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研究——以西安周边为例

2012-06-07应岱筠

地下水 2012年1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

应岱筠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中转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成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中心、纺织工业中心及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作为联系我国西北、西南、华北、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西安地区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对于推动陕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带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是与工业化相伴随的人口、社会生产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推动力的过程。城市化最明显的表征是一个国家(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并在总人口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

科学评价某一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时,必须全面考察该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水平、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为此,对于城市化水平,需要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从社会,人口,经济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化评价指标的权重,为科学合理地评价西安周边地区小城镇城市化水平提供依据。

2 周边小城镇发展状况

根据西安市的行政区划设置,西安市辖9个区、4个县、4个开发区和2个基地。西安小城镇分布在西安市“三区四县”(即: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户县、高陵县、周至县和蓝田县)。在城市化进程中,西安周边小城镇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空间分布不合理。西安市119个城镇中,大部分尚未编制详细规划,致使城镇内部市政布局混乱,一些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城镇从布局来看仍然像一个规模被扩大了的大村庄。

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较低。

3)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政府财政功能不全,有不少城镇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小城镇发展建设缺乏融资主体,社会资金不愿投入到小城镇发展建设中来。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四个县城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外,其他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内容均不配套,尤其是乡镇的文化、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设施不足。

3 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它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最适于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决策问题。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和全面性原则,结合西安周边小城镇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小城镇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目标层、3大准则层、14项要素层组成。

目标层即:为A西安地区小城镇城市化水平。

3大准则为:S1社会环境、S2人口结构、S3经济发展。

14项要素包括:T1人均公共绿地、T2人均道路面积、T3人均住房面积、T4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T5自来水普及率;T6文化水平、T7受职业或技能培训人口比重、T8非农人口比重、T9人口总数;T10社会总产值、T11第三产业比重、T12人均GDP、T13人均可支配收入、T14地方财政收入增速。

3.2.1 构造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应对准则层的3个准则以及隶属于同一准则的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形成判断矩阵。本文应用T.L.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通用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表1所示。

表1 AHP评估尺度意义及说明

3.2.2 建立判断矩阵

建立准则层判断矩阵(表2),将矩阵中的指标两两比较,如表2中S1与S1比较一样重要,就填1,如S3比S1明显重要,则在S3S1项填5,在S1S3项填1/5

依次类推,建立各层的判断矩阵(表3-表5)。

3.2.3 权重系数的计算

首先计算矩阵各行各元素的乘积,再计算n次方根值,将各向量归一化,即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3.2.4 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n=1,…,9Saaty给出了 RI的值(表 3),即 n为 1 -9 时,RI分别为 0、0、0.58、0.90、1.12、1.24、1.32、1.41、1.45。

然后计算一致性比例 CR=CI/RI,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3.2.5 层次总排序(表6)

3.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采用AHP法对影响城市化指标体系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分布情况:人口结构(0.583 1)是城市化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0.309 1),而社会环境(0.109 6)排在最后;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出14个主要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情况,可见非农人口比重(0.325 1)、人口总数(0.137 1)和第三产业比重(0.124 3)对小城镇城市化的影响日趋严重,自来水普及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等因素对小城镇城市化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表2 判断矩阵A-S

表3 判断矩阵S2-T

表4 判断矩阵S1-T

表5 判断矩阵S3-T

表6 S-T层次总排序

4 结语

城市化水平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小城镇作为大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度地带,也表现出多样化,要对其进行评价,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评价效果。笔者以西安地区小城镇为模型,建立了小城镇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 AHP模型的求解,得出各影响因素的优先级系数,建立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以期为小城镇的城市化研究提供依据。

[1]谢文蕙,邓卫 .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王战和,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

[3]师谦友,郭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关中空间整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5).

[4]史开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J].学术研究,2007,(9).

[5]黄小林.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6,32(1).

[6]施继元,高如熹.都市圈框架下的小城镇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市化指标体系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