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预设效果

2012-03-31孔雪敏

关键词:真值情态预设

孔雪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浅析新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预设效果

孔雪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语用学能够通过语用预设来阐释和演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某些语言现象,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可用来探讨语言现象的语用学基础。要解构新闻语篇的意义潜势,揭示语言的本质与目的,就必须深究新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语用学基础。

语法隐喻;概念隐喻;情态隐喻;语用预设;新闻语篇

语法隐喻是不同语法符号转换使用的结果。以新闻语篇为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注重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的作用及产生的原因,并未深究其语用学基础。通过分析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不难发现,概念隐喻和情态隐喻具有显著的语用预设效果。

一、语用预设和新闻语篇的建构

新闻语篇的语言结构和过程的选择受到语境,说话者的立场、交际意图的影响和制约。新闻语言不仅传递信息,更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对受众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转变具有干预作用。语用预设可以巧妙地传达意义潜势。

何自然将语用预设定义为: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预设关系[1](P68)。朱永生和苗兴伟指出,语用预设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语用预设的前提不一定是真实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语用推论,对语境有天然的敏感性,它最显著的语用功能就是为语篇的发展构建框架,为后续语篇限定范围。为了实现新闻语篇的语用预设效果,作者往往使用语法隐喻来体现暗含的语义内涵,这种语法和语义之间的非自然关系就是传达意义潜势的桥梁。

二、语法隐喻的语用预设效果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由韩礼德提出。他将语法和语义之间的非自然关系称为隐喻式表达。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3]

(一)概念隐喻的语用预设效果

在概念隐喻中,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可互相隐喻化。名词化是用名词来体现由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3]名词化后的事物具有双重语义特征,既保持了原来作为过程和属性的一致式意义,又增加了作为事物的隐喻式意义。这有利于作者将需要强调的内容安排在有利位置,隐去动作的发出者,使文章更加客观可信。如:

(1a)The rise of China as a major sour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natural result of the gradual appreciation of the country’s currency and its accumulation of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should be a boon to a lasting global recovery.(隐喻式)

(1b)China has risen among the major sourc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country’s currency has been gradual appreciated.China has accumulated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Due to the above reasons,China should be a boon to a lasting global recovery.(一致式)

(1a)是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整个句子为关系过程。(1b)是笔者改编的一致式表达方式,是由4个句子构成的因果关系段落。前3句为物质过程,第4句为关系过程。(1a)和(1b)虽表达同一语义,但表达方式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信息密度和语用效果。

(1a)中有rise,appreciation和accumulation等3个名词化结构。这3个名词化结构分别保留了3个物质过程的意义,但作为事物出现在小句中时,却省略了过程的执行者,实际上是把事物和过程合并。这种合并使得小句实现了语用预设效果,在表达时具有简洁性和真实性。名词化预设的真实性是整个句子真值性的基础:如果名词化预设不是真实的,那么整个句子的内容也不是真实的。此处名词化结构预设的内容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之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作者把上述预设内容看成既成事实,不容读者去考虑其真实性,而是作为已知信息向读者转达,引出“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具有持久重要性”这一真值性信息。概念隐喻使含有名词化预设的句子不容易被辩驳,增加了整个句子的真值性。如要怀疑带有名词化预设的句子的真值性,那么读者必须要首先反驳预设内容的真值性,不能简单地以一般否定形式来对全句进行否定。

(二)人际隐喻的语用预设效果

人际隐喻包含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情态是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或对命题的主观态度或意愿。情态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表达,韩礼德称其为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3]。明确的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都是隐喻的,由小句表达。而语气则由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而成,语气隐喻多出现在会话中,因此本研究不予讨论。

在新闻语篇中,作者用主观显性的情态隐喻介绍某一人物的观点和看法,多出现在直接引语中;客观显性的情态隐喻往往出现在作者对问题的评价中,隐含了作者的主观倾向。[4]笔者将从语用预设角度分析新闻报道中明确的客观情态隐喻的实例。

(2a)A British Airways plane crash at London’s Heathrow airport in January was likely caused by ice in the jet’s fuel system,a report into the incident said on Thursday.(隐喻式)

(2b)A British Airways plane crash at London’s Heathrow airport in January was probably/certainly caused by ice in the jet’s fuel system,a report into the incident said on Thursday.(一致式)

(2a)是新闻报道的原句,(2b)是笔者根据一致式表达方式改写的。(2a)是(2b)的客观情态隐喻。通过比较,发现(2a)、(2b)两句只有3个副词之差:likely,probably和certainly。这3个副词中,certainly语义最强、意思最为准确,即:新闻报道者确定事故就是由飞机燃油系统中结冰所致;likely语义最弱、意思最为委婉,即:新闻报道者不确定事故是否由飞机燃油系统中结冰引起。这3个词根据语义从强到弱排列为:certainly,probably,likely。用certainly则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直接陈述句。

(2a)可以分解成p:A British Airways plane crashed at London’s Heathrow airport和q:The crash was caused by ice in the jet’s fuel system.p既不蕴含也不预设q,当p为真时,q不一定为真;当q为假时,p不一定为假。但如果把(2a)中的likely换成certainly时,语用推理就发生了变化:p既能蕴含也能预设q,当p为真时,q一定为真;当q为假时,p必为假。将主观情态意义转换成命题本身,并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在语法上处于主导地位,使得整个句子达到了主观观点客观化的新闻效果。

三、结语

语法隐喻的语用预设功能可以总结如下:通过名词化实现的概念隐喻使句型更加简单,内容更加密集,动态过程转为静态物,使名词化结构具有“过程”和“事物”双重意义,因此要想否定整个句子的真值性,需先否定预设内容的真值性,加大了否定语篇的真值性的难度;通过小句、限定性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或谓语的延伸部分而实现的情态隐喻,使得主观观点转为既定事实,加强了语篇的语用预设功能,使语篇的真值性增强,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3(3).

[3]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赵德全,宁志敏.解读报刊英语中的语法隐喻[J].国外外语教学,2005(1).

责任编辑 强 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H313

A

1673-1395(2012)05-0124-02

2012-03-19

孔雪敏(1988-),女,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真值情态预设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10kV组合互感器误差偏真值原因分析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真值限定的语言真值直觉模糊推理
滚动轴承振动速度的乏信息真值估计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基于真值发现的冲突数据源质量评价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