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2-06-09李传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急性期康复运动

李传游 盛 蕾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10017)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李传游 盛 蕾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10017)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以针灸,电刺激,脉冲电治疗联合Bobath为主神经促通技术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急性期治疗性锻练,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和Bathel评分。结果 综合康复组ADL Ba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ADL和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综合康复;脑卒中急性期;生活能力

脑卒中急性期,约2/3的患者合并偏瘫或患侧活动受限。加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脑血管病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的康复。已有大量报道关于脑卒中患者在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另外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Bobath技术[1]和Brunnstrom方法为主的现代康复技术,在国际上已广泛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笔者对20例记录较完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经随访1~3个月,取得较好的预后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从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于我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共40例,均经CT或MRI确诊。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神志清楚,年龄小于70岁,无严重合并症。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5岁;合并脑梗死14例,脑出血6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3岁;合并脑梗死12例,脑出血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神经内科脑卒中急性期常规治疗方案。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脑保护剂应用;脑出血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如同时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相应给予降压、降糖治疗。本组患者无康复手段介入。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多数48h内)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2]。具体方案为:采用针灸。电刺激,低、中、高频脉冲电治疗,进行被动性上肢肌力训练、坐位训练、扶助站立训练、语言训练等;当肌力有一定的恢复时(>Ⅱ~Ⅲ级),进行上肢活动功能训练(上肢屈、伸、拉力、握力等训练),下肢活动功能训练(半桥及全桥运动、站立、站立-下蹲、提腿等)及大、小便半自理训练。以上治疗每天1~2次,每次不少于30min。简单动作每天布置给患者家属加强巩固,治疗整个过程注意不断纠正错误运动模式,加强选择性分离运动以改善精细活动和速度活动的能力。

2组患者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评价3个月时的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指标 2组患者均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计分,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

2.2 治疗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方面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见表1。

上述结果提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锻炼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yer及ADL评分情况(±s)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意义重大,中医针灸配合电针,活血通络,促进肢体恢复。在中枢性瘫痪中单靠增强肌力的训练实践证实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往往会诱发痉挛,而采用以Bobath方法为主的神经促通技术,认为痉挛期应采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关键点控制,抑制低位中枢对运动控制的发展强化,促使高级中枢神经环路的再通,恢复更高层次对控制运动活动的能力[3]。高级中枢神经环路的再通有赖于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尽管中枢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但可通过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以及突触阈值的改变等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新组织起一个功能细胞集团的网络系统,实现“功能重组”。正因如此,在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过程中,一旦建立了正常的运动模式即应反复训练,强化这种模式的维持。我们选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Batherl指数评测ADL,可信度高,是国际上较通用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2组数据亦说明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及时、合理、反复的康复治疗干预及有计划、按科学、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原则,挖掘发挥了大脑的潜在代偿功能,早期康复不但促进低级中枢功能尽快恢复,也兼顾了高级中枢的促通[4]。从实践中还体会到康复治疗中应强调治疗师与患者的交流,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使大脑皮层处在良好的兴奋状态,使运动神经元充分募集—易化。运动还增强了偏瘫患者的心肺功能,所以早期康复直接影响着患者脑卒中后的ADL及生活质量。

[1] M Davies. Patrica Steps To Fallow[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5-58.

[2]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0-309.

[3] 殷秀珍,黄永禧.现代康复医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院联合出版社,1995:1-3.

[4] 方定华.脑血管病早期康复与流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2): 115-11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57

1672-2779(2012)-15-0090-02

苏玲

2012-05-01)

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专项[No:LZ11070]

猜你喜欢

急性期康复运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