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疗效及安全

2012-06-01张东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胸水气胸胸腔

张东光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局部麻醉下胸腔穿刺一直作为胸腔积液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该法抽液量有限,需要反复穿刺,容易出现气胸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且创伤较大。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技术,逐渐在胸腔积液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由于其质地较软,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在患者体内长期留置的特点,目前在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疾病的资料中已广泛应用[2]。本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CVC)进行胸腔积液治疗,并比较了其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通过查询病史、进行X线检查、B超、诊断性胸腔穿刺等方法对各患者确诊,除去出现病危,有严重出血咯血者,严重肺结核等患者[3],最后收集了86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结核性胸膜炎25例,肺炎旁积液10例,恶性胸水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结核性胸膜炎23例,肺炎旁积液11例,恶性胸水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CVC引流术,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手段,获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实行B超定位,选取适宜的穿刺位点,一般选择患侧腋后线第7~9肋间;患者取坐、卧位,再次确定穿刺点,进行消毒、铺巾、麻醉;使用连接专用注射器的穿刺针进针,进针时边进针边回抽,待有液体抽出后停止,从注射器尾端穿入J形引导钢丝并固定,然后退出穿刺针,必要时可使用扩皮针辅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导管插入胸腔约5~8 cm;固定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引导钢丝,此过程应谨慎操作,防止气胸发生;对于穿刺部位采用安尔碘消毒,并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处,连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引流过程速度要适中,一般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0 ml[4],根据积液量情况决定持续引流或间歇引流。

对照组给予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实施过程须注意损伤肺组织。每周穿刺2~3次,每次抽液量控制在l000 ml以内(第一次可适量减少),并尽量抽尽积液[5]。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利用B超或X线观察胸水消退时间(ID)以及记录胸水相关性症状消退时间(RS),例如呼吸困难、胸痛等;住院天数(HS)。②并发症:治疗期间所出现的胸膜反应,包括咳嗽、头晕、胸闷等症状,肺水肿,出血,气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观测指标,如胸水消退时间、胸水刺激并发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的疗效比较(,d)

表1 两组治疗的疗效比较(,d)

组别 分组胸水消退时间(ID)胸水相关性症状消退时间(RS)住院天数(HS)0.000 0.000 0.023 4.20±0.74 6.31±2.07 13.21±1.27对照组 8.73±5.29 13.65±4.16 17.65±6.32 t值 -6.84 -7.01 -4.76 P值观察组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肺水肿1例、出血1例,对照组有例患者出现肺水肿,出血3例,气胸4例,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减少,但两组经χ2检验并发症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胸膜反应,而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的例数构成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现阶段针对胸腔积液的治疗,临床多采用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但由于抽液量有限,需要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创伤的感染,而且传统胸腔穿刺操作复杂,且呼吸和体位等因素对进针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损伤,并导致血胸、气胸等[6],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

近些年,为了克服传统穿刺的不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中得到广泛应用[7]。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表明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的观察组在胸水消退时间、胸膜刺激症状缓解,患者住院时间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胸膜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方法[8]相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优势明显,包括:①中心静脉导管质地软,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排液和注药过程中减轻了对患者肺部的损伤。②导管可长期留置,且在使用时可随时调整体位促进胸水引流,避免反复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③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仅穿刺一次,操作简单,且活动、睡眠不受影响,患者乐于接受。但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时,引流导管需长期留置,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主动为患者解答疑问,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同时还需注意防止感染。本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法与胸腔穿刺抽液术相比,在治疗胸腔积液中起到了较好的疗效,且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1] Nová KP,Brabec M,Nová KI,et al.B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acom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a case review.RozhlChir,2008,87(2):65-67.

[2] 高显华,李娟,王丹,等.国内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系统评价.实用医学杂志,2008,24(5):749-751.

[3] 蔡燕燕,曾波航.双引流法并胸腔灌注高聚生治疗胸腔积液临床观察.现代医院,2007,7(9):47-48.

[4] 孙丽美,刘联,张文东,等.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胸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4(4):426-428.

[5] 李素苗.胸腔闭式引流障碍原因分析及处理.现代医院,2009,9(8):85-86.

[6] Alisky JM.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s forminimally invasive repetitive drainage ofpleural effusions. MedHypotheses,2007,68(4):910-911.

[7] 孙培莉,俞婉珍.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实用陆床医药杂志,2003,7(4):345-347.

[8] 李代峰,桂椒玉.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479.

猜你喜欢

胸水气胸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水CEA、CD40、CYFR21-1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