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马河:防洪体系亟待完善

2012-04-08马云川

地球 2012年8期
关键词:拒马河水文局白洋淀

本刊记者 马云川

拒马河

拒马河,河北省人民的母亲河,河北省境内唯一的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

曾几何时,拒马河河水,蜿蜒流淌,清澈见底。沿岸群山竞秀,环境清幽,被誉为北方的小“桂林”。

然而,7月21日的拒马河,却更像一头疯狂的怪兽,凶猛、残暴,不仅仅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带走了数条宝贵的生命。

都衙水文站:工作人员被困28小时

7月21日,大暴雨袭击野三坡景区,山洪冲垮桥梁阻断道路,位于景区内的都衙水文站站点及其设施也被洪水冲毁,站上的3名水文职工和两名临时人员被困。

但他们的工作却没有停止。

设施被毁、电力中断,他们想到了用手机报汛,把该站测到的拒马河流量数据不间断传给了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3日凌晨,都衙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在食宿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已经连续作业几十个小时,凌晨四点左右,在他们发出最后一条信息之后,就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手机,这唯一的联系方式,已经无法接通。

河北省水文局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了保定,“一定要想方设法进入洪水灾区,与水文站人员取得联系”。

7月24日,保定市水文局的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紧急驾车赶到十六渡,这里距都衙站还有10多公里的山路。

但是,由于桥垮路阻,无法行车,工作人员只好背上食品、水等补给物资步行进发。

早上8时30分,保定市水文局工作人员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到达都衙站,见到了失去联系28个小时的5名工作人员。而他们相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监测记录的拒马河流量数据完好地交到冒险赶来的工作人员手中。

几天来,他们只靠方便面、咸菜充饥。此外,水文站操作室、配电箱等全部被大水淹没,测流缆道、电子水尺等全部被冲毁。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并在下游不远处的一座大桥上临时利用电波流速仪对拒马河流量进行测量,所有数据资料一个都不少。

赵建勇:水速太快

据紫荆关水文站的监测显示,7月21日,自涞源县中午左右开始发生强降雨,到晚22点左右,拒马河在紫荆关就已经形成洪峰,流量达2580m3/s。9个小时以后,洪水就已经到达了位于拒马河下游的张坊水文站,流量是2570m3/s。

“这已经是20年一遇的洪水”,紫荆关水文站的站长赵建勇这样告诉记者。虽然他在第一时间将汛情通报相关防汛单位。但是,不到8个小时,洪水就已经抵达了十渡,“平时洪水从我们这里到十渡需要十几个小时”,他说。

位于河北易县的紫荆关水文站是拒马河控制站,系国家水文网中的基本水文站。站长赵建勇对记者说,监测数据表明,拒马河的行洪能力一年不如一年。

紫荆关水文站数据显示,拒马河1963年大洪水实测洪峰流量为每秒4490立方米,而今年7月21日洪峰流量为每秒2580立方米。但为何此次洪水造成的损失反而更大?赵建勇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拒马河流域没有这么多的房屋和企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拒马河行洪能力下降。

“一条自然河流,洪水从升高到下降是有规律的,其数据会形成一条曲线。”赵建勇说,以前拒马河的行洪曲线图是规律的,近些年这条曲线已经紊乱,表明其行洪能力逐年下降。

违章建筑严重影响泄洪

拒马河虽然是河北省唯一终年不断流的河流,但由于水量较小,水深也一般只有二三十厘米,这样的条件原本并不适合建设水上游乐园。

然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于是,经营者们便“创造性”地决定,在拒马河上建造水坝拦水。“筑坝拦下的水有一人多深。”一位当地村民说。筑坝后拦截下河水,形成宽阔的水面,可供游客乘船游玩。一般,水坝两端留有孔洞,因有1米多的高差,水沿孔洞流下,水位高时则从坝上溢出。

在三坡镇到百里峡十几公里内,有数条水坝,每条水坝附近都有水上乐园或水上漂流的旅游招牌。

其实,在拒马河道上,不只是有拦水坝,还有树木,庄稼。从三坡镇到苟各庄路段的河道,有两个被冲毁的混凝土搅拌站,几乎位于河中央。在河道内,还有当地人种植的高秆作物以及杂物。

受这些人为设施的影响,当洪水来临时,一方面水位被快速抬升,另一方面,“无处可去”的洪水直接冲向了两岸的村庄。房山区大石窝镇后石门村就是因为人为地在河道里种庄稼,建房子等,至少是大大加剧了洪灾的破坏力。

