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宏非看相声

2012-06-11霍俐敏

新民周刊 2012年46期
关键词:北派郭德纲独家

霍俐敏

田耘社上海相声大会。

独家艺见:您觉得金岩、王自健、郭德纲的相声有哪些不同?更喜欢谁的?

沈宏非:郭德纲不太上电视,多为现场表演,他的相声就看过一场,内容比较经典,属于北派路子;王自健是科班出身,有相声底子,在电视节目上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金岩的相声看得比较多,电视和现场表演都比较多,是科班出身,在上海坐阵,属于典型的海派相声,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听视觉的结合,在表演中除了语言表达外,表情、动作等都比较丰富,另外有李国靖这样的搭档,两者搭配也是亮点。郭德纲的相声多为单口,而且是不会躺在舞台上的,而金岩的相声则会。没有更喜欢谁,各有千秋,都挺喜欢的。

独家艺见:金岩作为海派相声的代表,王自健和郭德纲作为北派相声的代表,是否代表着南北相声的不同?其产生的原因何在?

沈宏非:的确是代表着南北相声的不同。以金岩为代表的海派相声是以语言加肢体的形式,程式化的内容较少,变化比较快,不是特别耐看;而北派则以语言为主,与京戏一样,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有很多经典段子,且同一个经典,听多遍,前一遍和后一遍的感觉是不同的,每次听都有新的体验,例如70年代侯宝林的相声,百听不厌。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南方和北方的观众口味不同,比如上海和北京的观众对于相声的审美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海派相声和北派相声根据观众要求,在艺术形式和表演内容等方面就产生了一些差异。

独家艺见:金岩和王自健是80后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算是70后,表演者的年龄层次对于相声表演会产生哪些影响?

沈宏非:年龄层次的不同对于相声表演的影响是存在的,金岩和王自健作为80后的相声演员,在表演内容中多吸收网络语言和游戏语言,比较时尚,符合现代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味,而倘若是稍有代沟的年龄层来看他们的表演,可能由于不了解这些网络游戏用语而找不到笑点,从而影响相声的表演效果;而郭德纲这一类年纪稍长的,在表演过程中对于网络语言等元素少有吸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传统,即使是新编的部分在表演中也是中规中矩,如前所说,郭德纲是不会躺在舞台上的。

独家艺见:有人说王自健不是相声而是脱口秀,而周立波则自称海派清口,在您看来,相声、脱口秀、海派清口的界限在哪里?

沈宏非:脱口秀是COPY美国的一种表演形式,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脱口秀表演者多是以相声出身为基础,当然,现在乃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如黄西)加入脱口秀表演。但不同于相声表演的是,脱口秀多以针砭时弊为主要内容,有一定的时效性。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属于另一个路子,不能与相声表演混为一谈,经典段子比较少,是不能反复看的一种形式,作为海派清口,也具有了海派的风格和特质,与脱口秀的形式类似却不尽相同。相声是我国传统艺术,内容中有许多的经典段子,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形态,表演的形式也继承传统,比较固定。

独家艺见:对于相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您有何建议或是畅想吗?

沈宏非:我不是专业相声界人士,不能够做出特别专业的评价。但作为一名资深观众,我认为相声表演应该不要刻意求新,为新而新,真正好的相声段子是可以反复看而不觉得腻的。如今为了适应社会的快节奏,观众时时而新的口味,相声的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我认为相声表演不能一味求多求快,要多打磨,把老段子打磨成經典,常看不腻,每看都会有新感觉,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

北派郭德纲独家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迅猛龙的独家秘闻
郭德纲:从小茶馆到德云社
郭德纲的回应
华锺彦两派兼综的词学主张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独家点评
独家点评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郭德纲
3 郭德纲式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