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位母乳与侧卧位母乳喂养对剖宫产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2012-06-01车晓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侧卧位乳头母乳喂养

车晓惠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源,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适合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对母亲和婴儿都有好处[1],但由于剖宫产患者切口疼痛和患者的烦躁心情给母乳喂养带来了困难。本研究中,笔者分别对剖宫产患者采用了坐位母乳与侧卧位母乳喂养,并进行舒适度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80例,年龄20~35岁,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坐位组90例,年龄(27.8±4.9)岁;侧卧位组90例,年龄(27.4±5.1)岁。两组孕妇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坐位母乳喂养。②观察组:产妇术后采用侧卧位母乳喂养(侧卧斜躺:床头和床尾与产妇的头脚呈对角)。

1.3 疗效评价 舒适度评定方法:剖宫产术后1、2、3 d指导产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自评1、2、3 d自我舒适度情况。舒适度的参考标准:根据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方法[2],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无症状0分,1~4分为轻度不舒适,5~7分为中度不舒适,8~10分为重度不舒适(无法忍受)。产妇烦躁、睡眠状况进行单项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疼痛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乳头疼痛的比较 观察组乳头疼痛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烦躁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烦躁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乳头疼痛的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烦躁情况的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82.22%(74/90)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66.67%(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母乳喂养是婴儿从母体内完全依赖从母体摄取营养到断奶后独立生活的一种过渡的营养方式[3],在婴儿的生长发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母乳喂养中有效吸吮,婴儿含住了母亲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在口腔内形成了“长奶头”,这样不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头损伤现象,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而且有效的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此外,母乳喂养还有利于母亲乳房的排空,乳汁分泌增强,可以促使产后母亲的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使母亲喂奶产生满足感,增加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舒适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舒适能让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接受母乳喂养的方法[4]。王晓枚等[5]认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使用镇痛泵术后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促进母婴健康。熊慧[6]研究剖宫产术后特定时间段母乳喂养体位的选择,结果认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特定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母乳喂养体位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减少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在对照组采用坐位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侧卧位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烦躁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母乳指导,选择合适的侧卧位母乳喂养能有效改善患的舒服度。

[1]陈秀菊,周爱玲,陈殿红.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研究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32-33.

[2]张艳红,张萍.不同母乳喂养姿势对剖宫产术后三天产妇舒适度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24-125.

[3]笪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探讨.中国社区医师,2012,14(07):400-400.

[4]黎明,张明明.早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2):190-191.

[5]王晓枚,舒小兰,王瑛,等.剖宫产使用镇痛泵术后的舒适护理.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03(04):29-31.

[6]熊慧.剖宫产术后产妇特定时间段母乳喂养体位选择.航空航天医药,2010,21(08):1354-1355.

猜你喜欢

侧卧位乳头母乳喂养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机械通气患者大于80°侧卧位的通气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