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厅厅长陆兵在省水利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2012-04-142011年11月25日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1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文化

(2011年11月25日)

同志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研究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具体措施确定为实施“八大工程”,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政策给力。炳轩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实施意见》,站在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充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我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加强水文化建设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水利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以水利实践为载体,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一)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迫切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解决我省复杂的水问题,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观念和思维、对策和方略、目标和行动。近年来,水利厅党组积极践行并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推动水利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表明,科学的治水理念和思路只有被人们理解和掌握,才能得到遵循和实践。因此,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内涵,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是实现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二)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水利工作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民生水利是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水利工作的人文关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仅盼望加快解决防汛抗旱、城乡供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问题,而且希望从建设和谐的人水关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从高质量、高品位、个性化的水文化服务中得到理性的启迪;不仅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水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创新和发展现代水文化提出了新的期待。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波澜壮阔的治水新实践,着眼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水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水利行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行为和风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水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水文化创新使其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是水利工作者的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和水利实践要求,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水文化建设,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系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在全省水利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的热潮。

(一)认真搞好集中学习培训。全厅各单位要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集中时间,明确任务,严格要求,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各级党组织系统学,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确保学习时间、参学人员和学习内容三落实。要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培训、举办报告会、支部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决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吉书记的重要讲话、省委《实施意见》和水利部陈雷部长讲话及水利部《通知》要求,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要充分认识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我国和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机遇挑战;准确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准确把握我省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八大工程、三十二项任务。要原原本本地、深入系统地学习原文,自觉地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实践。加强水文化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水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用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规划、实现“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的美好目标,凝聚全省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不懈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进一步提高水利职工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要把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科学严谨、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水利行业精神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不断丰富完善水文化科学内涵。水文化建设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既要注重阐明水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又要注重总结归纳水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和经验。要加强我国传统治水理念、治水方略、治水措施研究,从中提炼科学的文化内核,为当今水利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要加强世界先进治水思想、先进治水技术、先进管水经验研究,从中吸收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文化思想。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研究,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民生水利的丰富内涵、时代特点和重点任务,把治水实践中的新认识、新做法、新经验凝练提升为共同的文化认知,促进社会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支持,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四)积极引导全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控制因素,水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我们要从文化角度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水的关系,努力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提高全社会的呵护水资源意识、水生态意识、水危机意识、爱水节水意识。要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水法规,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引导全社会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通过建设先进水文化,突破传统水利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冲破制约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大力推进水文化建设实践。实践是检验水文化建设成果的标准。要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之中,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角度来谋划水利发展,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实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文化元素融合到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展现建筑美学,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努力使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独具风格的水利建筑精品,成为展现先进施工工艺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典范。要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内容、种类和分布等情况,切实保护好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

(六)着力满足基层干部职工基本文化权益。要强化领导,加强水利系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土防护、灌区、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好各类水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利展馆、水利风景区,更好地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广泛开展干部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不断创造社会广泛接受的文化新方法,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干部职工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不断加强水利新闻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关于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及我省的基本水情和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宣传人民群众治水兴水的实践创造,宣传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效、经验和典型,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水利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及时解疑释惑,广泛凝聚共识。要紧紧抓住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与时俱进、科学严谨、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这个重要任务,充分挖掘新的历史背景下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所体现的精神资源,不断丰富水利行业精神的内涵。要大力开展向各类先进典型学习的宣传活动,用先进典型的崇高理想凝聚干部职工,用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感召干部职工,用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陶冶干部职工,把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品质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要大力宣传一切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干部职工幸福的思想和精神,积极倡导献身事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胸怀和情操,积极倡导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起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强大力量。

三、加强领导,确保水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推动水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水利的有效举措。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努力营造水文化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健康向上的繁荣发展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强对水文化建设的领导。全省水利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加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水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资金投入,确保水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培养自身水文化意识和素养,遵循文化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始终把握水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善于从水利发展与改革全局出发谋划水文化发展战略,明确水文化发展重点,突出水文化发展特色,更好地发挥水文化建设对推动水利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水文化理论研究。要围绕人与水、社会与水、经济与水的关系,从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观念等方面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加强水文化研究,构建较为完善的水文化理论体系。当前,要把水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关系水利发展的非物质性因素上,包括治水理念、思想认识、制度设计、价值取向等领域,为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供先进文化依托和保障。目前,水利部正在编制起草《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我们也要聚集学术力量,构建水文化研究平台,建立健全有利于理论创新的课题规划、成果评价应用机制,促进水文化研究。

(三)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要把水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工作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培育和发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廉政文化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各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水利部文明办、中国水利文协及省内外水利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并借助各类媒体,形成水文化建设的合力。要充分调动行业内外水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公众参与范围,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水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水文化建设整体效应。

(四)进一步抓好水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各级水利部门要重视培养和使用水文化建设人才,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和水文化建设需要,组织分层、分类教育培训,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干部职工的水文化素养。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提高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熟练掌握水利业务技能,也要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学习水文化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博学多专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水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厅里近期将对各单位加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同志们,水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加强水文化建设,为我省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