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标高偏差的再分析

2012-04-01

重庆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单梁梁板保护层

对于现浇梁板中的钢筋,通常是按板负筋在上、次梁负筋居中、主梁负筋在下布置。主梁计算正弯矩的有效高度,为从板面至主梁底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计算负弯矩的有效高度,为从主梁底面至主梁负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

如果在现浇结构中主次梁钢筋按相同的保护层厚度来考虑,那么这种设计就是有问题的。它没有考虑到钢筋构造造成次梁及板负筋被架高引起的保护层厚度减小,甚至会引起露筋。

由以上分析可知,施工人员如果懂得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设计方与施工方多一些交流,就不会产生“梁板局部混凝土厚度要增加30 mm”的困惑,就会认可加大主梁保护层,降低主梁箍筋高度的施工做法。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还有一个来源于行业培训教材,其钢筋工程章节中往往以室内正常环境下的单梁为例介绍箍筋翻样下料,单梁是基本不用考虑板及次梁负筋等引起保护层厚度增大因素的。但是梁箍筋放样只考虑25mm的保护层厚度,在行业内已形成思维惯性,结果导致主梁箍筋材料有所浪费,也没有取得应有的质量效果。

真正应引起关注的是两条框架梁或非框架梁相交,尤其是斜交导致钢筋顶面超高的现象,这种情况要与设计人员沟通,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采取降低其中一条梁的梁底标高来解决梁顶面超高的问题。

(摘自:《建筑工人》)

猜你喜欢

单梁梁板保护层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浅析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要求、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王莹、林邓喜、张友治、单梁作品
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要求及质量控制
电动单梁起重机电气错接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电动单梁起重机检验中的部分难点和解决措施
寻找空气保护层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基于因果分析的保护层分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