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2-06-01裴凤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内皮细胞冠心病

裴凤群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造成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疾病及器质性病变。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个检测指标,在预测冠心病病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VEGF具有高度血管渗透性,对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可用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对象,同时选20例在本院参加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6±4.2)岁,分为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对照组所选对象为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8±5.2)岁,均排除肿瘤、外伤及风湿等其他病症。以上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所选患者和对照组体检者均要求早晨空腹抽血备用。测定VEGF和hs-CRP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如结果显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清中VEGF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hs-CRP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A组、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A组与D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VEGF水平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性,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健康人体内VEGF水平极低,只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炎症、组织损伤的急性期)含量发生急剧升高现象,且升高水平与炎症或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关系。VEGF可以加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新生和增殖能力,有利于合成血管活性物质,其水平的高低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冠心病患者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致心肌缺血,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加[2]。研究证实[3],超敏 C-反应蛋白对于心血管高危疾病的预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于预防冠心病的一些常用药物,如他丁类药物等都是通过调节血清中的hs-CRP水平来发挥作用的。本研究中还证实,冠心病各组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呈正相关性,可能因为超敏C反应蛋白是炎性因子中的一种,刺激VEGF的分泌与合成。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水平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值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在临床中通过掌握该水平值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在预后判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涂江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91,93.

[2]可海霞.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71-73.

[3]朱琳琳.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1):67-69.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内皮细胞冠心病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黄芪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碳酸酐酶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