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城市城区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2-04-23罗吉芳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声级环境噪声噪声污染

罗吉芳

(新疆塔城市环境监测站,新疆 塔城834700)

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发展与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车辆持续增加,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影响塔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占50.9%,交通噪声占39.5%,工业噪声占1.9%,建筑施工噪声占7.7%左右。

2 区域现状

2.1 塔城市城区概况

塔城市位于中国西北部边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的北缘,西部和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东与额敏县毗邻,南与裕民县相邻,位于东经82°41′~83°41′,北纬46°21′~47°14′,距中哈边境仅十几公里,交通比较方便。市境南北最长90km,东西最宽58km,行政辖区面积为4 356.6km2,边境线长155km。塔城市是以农业为主、商业服务业比较集中的综合性城镇,中心城区面积22.85Km2,2010年城区人口7万余人,现规划市区内道路形成为“二横五纵一环”的路网结构,现有7条主干道,10条次干道,道路主长度14.85km。

2.2 噪声功能区现状

塔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面积约21.62km2,其中,一类区面积10.46km2,占建成区总面积的45.8%;二类区面积5.39km2,占建成区面积的23.6%;三类区面积4.18km2,占市区总面积的18.3%。四类区属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合计面积1.59km2,占建成区总面积的6.96%。

2.3 城区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2.3.1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根据GB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在塔城市城区采用250m×250m网格布点104个,采用AWA6228型积分声级计,进行昼夜监测,以10min的连续等效A声级做为网点测值进行了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以2010年监测结果对塔城市城区环境噪声进行分析。

表1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数据统计

表2 2010年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

表1、表2表明,塔城市大部分人们生活在国家允许的最高噪声标准以下(按Ⅱ类区,昼间55dB,夜间45dB)。但昼间仍有5.8%面积的人口,夜间有4.8%面积的人口生活在高于该标准的噪声污染环境中。

2.3.2 城区环境噪声源构成

城市区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以及社交活动等,从对104个网点的监测数据,原始记录统计得昼夜噪声源构成表(表3、表4)。

表3 2010年塔城市城区噪声源构成

表4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各功能区噪声状况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结果见表4所示,全市等效声级昼间平均值为50.2dB(A),夜间为38.6dB(A)。根据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塔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属于好。从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看(表2),昼间低于50dB(A)面积约为3.59km2,约占总网格面积的60.6%;夜间低于50dB(A)面积约为5.31km2,约占总网格面积的81.7%。从各种不同声源影响来看(表3),大部分属于生活和交通声源的影响。生活噪声与交通噪声影响测点数分别占全部测点的50.9%和39.4%,从区域内各功能区普查情况来看(表4),全市覆盖的功能区以居民文教区最多,占网格总数的41.3%;其次是一类混合区占32.7%;交通干线两侧占26.0%。各功能区的平均等效声级仅有居民文教区超过国家标准2.6dB(A)。

2.3.2 城区交通噪声污染现状

按照《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根据噪声普查结果,2010年,对城区的5条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布点监测,共布监测点22个,道路长度共计10.52km。塔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昼夜暴露在各等效声级下面的面积见表5。

表5 2010年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不同路段分布情况

从2010年交通噪声监测结果中可看出,白天监测路段60~70dB(A)的长度为9.74km,占总干线长度的92.6%;夜间监测路段55~65dB(A)的长度为1.94km,占总干线长度的14.2%。55dB(A)以下的长度为7.8km,占总干线长度的47.1%。经统计计算2010年塔城市交通干线噪声昼间平均值Leq为64.6dB(A),夜间平均值Leq为51.2dB(A)。根据道路交通声质量等级划分表,塔城市交通噪声状况属于好类。

2.3.3 功能区噪声污染现状

2010年功能区噪声按功能区分类在全市4个功能区除三类区外布设了监测点位,全市设置了4个监测点。

表6 2010年塔城市功能区24h监测结果 dB(A)

根据表6所示,2010年各功能区噪声24h定期监测结果,居民文教区昼间为44.6dB(A)未超过国家标准,夜间为40.8dB(A)未超过国家标准;一类混合区噪声昼间为50.9dB(A)未超过国家标准,夜间为45.8dB(A);未超过国家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未超标,为64.2dB(A),夜间超标0.2dB(A)。

3 噪声污染成因分析

3.1 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机动车、学校、商业、居民住宅比较混杂。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不能协调一致。

3.2 机动车辆增长迅速

城区交通干线没有形成主次网络,道路状况差,车辆管理混乱,载重车、拖拉机、摩托等肆意鸣号;机动车发动机噪声高等,造成了交通噪声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的局面。

3.3 商业运行带来生活噪声污染

卡拉OK等商业经营中使用高音喇叭等带来的生活噪声、愈来愈多的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也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

4 城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4.1 合理规划,确定城市功能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认真按照《塔城市城区噪声功能区划分报告》划定的噪声功能区,制定出切合市情的噪声管理实施办法,对各功能区从严管理,加大执法监督频次和力度,促进各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

4.2 加强城市管理

由政府协调尽早完善城区路网,改善城区路面结构,搞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吸声降噪;严格规定各种机动车辆行驶路线,实行客、货车分流;加强机动车鸣号管理,推广使用高优质的汽车消声器。

4.3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在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和隔离带,城区建设必须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4.4 加大宣传教育,强化环境管理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严格环境监管和环保执法力度,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和生活噪声源要严格管理。

[1]边归国,高诚铁.厦门市环境噪声来源及防治对策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1):161~162.

[2]陈春燕,马艳琼,彭进琼.安宁市环境噪声污染及防治控制措施[J].环境科学导刊,2007(2):96~98.

[3]湛 美,高 峰,冯晓宇.沈阳市环境噪声状况及防治措施[J].环境保护科学,2007(6):27~28.

[4]王素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途径探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2(2):55~56.

猜你喜欢

声级环境噪声噪声污染
一种等效40 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法探讨
环境噪声监测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基于环境噪声测试表征斜坡地震动响应
静安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噪声污染公益海报设计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基于单矢量水听器的海洋环境噪声方向性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