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航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护理

2012-04-08罗忠梅雷菊红张湘云王艳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导航仪导航系统胸腔镜

罗忠梅 雷菊红 张湘云 王艳艳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影像导航系统是把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立体定向外科技术及显微外科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导航系统下行微创切除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2±2.82)岁。肺内孤立性肺结节部位位于肺周围,距离脏层胸膜5~20mm,直径5~18mm,平均(12±2.5)mm。其中,右肺上叶1个,右肺下叶2个;左肺上叶1个,左肺下叶1个。

1.2 手术方法 术前1~2d行CT扫描,扫描时吸入气体的容量由肺功能仪测定,将扫描数据记录于导航工作站。患者平卧位,所有病例均常规采用全麻,双腔气管内插管。导航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确定切除的大小和位置,用体表的标记物进行登记,标定肿瘤位置。麻醉医师鼓肺,鼓肺时采用的通气量与患者CT扫描时肺功能仪测定的潮气量一致,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用16号穿刺针穿刺肿瘤表面,注射1ml美蓝液。患者采用健侧卧位,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常规切开第1个15mm切口,置入腔镜套管,由此置入胸腔镜进行探查。在监视器下选择2个操作切口,置入手术器械操作,楔形切除美蓝染色区,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恶性结果,则行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良性结果,则置引流管后完成手术。

1.3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肺内小结节均被准确定位切除,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腺癌1例,鳞癌3例,炎性假瘤1例。

2 护理

2.1 物品和器械准备 准备好导航仪、电视胸腔镜器械1套、16号穿刺针。常规备开胸器械。将术中可能用到的一次性物品准备齐全。术前检测仪器设备,保证消毒灭菌,保证处于良好状态。准备1 000~2 000ml无菌生理盐水、2支美篮等。

2.2 术中配合

2.2.1 体位配合 患者采取平卧位,常规采用全麻,双腔气管内插管,进行导航注册和登记。手术时改为健侧卧位,改变体位时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和麻醉师相互协作,避免患者胸部所贴6个标记物移位,用软枕、固定器固定好躯干体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保持患者体位相对舒适,避免肢体压迫,避免气管插管脱落。

2.2.2 注册和定位 术前30min备导航仪主机于手术床头端2~3m处行刹车固定,避免仪器移动。协助麻醉师鼓肺,鼓肺时采用的通气量与患者CT扫描时肺功能仪测定的潮气量一致,导航定位装置在患者胸部的标志点上有序注明,依照体表的标记物进行注册,配准患者胸部的定位坐标体系与图像的三维坐标体系,其准确性将影响导航定位的精确度,也将影响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巡回护士熟练掌握导航仪性能和使用方法,避免操作误差。手术中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导航注册、图像处理、测量距离等工作。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用16号穿刺针穿刺小结节,注入1ml美蓝液。

2.2.3 胸腔镜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熟练掌握胸腔镜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摄像头用镜头纸擦拭,连接监视器、光源线、吸引器、高频电刀等系统,确保设备器械处于良好状态。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熟悉手术进展,娴熟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器械护士依据手术步骤的要求,主动、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和物品。胸腔镜器械柄杆较长,传递时,要保持胸腔镜器械尖端闭合,防止触及其他物品造成胸腔镜器械污染。手术中导航及切除病灶时,要聚精会神,及时有效地传递器械。手术结束,仔细清点核对物品器械。

3 小结

导航系统越来越多用于肿瘤定位切除手术。导航系统在术前需要额外的准备和计划,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病灶的三维图像重建,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制订完善的手术计划,从而能够减少实际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的准确性,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护士要充分了解导航仪的使用原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方法,并不断完善与提高。器械护士在手术中知晓手术进程,熟练手术步骤应该使用的器械物品、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手术。

[1]韦爱玲,单纪琳.影像导航系统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8,10(3):123-124.

猜你喜欢

导航仪导航系统胸腔镜
说说“北斗导航系统”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斥候鸟汽车导航仪领域的跨时代产品
“北斗”导航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从清华园走出的教育新产业——习冠创业导航仪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