端指向起点,终点一般有停顿和按压现象。

(4)护栏表面常遗留有车体微量物证。车辆与护栏接触发生作用时,接触表面会产生物质交换,从而在护栏表面形成油漆残留物(如图3)、轮胎橡胶颗粒、油脂、塑料纤维等微量物证。

4 护栏痕迹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

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痕迹形态,对其充分利用有助于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对于分析案情、同一认定能起到有效作用。

(1)确定相互接触的事实。证实交通事故相关车辆与另一事故客体之间是否发生接触,往往是决定某一事实推论是否成立的直接证据,特别是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利用护栏痕迹的离地高度、护栏表面遗留的车体微量物证,与车辆破坏部位进行对比,可确定车辆与护栏是否有过接触。

(2)认定肇事车辆。肇事车辆的认定需要综合各方面信息,在确定车辆与护栏有接触的事实后,应该对护栏的损坏程度、车体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有脱落油漆片的,应注意其外部形状破坏,特别是分离线和分离断面,如果与车体破坏痕迹能拼合在一起,说明该车为肇事车辆;有微量物证附着,而且相互附着的物质构成种类一致,同时存在痕迹特征符合相互对应关系,或者时间和地点特征也相符的情况下,也可以认定或倾向于认定肇事车辆。

(3)判断车辆行驶方向。由于刮擦作用,护栏表面经常留有线条状痕迹。通常情况下,线条状痕迹中由浅入深的方向、痕迹中被擦起的毛刺尖端指向的反方向为车辆行驶方向;护栏痕迹留有轮胎印迹的,可以根据轮胎印迹的花纹形态对行驶方向进行辅助判断。

(4)重建和分析交通事故现场。护栏痕迹是多种痕迹的集合,利用护栏痕迹可以对事故现场进行重建和分析。对肇事车辆及行驶方向进行确定后,根据护栏塑性变形的弯曲程度可以大体推断车辆的运行速度,结合护栏的破坏长度可以判定车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有无采取制动措施,后视镜、车灯或窗玻璃以及所载货物散落地点与护栏之间的相对距离、角度等也可为现场的力学和运动分析提供重要帮助。

1.刘建军.交通事故物证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1

2.邵祖峰.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6

3.刘进,杨世伟.高速公路交通与治安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物证肇事护栏
无限追踪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分析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肇事逃逸?休想——汽车事故防逃逸监测系统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我出高考数学题(十八)
不要跨越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