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11年亚太旅游接待和教育大会管窥旅游教育研究动向*

2012-06-08戚安平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论文旅游方法

戚安平,蔡 君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北京100083)

一、APacChRIE会议概况

APacChRIE(亚太旅游接待和教育理事会)是国际酒店、餐饮和旅游教育理事会(I-ChRIE)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2002年由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院长田桂成发起成立,旨在支持亚太地区提供酒店及旅游教育的院校及大学的研究与交流。目前共有71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及合作伙伴,其成员根据地理范围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东亚区(中国、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东南亚区(东南亚联盟国及印度支那半岛)、大洋洲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和印度次大陆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

APacChRIE会议发起于2003年,每年举办一次,是亚太酒店、餐饮和旅游教育理事会(APacCh-RIE)一项重要活动。经过9年发展,APacChRIE会议已成为亚太地区旅游教育及研究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2003年首届会议在韩国首尔举办,2007年第五届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办,2011年第九届会议在香港举办,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五百位学者及业界精英人士参与会议,会议以“酒店及旅游教育:从愿景到象征”(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from a Vision to an Icon)为主题,为研究者与国际酒店及旅游业界提供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

二、会议论文主题分析

2011年第九届APacChRIE会议共分为11个议题,分别为:

主题一:餐饮服务业

主题二:教育:实践和展望

主题三:酒店及旅游业人力资源问题

主题四: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主题五:会展和旅游节事

主题六:酒店业操作与管理

主题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主题八:服务质量和客户关系管理

主题九:旅游规划和目的地营销

主题十:消费者行为认知

主题十一:酒店及旅游业其他重要问题

笔者对217篇论文及120篇海报,共337篇文献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各主题数量、研究者国家或地区、研究主要内容3方面信息,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一)主题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分布

各研究主题的文献在数量上呈现非均衡阶梯状分布,其中主题二(教育:实践和展望)、主题九(旅游规划和目的地营销)和主题十(消费者行为认知)文献数量较多,分别达到74篇、54篇和48篇,占文献总数22.0%、16.0%和14.2%;主题一(餐饮服务业)、主题三(酒店及旅游业人力资源问题)和主题十一(酒店及旅游业其他重要问题)被中等关注,分别为31篇、33篇和24篇;而主题四(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主题五(会展和旅游节事)、主题六(酒店业操作与管理)、主题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和主题八(服务质量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各主题所占文献总数比例小于6.0%(见图1和图2)。

图1 各主题数量分布图

图2 各主题所占比例图

从主题研究方向论文分布来看,APacChRIE会议性质以及亚太旅游研究的新趋势是其出现非均衡阶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APacChRIE会议重点关注亚太旅游教育,主题二(教育:实践和展望)也成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亚太旅游发展,主题九(旅游规划和目的地营销)和主题十(消费者行为认知)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其在论文数量的第二、三位的顺序也反映了亚太旅游研究的趋势。

(二)收录论文的地域分布

会议文章来源于32个国家或地区,以及部分国际合作组织。从地域分布来看,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同时国际化趋势也较为明显。在所有文章之中,亚太地区文章数量占主导位置,共计232篇,占总数的68.8%,其中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中国香港、菲律宾和韩国文章数量较多,分别为77篇、37篇、29篇和18篇;美洲地区美国和加拿大文章共计30篇,占总数的8.9%;欧洲地区7国共计12篇,占总数的3.6%;中东及西亚地区共计7篇,占总数的2.0%;非洲地区3篇,占总数的0.9%;国际合作53篇,占总数的15.7%(见图3)。

图3 各地区数量分布图

总体而言,第九届香港APacChRIE会议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多主题融合、亚太旅游研究集中以及国际化合作研究趋势明显等特点。基于APacChRIE组织特性,会议对旅游教育主题的关注尤为突出,对于亚太旅游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三、亚太旅游教育研究动向

