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双额平衡减压治疗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研究

2012-05-08黄志祥王晓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挫裂伤额叶开颅

黄志祥,王晓武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外科,浙江德清 313216)

预见性双额平衡减压治疗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研究

黄志祥,王晓武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外科,浙江德清 313216)

目的探讨双额减压不同方法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双额同时减压法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分次单额叶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良好率3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病死率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同时减压法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

脑损伤;脑疝;减压术,外科

双额叶颅脑挫裂伤属于临床常见的重型颅脑损伤,以枕部着力的对冲伤最为多见,患者早期无明显意识障碍,但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诱发脑中心疝,致死率极高[1]。为探讨预见性双额平衡减压方法对于双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中心疝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8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2例,年龄18~72岁,平均(43.2±5.6)岁;患者从受伤至入院时间间隔为2~72h,平均(28.6±11.3)h。致伤原因,坠落伤25例,车祸伤60例,其他3例。患者入院时行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2],其中3~5分者16例,6~8分者42例,9~12分者30例。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意识障碍,深度昏迷6例,中度昏迷23例,轻度昏迷33例,嗜睡26例。根据Plum中心疝分期方法,间脑期患者62例,中脑-脑桥上部期患者21例,脑桥下部-延髓期患者3例,延髓期患者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CT检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并确诊为双额脑挫裂并发脑中心疝。摄X线片表现为双额叶不规则水肿区,区域呈片状,低密度,且部分伴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双侧脑室受压变形者32例,伴枕骨骨折者46例,脑室系统无移位者22例,中线移位不足5mm者9例。

1.3 方法:研究组患者常规开颅后,以冠状切口将双额叶开瓣,咬除蝶骨嵴并向前至眉弓,减张硬膜后,将患者脑内挫伤病灶、血肿、碎片等清理干净。对照组患者先行单侧开颅后,清理血肿及碎片,再进行对侧开颅手术清理血肿。2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脱离水、神经营养、止血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行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3]。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中度残疾,患者可自理,但无法正常工作;重度残疾,患者处理能力差,需要有人照料日常生活;植物生存,患者处于不可逆深度昏迷状态,但仍有生命体征;死亡,患者无生命体征。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GCS评分:2组术前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术后GCS评分比较

3 讨 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多因枕部着力而引发,由于脑组织位移和回弹运动,使颞叶前端和额叶眶面受到严重的对冲性损伤,脑组织挫伤使患者颅内压急剧升高,临床表现为意识不清和昏迷。在颅内高压的影响下,沿脑中轴而产生的压力梯度会压迫中线结构,形成脑中心疝,患者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甚至停止。有研究[4]认为,双额叶脑挫裂伤引发的脑中心疝与其他类型差别,意识状态只是其评价的一个方面,挫伤组织和周围的血肿情况也应被考虑在内。临床上一些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GCS评分较高,而经CT检查发现脑内血肿呈进行性扩展状态,患者侧脑室额角有明显的受压情形,这些都提示应早期进行手术减压治疗。

Plum分期方法,主要针对患者呼吸、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和瞳孔变化等对脑中心疝划分阶段,间脑期属于患者昏迷或嗜睡阶段,此时呼吸多正常或潮式呼吸,瞳孔对光反应正常,属于脑干功能性相对完整的时期;脑中-脑桥上部期,患者已经出现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瞳孔的光反应消失;脑桥下部-延髓期,患者呼吸节律明显失调,瞳孔无光反应,四肢弛缓;延髓期则呼吸频率失常,头眼反应消失。各阶段表明患者病情越来越重,而间脑期被认为是脑中心疝抢救与治疗的关键时期[5],因该阶段患者的脑干功能比较完整,颅内压平衡性好。但此时行单次单侧开颅降压术,易造成对侧出血增加,颅内压进一步增高,脑移位加重,影响治疗。因此,于间脑期积极行脱水治疗,并进行双额部冠状切口开颅,以便于双侧同时减压和清理血肿,可以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冠状切口开颅减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所谓预见性,是指对患者临床的病情进展具有预见性,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决定,于间脑期便进行双额手术降压治疗,尽早解除脑疝症状,减轻脑干的压迫力,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时间和希望,促进正常的脑组织复位[6]。与此同时,双侧骨瓣去除,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达成双侧颅内压的平衡,减少脑干等中线结构再次产生移位而影响预后。这也是双侧血肿清除较之于单侧更加有效的原因。

[1] 杨咏波,黄玉杰,游潮,等.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31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7,22(1):707.

[2] 谢均灿,孙道法,张罡,等.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3):173-175.

[3] YE P,LI CG,WANG BD,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bifrontotemporal laceration complicated with brain central hernia[J].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9,13(2):172-174.

[4] 孙怀宇,陈振国,王鹏.双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的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2):141.

[5] 瞿鸿义,李升,李国.双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治疗分析[J].工企医刊,2010,23(6):16-18.

[6] 郑金奎,王文辉.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80-81.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51.15

B

1007-3205(2012)06-0682-02

2011-08-31;

2011-12-15

黄志祥(1975-),男,浙江德清人,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颅脑创伤外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25

猜你喜欢

挫裂伤额叶开颅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脑的巅峰时刻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