上游防洪体系不完善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情组负责人马存湖对记者说,如果该条河道上有相应的控制性工程,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削峰作用。由于拒马河跨越京冀两地,水库修建需由国家统一规划,种种原因致使当地修建水库搁浅。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刘凯军指出,由于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部分地区人们的防洪避险意识淡薄,加之防洪工程体系标准偏低,尚不完善,而发大水期间通信、交通、电力极易中断,信息传递不及时,均是防汛工作难点。

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介绍,1998年大水之后,中央政府投入巨资,重点对大江大河进行了治理。对中小河流的治理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过去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冬修春修。

但是2004年“两工”制度取消之后,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拒马河流域即属于中小河流治理。

1998年,我国制定了《防洪法》,其中要求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评估制度还没有规范化地运作起来。目前,只有一些河滩地与蓄滞洪区的建设项目会考虑洪水的影响,但其他领域的建筑项目,尤其是铁路和公路,在建设时往往对洪水的影响考虑不足。

“我们会结合这次洪灾的惨痛教训,按照一定年限的防洪标准,重新规划设计河道的防洪体系。” 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张世清对记者说,此次清淤工作的同时会对河堤简单加固,预防汛期出现的洪水,属于临时应急工程,将继续适时按规划组织河道治理,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洪效果。

当然,在这次水灾当中,也有很多地区利用水位预警,成功地应对了此次灾害。

廊坊:打了一个漂亮的抗洪测报硬仗

廊坊,处在北京、天津中间,防汛形势异常紧张,廊坊市防办水文局水情组更成为三省市防汛指挥部门关注的“眼珠子”,水情组里每一个信息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各级领导在焦急地等待着测报数据,各级防办在迫不及待地等待防洪调度方案。

据省防办水清组和廊坊市防办水情组的消息,整个21日晚,水情组房间里弥漫着紧张压抑的空气,22日凌晨1时,发布洪水预报:

北运河22日14时左右将产生洪峰流量1200~1400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建议廊坊市防办马上联系北京市防办,请求加大通州北关分洪闸向潮白河分洪力度,建议通过牛牧屯引河向潮白河分洪,开启北运河闸泄洪,减小北运河堤防压力。

果然,22日凌晨,虽然暴雨逐渐减小,洪水却开始迅速上涨,22日6时洪水811立方米每秒,22日14时北运河最大洪峰流量达到1280立方米每秒。

这份洪水预报提前预测出准确的洪峰流量,为防洪调度、转移群众,加强堤防巡防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廊坊水文局打了一个漂亮的抗洪测报硬仗。

洪水中的水文站

引洪水入白洋淀

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我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它因电影《小兵张嘎》而驰名中外。然而,据人民网的报道,在7月21日强降雨出现前,白洋淀蓄水量仅有0.589亿立方米,水位6.62米,面临干淀困境。

7月21日,面对1963年以来拒马河遭遇的大水,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督导沿线及时转移可能受洪水威胁群众的同时,密切关注洪水态势,依据下游河道行洪能力,科学实施调度,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资源,尽可能多地给白洋淀补水。

从7月23日15时35分开始,白沟引河闸提闸向白洋淀引洪,到24日10时,已给白洋淀引洪水860万立方米,预计将可为白洋淀输送洪水2500万~3000万立方米。

截至8月1日凌晨,7月21日这场特大暴雨所形成的洪、沥水,已经进入白洋淀达6000多万立方米。现在白洋淀蓄水量猛涨到了1.26亿立方米,比降雨前的蓄水量增加一倍多,相应水位升至7.29米,基本告别了干淀威胁。其补水作用,相当于又来了一次“引黄补淀”。此外,上游下泄洪水还给大清河北支平原各河道回补地下水超过1.5亿立方米。

“白洋淀每年都需要买水,但今年不用了。”白洋淀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白洋淀景区的水是7月24日涨起来的,并且水位到现在一直在涨。此次入淀的水质达到三类地表水标准,符合鱼类和水草的生长条件,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将起到改善作用。这也是从1996年断流以来,拒马河水16年后首次进入白洋淀。

猜你喜欢

拒马河水文局白洋淀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拒马河洪水特性分析
北京拒马河流域大石窝段文物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
野三坡纪事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加强太行山和白洋淀综合治理推进环首都地区生态建设
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水下地形开测
写不尽的拒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