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工与故居

2012-05-08林衍

杂文选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招工莎翁世界级

林衍

中国式招工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别闹了。

在河南省的小县伊川,“为富士康招工”已经成了由常务副县长亲自传达的任務,出现在县政府的办公会上。这只是冰山一角。据媒体报道,河南十八个省辖市都在为富士康招工忙碌,就连豫北某个一百二十万人口的贫困县,也领到了一万人的招工任务。每完成一个,村干部获奖励一百五十元,若完成不了,则要面临二百元的处罚甚至免职的危险。

新鲜事的逻辑并不复杂:当年富士康西进北上,地方政府视其为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地与税的优惠自然不在话下,连帮助招募员工这样的企业私事也一口应允。如今,中西部用工荒加剧,私事也就变成了公事。

有的村里,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解决一个指标,否则会被视为积极性不够。家里有适龄者的低保户也是重点考核对象,不然就将补贴不保。更多时候,村干部会花钱雇人参加富士康的体检,十几天后便可拍屁股走人,“我给你几百块钱,你去郑州玩一趟再回来”。

现在,“郑州数日游”的行情已从五百元涨到近千元。

更早些时候,成都的富士康工厂也享受过这般“超国民待遇”。为了凑数,一名公务员居然亲自进厂呆了一个月,好处是能拿双份工资。

令人扼腕的是,连续一个月的夜班工作压垮了他的身体,“从富士康领来的一千一百三十元工资都付到医院去了”。

中国式故居

今年中国人能否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尚未可知,但一个世界级文学小镇八成是要无可阻挡地诞生在中国了。起码从字面上看情况如此。

福建省平和县近日宣布,一家地产公司拟斥资三十亿元将林语堂故里坂仔镇打造成世界级文学小镇。这一规划的效仿对象是英国沃里克郡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莎士比亚曾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光。

那座宁静的英伦小镇至今保存着十六世纪的田园风光与乡村建筑,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中心与圣三一教堂是那里为数不多的景点。

一个到过那里的年轻人记得,小镇的长椅上能看到穿着十六世纪英国服装的男青年弹吉他唱歌,并吟咏莎翁的十四行诗。在其故居的二楼窗户里,一个美丽姑娘正呼唤着罗密欧的名字,那是一段经典独白。而在莎翁埋骨的教堂旁小河边,一群穿着黑T恤的年轻人冒着疾雨表演现代话剧。总之,那是个因文学而自然长成的小镇。

回到中国,在平和县的官方发言中,打造世界级文学小镇的主要原因则是:近年来特色农业优势不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坂仔镇经济发展出现短腿现象。

一切看起来都轻车熟路。小镇里将拥有占地一千亩的林语花溪高档住宅、两座五星级大酒店,一条闽南商业街以及一处占地二百二十亩的天地温泉。

当然,焕然一新的还有林语堂十岁前居住的地方—— 一个“同”字形的小平房。

【选自中青在线,标题为本刊所拟,本刊有删节】

插图 / 人造景观 / 盖桂保

猜你喜欢

招工莎翁世界级
“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虎门镇:从全国优秀向世界领先迈进
留守媳妇
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453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永春县多措并举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
招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