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法”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

2012-04-02叶伟兵朱红英

成才 2012年11期
关键词:四步法春花秋月读准

■叶伟兵朱红英

“四步法”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

■叶伟兵朱红英

古典诗词一般都是韵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以歌唱的,如乐府诗等,只不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曲谱遗失,变成了无声的语句。但我们不能否认音韵美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性。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精选了十余首古典诗词。六册六十余首。课文的编者对这六十余首古典诗词的编写意图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课程标准对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无论教材的编者,还是课程标准都非常强调诵读,把诵读放在了学习古典读词的第一位。由此可见,学习古典诗歌,仅仅理解词句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通过诵读去感受古典诗词中的情趣、理趣,体会古典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

一、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是引导学生诵读的第一步。诵读古典诗词,我们总会遇上一些我们拿不准读音的字。对于这些字我们要做到“三个不”,即不要好意思,不要怕,不要懒。毕竟古典诗词与现代语言有历史时代的距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很正常;对于这些拿不准读音的字,一般都能通过字典解决,只要我们学生勤于动手,查一下字典,就解决了。搞清楚了这些字音后,我们学生在诵读时就不会心虚胆小,以至于扭扭捏捏。如诵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在诵读之前就应该引导学生先对读音拿不准的字“虞”“煜”“砌”,逐一查字典,明确读音为yú,yù,qì。这样学生在诵读中就会大胆得多,自信得多。

二、读准节奏

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古典诗词尤其注重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其次,就是要读准节奏,切忌把古典诗词句子读得支离破碎。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其节奏可以划分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典诗词句子一般是有规律可循:四言诗是两拍(“二、二”式)五言诗是三拍(“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七言诗是是四拍(“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按照这一节奏来读,大抵不错。

三、读出重音

读古典诗词,仅仅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读出重音。引导学生理解古典诗词应该放在让学生自己能够读清楚字音节奏之时。通过给学生讲解一首诗或一首词,让学生明白诗句词句要表现的重点何在,那些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地方就是我们在诵读中要突出的重音。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其重音可以明确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首句“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这是一种反常的情感,所以把重音放在了“何时了”上;中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所以此处把重音放在了“不堪回首上”;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之多之满,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所以把重音放在了“一江春水”上。值得一说的是,重音的突出不仅仅是重读,也就是大声音读,有时轻读,缓读等也是突出生意的方法。学生能够读出重音,说明学生应该是理解了诗词。

四、读出节拍

诗歌是情感的集合体,特别是古典诗词,每一首诗词总有它的情感,或悲壮或凄伤,或豪迈或哀婉,或轻快或沉郁等;要想读出情感,体会古典诗词一咏三叹之美,还要读出节拍。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想象自己就是此时的诗人,摇头晃脑,或徐或急,句句读来,如鸣佩环,清脆、和谐。一咏一叹之间,诗词的意境、思想感情等跃然而出。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我们可以这样来读出它的节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加入节拍之后,我们要表现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何时了”“又”的延长,表现时光的无休无止,词人的极度厌烦;“月明中”的延长表现了对故国的绵长的怀念;“几多愁”“向东流”延长则表现了愁绪之多,无穷无尽。同时,这些延长的节拍和重音或相应,或相和,让我们的诵读声音抑扬顿挫、缓疾有致,美在其中。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仓埠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四步法春花秋月读准
春花秋月望西楼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心中有数
练批讲思:打造高中数学复习课新模式
“四步法”巧解教师专业成长“高原期”困惑
满天星
浅析利用“四步法”预测ABnm型微粒的空间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