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4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1期
关键词:水事执法人员公正

□ 张 斌 刘 琳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与选择,公正执法既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做到公正执法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才能实现法律的现实价值,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尽管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一块基石,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却有诸多因素影响执法的公正,本文就公正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一下看法。

一、公正执法的涵义

公正执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权限将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付诸实施的活动。公正执法要求执法人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正义的处理每一起违法案件。水事公正执法特指水事执法机关及水事执法人员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有关水事法律法规,平等、客观地处理每一起水事违法行为。

二、影响公正执法的因素

应当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公正执法方面,有了很大的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影响公正执法的不利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人员自身的执法素质影响公正执法

执法者是执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活动主体,也是执法工作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可以说执法人员执法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法能否公正。近几年,尽管执法人员的素质一直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有下列问题:1.非正规院校培养的执法人员相对较多,正规院校培养的执法人员相对较少,这样导致了一些执法人员缺乏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历史原因造成的。2.单一型的执法人员相对较多,复合型的执法人员相对较少。目前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但实际上复合型的执法人员却相对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公正执法。3.缺乏严谨法律精神的执法人员较多,具备严谨法律精神的执法人员较少。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习惯性、机械性地依据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处罚,而很少对每起违法案件进行全面深入、公正客观的思考,这在自由裁量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这种缺乏法律精神的执法也会影响到公正执法。

(二)腐败问题影响公正执法

腐败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但它却是现在仍影响着公正执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制度的缺失及执法人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权钱交易、权情交易等徇私枉法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也影响了公正执法。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影响公正执法

执法监督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在于依法约束执法权,防止执法权的懈怠和滥用,从而保证执法公正。我国也在一直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尽管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仍有不足,如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监督缺乏力度。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执法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从而影响了执法公正。

(四)外部因素影响公正执法

所谓外部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有些部门领导行政干预执法工作,这有时是出于地方保护或部门保护的需要,有时是因为亲情、人情关系所导致;第二,执法相对人对公正执法的抵制,执法过程中行政管理相对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期得利益常常采取非常手段影响公正执法,如拉拢腐蚀、暴力抗法等等。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使有些人钻法律空子,无法做到公正执法。

三、实现公正执法的对策

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公正执法对于促进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及目前开展的“六五”普法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如何实现公正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实现公正执法的对策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作为法律的实践者和应用者,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必定会影响到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因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能力是一项既迫切又重要的任务。具体而言,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意识,将其牢记于心见之于行;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应用水平,学以致用,提升公正办案能力;三是善于总结积累办案经验及工作经验,做到娴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各类违法行为。

(二)树立廉洁执法观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保证公正执法

执法人员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及道德修养,并将此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及党性教育,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典型事例教育及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激励及警醒执法人员做到警钟长鸣,不断提升自身拒腐防变能力,从而做到公正执法。

(三)强化执法监督措施,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公正执法

一切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因此权力使用到哪里监督就必须延伸到哪里。执法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是当代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完善细化各种监督制度,为有效监督提升制度保障;二是要构建内部监督网络,将监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切实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开通举报电话、网络监督等方式,邀请社会各界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保障公正执法。

(四)完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保证公正执法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执法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法律法规的完善一方面可以堵塞法律漏洞,另一方面也为公正执法提供了法律保障。值此“六五”普法活动之年,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法制宣传,切实增强包括政府部门及广大群众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法制意识,可以使执法工作有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为公正执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执法活动中追求和实现公正,既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公正执法是行政机关赢得社会广泛公信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尽管我国在公正执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障碍,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公正执法必将得以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水事执法人员公正
半月水事
三晋重大水事报道
三晋重大水事报道
晋重大水事报道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