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2-05-08韩丽安陈亚萍李海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稳定期吸气呼气

韩丽安,陈亚萍,李海燕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浙江余姚 315400)

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韩丽安,陈亚萍,李海燕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浙江余姚 3154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VCmax、FEV1、PEF和FEV1/FVC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组的PO2和SpO2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干预组的P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有所增加,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巩固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护理;治疗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几乎所有的COPD患者都面临着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长期住院所带来的困惑,长期反复发作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现有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1]。COPD稳定期是肺功能恢复的有利时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鉴此,笔者对稳定期COPD患者31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因COPD住院患者57例进行家庭调查。所有入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2],均有反复咳嗽、咯痰、气促病史,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1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55~73岁,平均(64.3±7.5)岁;住院时间7~34d,平均17.1d。对照组2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3.5±5.4)岁;住院时间7~31d,平均18.1d。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劝导戒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成因及吸烟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戒烟个案,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与患者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戒烟计划,明确目标。

1.2.2 吸氧的干预: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一场革命[3]。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氧疗(包括吸氧目的、作用、方法、注意事项、用具消毒更换和安全措施等),坚持每日吸氧,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一般是采用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 L/min,要求患者每日氧疗时间在15h以上,最好能达到每日氧疗18h以上,LTOT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1.2.3 心理支持:老年COPD患者42%存在抑郁症状[4]。对老年COPD抑郁患者,首先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针对患者的烦恼和苦闷加以正确疏导,同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家庭亲友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帮助患者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树立防治疾病的信心,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1.2.4 呼吸功能训练的干预:①腹式呼吸,根据病情可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将左右手分别放于上腹部,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经鼻吸气,以口呼气,呼吸时要缓慢均匀。吸气时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内收,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1~2倍。护士先作示范指导,注意纠正动作,2~3次/d,10~15 min/次。这一呼吸可增强膈肌力量,减低气道阻力,提高潮气量,使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获得改善。②缩唇呼吸,闭口经鼻吸气,然后缩唇,象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缩唇大小分寸和呼气流量,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不致熄灭为适度。10~15min/次,每日数次。③呼吸保健操,包括深呼吸与扩胸、下蹲、四肢运动和按腹等相结合的体操运动。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2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5]。训练时间约30 min,训练1~2次/d。锻炼时量力而行,以患者自己觉得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度。冬天户外锻炼注意保暖,防止感冒。1.2.5 营养干预:测量体质量,以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为自变量,以单位体质量静息能量消耗(REE/WT)计算COPD患者的实际能量需求,为患者提供能量支持,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分别占20%、30%、50%,每日可进食鸡蛋4个、牛奶250mL、水果250g。日常饮食应以富含维生素为主,适量增加瘦肉、鱼等高蛋白及高脂肪物质。

1.2.6 中医干预: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久病肺虚、痰饮伏肺,每因外邪诱发加重,主要集中在痰、瘀、虚3个方面。辨气可分为肺气失宣、肺气阻滞、肺虚气滞、肾气虚弱4型,辨痰治疗则以涤痰、化痰、通阳为法。缓解期宜温补脾肾、扶正消痰。

1.3 评价方法:12个月后,分别监测2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测定患者最大肺活量(maximum vital capacity,VCmax)、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uality of life,QOL)[5]评价2组患者生存质量。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情况、焦虑心理症状。由主管护士询问记分。每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1分为最好,4分为最差,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7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1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评分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测试内容分10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监测比较患者6 min的步行距离作为运动耐力指标。血气分析观察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功能变化:干预组患者的VCmax、FEV1、PEF和FEV1/FVC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年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的变化

2.2 血气分析比较:1年后干预组的PO2和SpO2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干预组的PC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气分析比较

2.3 生存质量评估: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表评分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有所增加,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1年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及6m in步行距离比较

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干预组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护理干预后ADL评分比较

3 讨 论

老年COPD缓解期患者经以呼吸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后,VCmax、FEV1、FEV1/FVC、PEF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改善老年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干预组患者采用缩唇腹式呼吸与呼吸操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并给予吸氧、营养、戒烟、心理、中医等综合干预模式,通过改变COPD患者浅快的呼吸模式,延缓呼气流速,让气道内保持一定的气压,防止外周小气道过早陷闭,使肺泡残气量减少;有利于肺泡的排空,增大潮气量和降低呼吸频率,促进氧和二氧化碳在肺内的交换;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使膈肌收缩力加强,改变呼吸方式,提高呼吸效率,从而使减退的肺功能得以恢复,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6],这些改善与药物治疗有直接的关系;但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关注程度,使之能长期坚持吸氧、呼吸功能训练和保持良好的情绪,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COPD患者康复的效果是肯定的。

COPD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常常会对治疗丧失信心,而有些家属渐渐对患者的痛苦习以为常,表现出不十分关心的心理,甚至对患者产生厌倦感,使患者更痛苦,脾气变得暴躁而古怪,不但不服从治疗,甚至加倍吸烟。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在解除患者躯体疾苦的同时要了解患者心灵的创伤,要善于理解、关心他们,做好家庭成员及单位人员的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预防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同时加强患者的家庭氧疗,促进氧气与血进行氧合和CO2的排出[7]。干预护理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焦虑或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步行距离和社会活动能力。同时,护士通过定期随访,密切了护患关系,可以起到督促与监督作用,有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给予早期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1] ALLEN TC.Pathology of small airways disease[J].Arch PatholLab Med,2010,134(5):702-18.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199-203.

[3] STOLLER JK,PANOSRJ,KRACHMAN S,et al.Long-term oxygen treatment trial research group.Oxyge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PD:current evidence and the long-term oxygen treatment trial[J].Chest,2010,138(1):179-187.

[4] CIOBANU LD,PESUT DP,SRIVASTAVA GN.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neumologia,2009,58(4):206-209.

[5] JANMEJA AK,MOHAPATRA PR,KUMAR M.The impact of“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overnment of India guidelines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2003”on quality of life[J].Lung India,2009,26(4):102-105.

[6] HILL K,CECINS NM,EASTWOOD PR,et al.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0,91(9):1466-1470.

[7] THAKUR N,BLANC PD,JULIAN LJ,et al.COPD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the role of hypoxemia and oxygen therapy[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0,5(8):263-269.

(本文编辑:赵丽洁)

R563.8

B

1007-3205(2012)06-0674-04

2011-12-12;

2012-01-28

韩丽安(1972-),女,浙江余姚人,浙江余姚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从事呼吸内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22

猜你喜欢

稳定期吸气呼气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