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2012-06-01王会战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跛行椎板开窗

王会战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主要由于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的骨性或纤维性狭窄,刺激或压迫在此间走行的脊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3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32~76岁,平均(46.4±17.3)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8个月,平均7年5个月。所有患者均有根性下肢放射痛,如腰痛、臀部及双下肢沉重麻木;间歇性跛行,一次步行<150 m;患者腰椎活动受限;病变腰椎节段椎旁有明显压痛。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均查X线片、CT或MRI,均提示不同程度腰椎椎体及关节突退行性病变,椎间隙变窄,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形成骨赘。X线片:取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用来对腰椎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显示:腰椎生理屈度变直或有侧弯畸形,腰椎间隙变窄,椎体部骨质增生。腰椎CT结果显示:常规CT扫描见椎体及间隙黄韧带肥厚、钙化、骨化,硬膜外脂肪间隙减小或消失,椎体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管径变窄,腰椎中央椎管矢状径<12 mm,黄韧带宽度>4 mm,其中21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嵴状膨出。狭窄部位:其中L3~4单节段间隙狭窄1例,L4~5单节段间隙狭窄11例,L5 s1单节段间隙狭窄5例,L3~4、L4~5双节段间隙狭窄14例,L4~5、L5 s1双节段间隙狭窄4例;其中双侧狭窄患者22例,单侧狭窄患者13例。全部35例患者未见脊柱结构不稳、退行性脊柱侧弯及椎体退行性滑脱。

1.3 手术方法 术中患者取俯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于胸部及髂棘处放置垫枕,悬空腹部以减少术中出血,常规外科消毒铺巾后,根据患者术前CT片和X线片提示的病变部位,定位后取病变部位间隙后正中位切开4~5 cm,顿性剥离患侧骶棘肌,充分暴露狭窄间隙,于狭窄处除去椎板上下缘,显露并切除增厚的黄韧带。进行潜挖式椎管扩大开窗,以小骨刀凿除椎体增生内聚的小关节突,凿除范围不超过小关节突的1/3。用椎板咬骨钳扩大病变的神经根管,解除侧隐窝对腰神经根走行通道的嵌压,探查椎神经根,如果发现椎间盘突出则行髓核摘除术,使神经根完全松解,使病变部位受压迫的神经根有1 mm左右的移动空间。如果为中央型椎管狭窄,则对侧行同法手术。切口旁另行切口并留置负压引流管,用双氧水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未见活动性出血点后,缝合并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及激素治疗,术后2 d嘱患者开始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锻炼,1周后开始腰背部肌肉锻炼,术后2周后可戴固定腰围下床行走。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Nakal评分标准[1]进行疗效评价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患者间歇性跛行及腰腿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可恢复正常工作;良,患者间歇性跛行及腰腿部疼痛症状消失,但劳累后应有轻度腰腿疼痛,休息后缓解,不影响正常工作;可,间歇性跛行消失,但仍然有腰腿疼痛,受累下肢肢力及膀胱括约肌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复正常;差,患者间歇性跛行及腰腿部疼痛症状仍然存在,劳动能力丧失,需要进一步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以%表示。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后随访3~25个月,无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临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分:优30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4.3%。见表1。

表1 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是骨科老年常见病,大部分患者为继发性椎管狭窄,少数患者可为原发性椎管狭窄。临床上采用保守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要想痊愈则必须通过手术来实现。手术的关键是解除椎管内走行的脊神经压迫。传统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可以彻底减压,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单。但其破坏了脊柱的后部结构,易破腰椎的稳定性,术后患者往往出现顽固性的腰痛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当关节骨折甚至切除时应重建脊柱的稳定性[2]。同时不应该为了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也强调尽量少切椎切,致使椎管内减压不彻底,导致病情复发,患者往往需要二次手术。腰椎管狭窄治疗首要目标就是椎管内完全减压。因为此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应注意患者基础病的治疗,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应边分离边减压,忌手术操作过急。术后还应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肺部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等[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35例,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等并发生,无一例患者病情复发,既解除了神经压迫症状,又保留了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术后患者Nakal评分优良率达94.3%。因此,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1]田长庆,李振宇,周文钰.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13(3):206-207.

[2]张伯勋.减少或防止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的几点浅见.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5-6.

[3]董胜利,贾水淼,高振甫.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山东医药,2009,49(2):74-75.

猜你喜欢

跛行椎板开窗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清晨别急着开窗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