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的防治

2012-04-13张自鱼

饲料博览 2012年10期
关键词:艾美耳喹啉聚醚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鸡的肠道的不同部位引起的以腹泻、血便、大量死亡为特征的寄生虫性疾病,各品种的鸡均易感。

1 临床症状

10~60日龄的鸡易发此病,致死率可高达80%。成年鸡一般为带虫者,不表现病症,增重和生产性能下降,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嗉囊内有积液,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腹泻,粪便常带血。

2 防治

鸡感染球虫病往往是数种球虫混合感染和易并发其他疾病,死亡较快。一旦发现应及早用药,要根据品种和生长阶段选药,抗球虫药的长期应用极易导致球虫耐药性,使药物的防治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失效,应交替使用抗球虫药。

目前抗球虫药有20余种,可分为聚醚离子载体类和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聚醚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有莫能霉素(推荐剂量为100~121 mg·kg-1)、盐霉素(又名沙利霉素,推荐剂量为40~60 mg·kg-1)、那拉霉素(又名甲基盐霉素,推荐剂量为54~72 mg·kg-1)、马杜霉素(又名加福、抗球王,推荐剂量为5~6 mg·kg-1)、拉沙里毒素(又名球安,推荐剂量为 75~125 mg·kg-1)等;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有磺胺类(包括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等)、酰胺类(球痢灵,推荐剂量为125 mg·kg-1)、吡啶类(克球粉,推荐剂量125 mg·kg-1)、胍类(氯苯胍,推荐剂量为30~60 mg·kg-1)、喹啉类(包括苯甲氧喹啉、癸氧喹啉和丁氧喹啉)、抗硫胺素类(氨丙啉,推荐剂量为100~125 mg·kg-1)、均苯脲类(尼卡巴嗪,推荐剂量为20~25 mg·kg-1)、植物碱类(常山酮)、三嗪类(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推荐剂量为1 mg·kg-1)等。

抗球虫药物的作用阶段不同,直接影响鸡群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在雏鸡和小鸡阶段就应选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的药物,中、大鸡则应选用对毒害艾美耳球虫较敏感的药物。球虫对常用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依次为:喹啉类最快,氯羟吡啶次之,其次是磺胺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聚醚类抗生素较慢。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应降低饲养密度,育雏期10~15 只·m-2,成年鸡 8~10 只·m-2。控制鸡舍温度,育雏期32~35℃,成年鸡22~24℃。湿度为70%~65%。应尽量网上育雏,离地饲养,减少传播途径,平养鸡应常换垫料,保持干燥,注意栏舍通风,降低湿度,有效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成鸡与雏鸡应分开饲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1次·周-1,可用沸水、热蒸气或3%~5%热碱水等处理。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鸡场及运动场,均对球虫卵囊有强大杀灭作用。在日粮中添加硒0.25~0.5 mg·kg-1,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和给予3~7倍推荐量的维生素A可加速鸡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3.2 消毒、免疫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可大大降低球虫病的感染率。

雏鸡3~5日龄应进行免疫接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鸡球虫弱毒疫苗,使用鸡球虫病活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替代方法。应注意对球虫疫苗的保存、运输、免疫时机、免疫剂量及免疫保护性和疫苗安全性等问题。

猜你喜欢

艾美耳喹啉聚醚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含聚醚侧链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喹啉和喹诺酮:优秀的抗结核药物骨架
1种制备全氟聚醚羧酸的方法
新型多氟芳烃-并H-吡唑并[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BAMO-THF共聚醚原位结晶包覆H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