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文化转型背景下大学生人格教育①

2012-03-31魏志勤

关键词:行为习惯人格价值

魏志勤

(华侨大学学生处,福建泉州362021)

论新时期文化转型背景下大学生人格教育①

魏志勤

(华侨大学学生处,福建泉州362021)

在新时期文化转型背景下,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熏染了高校生活。有些大学生对得失、利弊、荣辱、是非等问题产生迷惘、困惑,甚至做出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不良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大学生人格教育方面有所提高和推进。

大学生;文化转型;人格教育

一、正确定位人格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人格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形式,着眼于受教育者人格品质塑造和心灵改造的教育。人格教育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主要内容。世界观和人生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人生目的、态度、理想等,需要有健康的人格作为心理依据;价值观是衡量人生价值取向的标尺,是统一而稳定的思想观念,影响个人的一生。由于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不同的人格会适应不同的道德修养。通过人格教育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有助于培育良性的道德状态。另外,人格教育是高校文化阈境下应对社会激烈发展的调和剂。当下社会无论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在发生变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思路,依托文化育人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教育。

二、新时期文化转型对大学生人格的冲击

人格教育应立足于人格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期,器物、制度和精神等层面总体演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民主法制逐步健全。这体现了当下的时代特征,为现代人格的塑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也暴露了人格构建的深层次文化矛盾。“社会改革和重组带来的种种道德冲突、价值困惑而导致的普遍性的边际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生存状况”[1](P195),使得大学生出现迷惘、困惑和过渡期阵痛。

在新时期文化转型背景下,大学生人格失范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物欲化的享乐自私型。物欲横流的社会发展滋生了攀比心理、拜金思潮、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人格物化。二是道德虚无主义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期,价值虚无、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等现象毒害着我国高等教育,突出表现在大学生考试作弊、评优评先弄虚作假、助学贷款违约,等等。他们认为道德是束缚个性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堕力。三是信仰迷失型。“由于文化生态的断裂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人们失去了精神支柱。”[2]四是心态浮躁型。有些大学生好逸恶劳、处事简单化、遇事易激动、抗挫能力下降。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

培养健康的人格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和目标。人格教育的内容既要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成熟心理的唤醒、价值态度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一)成熟心理的唤醒

一般而言,人的行为由本能、需要、认知、冲动、情感、意识等推动。成熟心理是健康人格的内在助力,影响并塑造着人格品质的结构成分,制约着个人的行为。因此,唤醒大学生的成熟心理是人格教育的基本保障。

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是心理成熟的本源。在网络时代,一方面,大学生乐于通过虚拟现实来认知社会、判断是非,表现出强烈而奔放的情感诉求。若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加辨析地麻木撷取,容易导致极端的、猥琐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渴望在虚拟世界中寻求需要与被需要、爱与被爱的心理抚慰,但往往因脱离现实而存在孤独感、无助感、依赖感和挫折感,游离于“真实我”、“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自我内在张力得不到平衡。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容易被掩埋,从而引发双重人格障碍。鉴于此,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育者要推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达到自我同一性[3]。其次,健康心理倾向是成熟心态结构形成的前提。大学生普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隐忍的定性思维,怯于表达和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其人性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培养大学生“中和”状态的心理倾向,帮助其树立信心,养成独立、自主、抗挫等心理品质。

(二)价值态度的培育

价值态度是规范社会行为的认识范畴,折射出人的信念、信仰、情感和精神风貌,代表着人的品质和品位。价值态度在疏通大学生精神能量、催生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中具有导向和调节功能,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础。

每个社会人都存在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只有成熟与不成熟、自觉与不自觉、正确与不正确的差别,没有有无之分。”[4](P226)在文化转型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金钱至上、贪图享乐、短视求利等非主流观念。这些歪风邪气对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具有极强的蛊惑力。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文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形成健康的人格。具体而言,在重建价值观念体系方面,要让大学生明确历史方位感、道德规范意识、人生理想信念、社会秩序观念和生态秩序观念等;在引领价值导向方面,要让大学生明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信仰本位价值取向、以社会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以家庭和高校为基础的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价值取向等。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主要包括日常习惯、人际习惯、生活方式等。行为习惯是个人精神特质与社会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直接反映,是人格社会化的外在显像。由于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即使自知行为不良也不易更改,因此,人格教育更应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善”的种子,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些品质落实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便形成个人的品格,而落到实处则有待于转变传统的说教训诫。其次,人际习惯是人际关系的天然性趋向,高校教育者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合理需要、民主平等、尊重关爱、友好和谐等基本人际素质。最后,生活方式健康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宽松自由的校园里,若大学生养成懒惰邋遢、铺张浪费、攀比消费等不良生活习惯,将破坏其乐观上进的形象,阻碍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四、结语

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依托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遵循外部灌输和文化自觉相结合、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民主管理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日常化教育、诱导式教育、隐性教育、榜样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

[1]金潇枫.哲学人生[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4(2).

[4]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G641

A

1673-1395(2012)05-0132-02

2012-03-20

魏志勤(1983-),男,福建泉州人,助教,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① 本文属华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0HSZ02)产出论文。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人格价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