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蹭课”唤醒沉闷生活

2012-06-12月上柳梢

女子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学城晚饭公公

月上柳梢

自从搬到大学城附近之后,我们全家4口人,每天吃完晚饭就只剩大眼瞪小眼了,这大学城离市区实在是有些远,而且大学城刚建成没多久,交通还不是很方便,晚上9点过后,基本上就没有公交车了。想当初,买这边的房子一来是图便宜,二来也是想这是大学城,文化气氛浓厚,可没成想,住进来才发现真的是很不方便。

又是一个晚饭后,公公婆婆照例坐在电视机前追看无聊的电视剧,我和老公也按惯例到外边散步,这个钟点,路上基本没人。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一所大学,走到图书馆前刚好看到外面海报写着晚上图书馆有一堂中国现代散文讲座。看看时间刚刚好,于是就跟老公说,反正也没什么事,不如进去听听。老公点头同意,我们蹑手蹑脚走进图书馆,找到靠门边的位置坐下,想着到时如果听着没意思也好溜走。

没想,当天晚上的主讲人是台湾女作家简媜,我不禁有些激动。想当初读大学时,简媜也曾到我们学院开过讲座,只是因一些原因我错过了,没想到事隔多年,我竟然有机会再一次在大学校园里见到她,并聆听她的讲座。

眼前的简媜,和我想像中有些差距,很瘦小,声音不大,带着一副硕大的眼镜。整个晚上我都很激动,跟着那些学生们重温了大学时代喜欢的那些文字,那些过往岁月的点滴一点点地浮上心头。转头看看老公,老公似乎也沉浸在回忆中。

那天晚上回去之后,和老公躺在床上谈起了各自的大学生活,不知不觉竟聊天深夜,想想好久都没有聊得这么愉快了。这个晚上之后,我和老公决定不时到大学里“蹭课”听。

接下来的日子,晚饭之后,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出门,大学里的讲座基本上都在7点左右,去晚了有时连个座都没有。有时傍晚回家,我也会顺便到大学里转转看看有什么喜欢的课,选好了,到时直奔目的地。

于是,我和老公蹭到了,“原声电影欣赏课”虽然有时我并不能全部听懂电影在讲些什么,但借助着老师的讲解我也是听了个七七八八,陆陆续续地欣赏了《罗马假日》、《廊桥遗梦》、《漫步云端》、《阿甘正传》等原滋原味好莱坞电影,才惊觉这原声的和配音的还真是有天壤之别。

在经济学院,我和老公蹭到了非常难得的经济投资课,这样的课在外面听一堂没有两三百块可是下不来的。课后,老公还抓紧机会向教授请教了些股票上的问题,那些埋在股市的股票不知费了老公多少脑细胞。

在音乐系,我蹭到了梦昧已求的钢琴课,每个周末一节课,由音乐系的学生负责教授,免费对外开放,而练琴的钟点费也只是象征性收取。因此,现在每个周六的下午我都雷打不动地前往学琴。没想到通过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在黑白键上十指如飞,而那悠扬婉转的琴声就在我的十指间响起。

从此我们的日常娱乐从电视和电脑中解放出来,公公婆婆受我们的影响,也开始和我们一起到学校“蹭课”。本来和老公“蹭课”还有点偷偷摸摸的,怕被学校抓到不好意思。后来才发现,和我们一样来“蹭课”的人并不少,除了附近的居民,很多人是驱车从市区过来的,有的甚至是一家人一起来“蹭课”。

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除了上课,还可以在操场跑步,做运动,这全塑胶跑道,跑起来自然是比水泥路轻松畅快多了。很多学生在操场打球,踢球,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加入他们,下班回家,或是周末,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一天的辛苦都跟着烟消云散。

或是全家人来场混合双打,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彼此的交流。是谁说过,家人在一起久了除了日常三餐有时竟是无言以对,自从我们全家一起“蹭课”之后,每天聊天的内容就多了许多,或是说说自己在“课”上又学到了什么,或是说说在“课”上结识了哪些朋友。

搬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邻居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蹭课”过程中,竟认识了好几个街坊,有的甚至是和我们住同一个单元,只是以前大家一下班就关在屋里,自然也是没什么机会认识。公公婆婆也因此认识了好几个同年龄的“挚友”,老人们竟然成立了“蹭课”联盟小组,有什么好课,适合老年人听的大家互通有无,平时即使不去听课,大家也聚在一起,打打球,唱唱歌,舞起剑,跳起舞,竟成了大学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蹭课”在国外早就很流行了,很多大学里设的一些公共课并没有太大的专业性,很适合普通人听,更重要的是这些课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只要你做个文明的听众,基本上不会有人赶你走。从此,我们家每个周末或是晚上就再也没有时间大眼瞪小眼了,大家都忙着呢,你要问我们忙什么,那自然是“蹭课”去。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猜你喜欢

大学城晚饭公公
汤韵旋诗词三首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冬公公
晚饭以后
喜欢玩水
八十八岁公公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太阳公公病了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