2011年APacChRIE会议论文中,旅游教育主题论文达45篇,在各主题中数量最多,占总数的20.7%。从论文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旅游教育发展现状,特别是针对亚太地区旅游教育现状、旅游教育方法的创新、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的融合以及国家旅游教育项目的开展这4个领域。整体呈现对旅游教育细分领域均有涉及,同时出现香港理工大学ICON酒店实践探索、中国旅游专业硕士(MTA)及旅游国际教育项目等研究亮点。

从旅游教育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方法主要通过文献梳理,定量方法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进行研究。

(一)旅游教育发展状况及挑战

在45篇旅游教育主题论文中,共有8篇涉及本国的旅游教育发展现状及挑战。论文集中在中国、柬埔塞、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和美国7个国家,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回顾本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的挑战,澳大利亚和美国主要关注旅游教育学位内容的变化和酒店教育课程设置。

从研究内容看,Pawson回顾了19世纪80年代以来柬埔塞的旅游教育发展状况,探索旅游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对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1];徐宏罡等从旅游管理在校学生、毕业生和教授3个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中国旅游专业硕士(MTA)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存在潜在报考人员有限、师资配备不足、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竞争力不足等挑战[2];Breakey选取教育机构、教育项目数量与类型作为观测指标,对2005-2010年澳大利亚硕士学位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3];Oktadiana运用深度访问,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印度尼西亚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研究框架不健全、缺少研究活动、学科分类模糊等问题[4]。

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对于旅游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研究活动缺乏、学科分类模糊等挑战,发达国家主要面临学科课程如何优化调整这一新课题。

(二)旅游教学方法创新

旅游教育方法的创新一直为旅游教育研究的热点,会议共有12篇论文涉及此主题,占总数的26.7%。论文研究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台湾和塞浦路斯,其中香港5篇,澳大利亚3篇,美国2篇,台湾和塞浦路斯各1篇。研究集中在对于酒店教育的方法创新,涉及奖学金的设置、课程设置、实习培训设置以及社区服务设置等多方面。

从研究内容看,Edmund等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从学术研究发表和学术活动两个维度,提出新的酒店教育学术评价概念模型,加强对运用因素的考虑,以区别现行评价对于理论成分的过度依赖[5]。Jeffrey Kidd等论述了传统教育过程及其弊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LTC),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6]。Michael等对181名香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实习生分为观察者、实用主义者、理论主义者和活动者,实习对职业发展、技能提高、知识增长及职业探索等4方面作用显著[7]。Tony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ICON教学酒店实践案例,对教学酒店的所有权与管理、教学与商业的平衡、行业与社区的反应以及酒店教育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剖析[8]。Chloe等介绍了以香港理工大学ICON教学酒店为代表的多学科复合教育理念[9]。

(三)旅游教育与行业融合

旅游教育与行业的融合是另一被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共有11篇论文涉及研究者从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相互关系、行业需要的人才素质、学校对于行业的期望、学生实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地域上看,以美国、香港、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

从研究内容看,Eda Gürel等探讨正规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特征及意图的影响,调查工具包括项目衡量创业意向和企业家的特质,通过对土耳其和台湾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创业特征与意图显著相关,而教育与创业意图关系不明显[10]。Dogan Gursoy等探讨了酒店业远景的热门主题领域,以及这些主题领域在2004-2009年的排名,结果表明领导、实习/行业经验、行业就业的准备工作,位列结果的前三名。道德、管理和营销相比2004年关注下降,金融等相关主题领域获得重视[11]。Nurhazani等回顾了马来西亚Universiti Utara(UUM)教育计划,重点关注了课程发展与业界的预期之间的关系[12]。

(四)国际旅游教育项目开展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教育的融合成为旅游教育新的研究课题。会议收录4篇相关论文,从出国教育的动机、决策模型、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国家教育项目开展所具备的条件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分布在韩国、美国、菲律宾和国际旅游教育公司。

