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机理的探讨

2012-05-25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王华清

中国商论 2012年20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货物供应链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王华清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通过为其他企业输出物流服务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外部供应商,其中物流服务主要有货物运输、产品仓储和管理、产品配送等。在整个产品的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着相对于中介的角色,它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当中去,既不负责产品生产商,也不做产品销售,它所负责的就是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自身是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几个突出的特征:第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按照合同的规定,长期地为物流需求公司提供全面、专业的物流服务。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决定了其签约合同的客户不会过多,有时甚至只有一家服务对象,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和客户的业务流程要协调,兼容,衔接到位,这样才能提供高效、全面到位的物流服务。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信息,这就要求它们提供的物流服务必须依靠在强大了信息技术,既方便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

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也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环节。供应链金融指供应链上的生产商、销售商、各个中小企业将市场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生产和销售状况良好且符合要求的货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凭证,同时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将金融机构的资金跟企业的产品进行结合,以物流换资金流,使企业可以方便地获取融资、财务结算等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参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活动,它只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物流、金融等服务。

1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分析

(1)代理结算业务。代理结算业务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成员开展最早的金融服务,发展得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主要有代收货款和垫付货款。

代收货款指发货人以签约合同的形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配送货物到终端客户的同时代理收取货款,然后按照合同规定按一定的周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服务费用。其基本的业务流程如下图:

图1 代收货款业务流程图

垫付货款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收货方签订合同,同时供货商和收货方签订购销合同,按照供货商发货,首先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垫付货款,其中按照合同规定,供货商有无条件回购货物的义务;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货物至收货方并结算货款。该项金融服务可以使发货人及时得回收资金,尤其是在现金周转紧张的时候,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供货商的资金问题。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把自身利益和客户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可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加深客户的忠诚度,有助于自身业务的开展。

图2 垫付货款业务流程图

(2)仓单质押指需要融资的企业将存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库中的货物作为质押品,然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出具仓单,融资企业利用仓单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评估质押品的价值后按照有关规定发放一定的贷款资金。在此金融业务期间,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企业和银行连结在一起,扮演这融资中介的角色,并负责对仓单上所示的货物进行监管。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仓储网络,可以有效便捷地为融资企业提供质押品仓单,并选取融资所在地进行质押品的监管,这样大大降低了融资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方便了银行贷款的审核。总之,仓单质押业务的开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以为资金困难的企业申请融资提供可靠的担保,也可以降低银行放贷的风险,而且推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服务的多样化,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3)保兑仓不同于仓单质押,它是收货方在向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银行为其开具收票人为供货商的承兑汇票;供货商根据汇票向特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货,当货物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后,按照仓单质押业务进行操作,此后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银行的指令向收货方配送货物。

(4)融通仓与仓单质押模式相似,但它精简了后者的流程,提高业务效率。它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优良的信用为前提的。银行在评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绩效,盈利状况,财务状况以及信用级别等,按照评估结果向其授予一定的信贷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授予的信贷额度,自由灵活地根据融资企业的融资条件和融资量开展相关金融业务。该模式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良好的信用,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缩减了一些繁琐的金融服务环节,使信贷资金在供应链上高效的流动,融资企业获取资金更为方便快捷,优化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工作,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5)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模式又被称为物流保理模式,它是银行为收货方开具信用证用于购买商品,收货方在向银行提供一定的保证金后,剩余的账款以货物的货权作为质押的金融业务。该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起到保理商的作用,这也是这种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物流保理模式的原因。

2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探讨

2.1 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的出现是缘于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不对称。信息掌握得越多,在参与市场交易时更具有主动性,这类信息掌握相对较多的称为代理人;相反,信息掌握得越少,在市场交易中便会陷于被动地位,难以做出准确可靠的决策,这类信息掌握相对较少的称为委托人。为了能更好的参与市场交易,委托人会寻求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能利用信息来实现经济效益,代理人积极向市场出售其掌握的信息,由此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由于信息的供求,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但他们都是相互独立的市场个体,信息并不公开透明,委托人无法全面观察代理人的信息和行为,同时代理人无法保证行为的结果是有益的。延伸到金融业,融资方的信息是否全面、完整、准确等,相对银行来说,这类信息是不对称的,在面临较大风险时,出现银行金融机构惧贷便在所难免。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做为供应链成员参与其中,结合其自身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为融资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第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委托人,拥有融资企业的各种信息,如货物仓储情况,货物物流信息等,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惧贷心结。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第三方物流企业会竭力保证向银行提供关于融资方的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由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缓解由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经济效益降低,更为资金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好渠道。

2.2 交易费用

当融资方向银行金融机构提出融资申请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人为的机会主义,银行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非产出工作,比如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评估,并需要反复的信息核对确认,由此必然会产生组多财务支出,提高了双方交易成本,另外,为了确保资金的用途符合规定,信贷资金的安全,还需设立各类监督规定,进一步提高了交易费用。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提供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成员紧密联合在一起,拥有大量真实准确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信息,打破了在金融业务开展上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融资方的交易以及货物物流均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的监管费用,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方的交易成本,促进融资交易的顺利开展,使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可以顺畅流通。

2.3 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注重各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形式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在整个供应链上将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推动供应链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物流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由此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将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如同穿线一般连结在一起,而供应链企业也可以专心一致地发展自身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将物流服务的高质量、专业化、个性化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对物流服务进行创新,如何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也逐步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发展提高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强物流管理、物流规划以及物流资源整合,挖掘物流资源的潜在价值。由此,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物流金融的开展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灵活地按照需要将物流转和资金流进行转换,有助于稳定客户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竞争力。

2.4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由各类企业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信息流通要真实准确及时,物流畅通,资金流周转到位,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便发挥着它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可以有效地保障物流畅通,信息传输准确及时,而资金流则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同时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难,资金周转受阻问题,同时也为银行低风险放贷提供保障,提高整体市场交易的效率。总之,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将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成员企业紧密联系着,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高度协调地协作,提高供应链整个竞争水平,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对各方均有利益的金融业务。

3 结语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增长点,更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愈加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将有更多的法律后盾保障,新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也必将层出不穷,物流金融业务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的方向。

[1]罗振林.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服务创新[J].物流技术,2004(6).

[2]谢鹏,陈章跃,严慧敏.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运作的模式及其风险防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5,20(30).

[3]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

[4]陈祥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物流[J].物流技术,2005(3).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货物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逛超市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