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2-04-07龚丽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

龚丽敏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315806)

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龚丽敏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315806)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APT)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PHC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健康成人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原-ECV一步法检测APT,采用化学免疫发光的方法检测甲种胎儿球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组内对比APT与AFP的阳性检出率,并对比2组APT检测水平。结果肝癌组APT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内AP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P<0.01)。结论PHC患者APT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可用于PHC的筛查;在PHC患者中APT阳性率检出率显著高于AFP,对于AFP浓度较低或表现为阴性的PHC患者,APT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应用于PHC诊断。在临床应用中若能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凝血酶原;肝肿瘤;诊断

我国属于肝癌高发地区,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2位[1]。随着超声、CT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及甲种胎儿球蛋白(alPha fectoProtein,AFP)等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但因AFP假阴性率较高,导致PHC的误诊率较高[2]。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APT)是由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过程中,因前体不完全羧化而产生并释放入血的一种物质,PHC患者的血液中该物质呈显著增高表现,有学者做了大量关于APT在PHC诊断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3-4]。笔者为了探讨APT对PHC的诊断价值,对60例PHC患者进行APT及AFP检测,对比二者阳性检出率,并将APT水平与正常人群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PHC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7~78岁,平均(48.7±10.1)岁,病程2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针刺活检确诊为PHC;选择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4~80岁,平均(47.8± 12.6)岁,所有健康体检人员均无恶性肿瘤及全身其他系统性疾病等病史。上述所有研究对象在检测APT前2周内均无抗凝或促凝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使用史。2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背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APT及AFP,对比二者阳性检出率,并将APT在PHC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1.2.1 APT检测:采用国内杨玉芳等[5]研发改进的凝血酶原-ECV一步法进行检测,并以APT<100μg/L作为正常参考值。

1.2.2 AFP检测: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仪器及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采用化学免疫发光的方法进行检测,并以AFP≤10.00 ng/mL作为正常参考值。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肝癌组内APT、AFP阳性检出率比较:60例PHC患者中APT阳性检出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AFP的阳性检出率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4,P<0.01)。

2.2 APT水平比较:60例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APT检测平均值为(45.6±24.1)ng/L,60例PHC患者的APT检测平均值为(502.3±112.6)ng/L,2组相比,肝癌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21,P<0.01)。

3 讨 论

PH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该病病死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的恶性肿瘤,位居第3。每年因肝癌失去生命者在我国约有11万人,占全球范围内肝癌死亡例数的45%以上[6-7]。本病起病较为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关于PHC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B超、CT、MRI等影像学手段及AFP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上述方法在PHC的早期诊断中虽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假阴性率较高,故关于PHC诊断新技术的探讨一直在不断进行中[8]。有人希望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AFP异质体等标志物,同时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对早期PHC进行筛查,但因上述方法缺乏诊断特异性,且成本较高,均未能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普查工作[9-10]。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基因、蛋白等组织学研究有了进一步成效,有人试图利用相关组织学标签对PHC进行早期诊断,但这些技术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并未应用于临床,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11]。

PHC可自主产生APT,其证据主要有:肝癌细胞株培养的上清液中可发现APT;病灶经外科手术切除后APT降至正常;病情复发者又可有APT的异常增高;APT异常升高患者并不伴有维生素K的缺乏。本研究结果发现,肝癌组APT检测水平为(502.3±112.6)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5.6±2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对于PHC患者APT阳性率的报道多在56.4%~94.7%[12],本研究PHC患者的APT阳性检出率为93.3%(56/60),与之相一致,并且还显著高于AFP的阳性检出率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4,P<0.01)。

综上所述,PHC患者体内APT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APT阳性率检出率显著高于AFP,故对于AFP浓度较低或表现为阴性的PHC患者,APT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应用于PHC诊断。在临床应用中若能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1]谢波,张阳.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54-356.

[2]常彬霞,辛绍杰.甲胎蛋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6):576-580.

[3]邝妙欢,欧阳文婷,林建华,等.甲胎蛋白异质体3、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检测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0,4(4):311-314.

[4]CARR BI,KANKE F,WISE M,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 and 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 in his-tologically Prov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J].Dig Dis Sci,2007,52(3):776-782.

[5]杨玉芳,梁宁生,蒙子卿.改进凝血酶原ECV一步测定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5):607-609.

[6]聂舟山,冯华松,温居一,等.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08,17(5):443-445.

[7]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39-1841.

[8]吴孟超.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4):363-365.

[9]SPANGENBERG HC,THIMME R,BLUM HE.Serum mark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Semin Liver Dis,2006,26(4):385-390.

[10]LIBBRECHT L,SEVERI T,CASSIMAN D,et al.GlyPican-3 exPression distinguishes small hePatoeellular carcinomas from cirrllosis,dysPlastic nodules,and focal nodular hyPerPhsin-like nodules[J].Am J Surg Pathol,2006,30(11):1405-1411.

[11]ZINKIN NT,GRAIL F,BHASKAR K,et al.Serum Proteomics and biomarker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J].Clin Cancer Res,2008,14(2):470-477.

[12]LEE JS,HEO J,LIBBRECHT L,et al.A novel Prognostic subtyPe ofhumanhePatoeellularcarcinomaderivedfromhePatic Progenitor cells[J].Nat Med,2006,12(4):410-416.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35.7

B

1007-3205(2012)05-0600-02

2011-12-13;

2012-01-30

龚丽敏(1974-),女,浙江玉环人,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主管技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5.043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