从研究内容看,Jung对比研究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韩国的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国家选择、信息获取渠道之间的差别,并对留学项目满意度进行了定量研究[13]。Cai等通过对美国学生如何进行出国留学决策,构建了留学决策框架,包括前期评估、决策制定、后期参与3部分[14]。Dean通过对专业人员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取平均值,确定相关课程、教师素质、学生能力、实习安排和强化训练对于开发国际旅游教育项目的影响[15]。

四、结论

APacChRIE会议是亚太地区旅游教育及研究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分析其研究热点及趋势,对更好地开展旅游教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从2011年香港APacChRIE大会来看,旅游教育研究的地域差异性、热点前沿性、国际化趋势等特点显著,但同时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上创新有限,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研究地域差异性较强

从大会旅游教育主题论文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旅游教育研究占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旅游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现状的分析及存在的挑战,发达国家和地区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深入,从教育的课程设置、学位的动态变化、课程与实习的融合,到出国的动机、旅游教育的满意度评价等多方面都有涉及。

(二)研究热点十分突出

从旅游教育研究的各子课题数量来看,旅游教育方法创新和旅游教育与行业融合成为旅游教育研究的热点,分别占总数的26.7%和24.4%,两者占总数量的51.1%。从细分的行业来看,旅游教育方法创新和旅游教育与行业融合都主要关注酒店接待业。

(三)研究方法创新有限

从所有的论文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型的研究方法比较少,但总体上定量方法被普遍采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问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四)国际化趋势受到关注

国际化研究成为一种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国际旅游教育项目的研究和旅游教育研究本身的国际合作。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进行旅游教育的趋势在扩大。

[1] Simon A.Pawson.Tourism Education In Cambodia:Past,Present&Future[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2] Xu Honggang,Li Yanni.Challenges And Issue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In 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MTA)In China[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 Conference[C].Hongkong,2011.

[3] Noreen Breakey,Stephen Craig-Smith.One Vision?Or Many Visions?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Tourism,Hospitality,Event &Leisure Degree Programs Throguout Australia[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4] Hera Oktadiana.Issues In Th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 In Indonesia:Problems And Challenges[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5] Edmund Goh,Stephen Craig-Smith,Dominic Szambowski.Econsidering Scholarshio In Non-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A Conceptual Scholarship Model For Hotel Schools[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6] Jeffrey Kidd,Charles Eller.The Incorporation Of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Into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 In Hospitality Mangement In Melbourne,Australia[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7] Michael T.H.Lai,Gloria K.Y.Chan.Measuring And Relating Internship Learning Outcoms With Students’Learning Styles[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 Conference[C].Hongkong,2011.

[8] Tony S M Tse.The Experience Of Creating A Teaching Hotel:A Case Study Of Hotel Icon In Hong Kong[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9] Chloe K.H.Lau,Jennifer C.Evans,Mabel Y.C.Yau.Connecting To Hotel Icon:Building Iconic Resources From Authentic Experienc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Student[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0] Eda Gürel,Ruhi Yaman.Effects Of Formal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tial Traits And Intentions:A Cross-Cultural Study[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1] Dogan Gursoy,Christina G.Chi,Imran Rahman.Industry’s Expectations From Hospitality Schools: What Has Changed? [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2] Nurhazani Mohd Shariff,Noor Azimin Zainol.Filling The Gaps Of Hospitality Education And Industry Expectations:The Case Of Malaysia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3] Jishim Jung,Samuel Seongseop Kim,Saerom Wang.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For Studying Abroad And The Evalution Of Educational Service Quality–Focusing On Asian Sudents At Swiss Hotel Schools[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4] Liping A.Cai,Wei Wei,Tracy (Ying)Lu.How Do U.S.College Students Decide To Study Abroad?-A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A].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15] Dean Raymund Sisenando R.Mercado.Perceived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Program [A] .Asia-Pacif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APacChRIE)Conference[C].Hongkong,2011.

猜你喜欢

论文旅游方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旅游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用对方法才能瘦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