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6例临床观察

2012-03-30张晟韦良臣解笑宸辛风

当代医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张晟 韦良臣 解笑宸 辛风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多,是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自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以来,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76例,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70~89岁,平均年龄(74.32±6.48)岁。病因:摔伤56例(73.68%),车祸伤14例(18.42%),其它6例(7.90%)。骨折类型:4例Ⅰ型,占5.26%;11例Ⅱ型,占14.47%;34例Ⅲ型,占44.74%;27例Ⅳ型,占35.53%。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肺部疾患(肺部感染、慢阻肺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多数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肝肾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栓等。

1.2 方法 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双下肢静脉彩超、心脏彩超等。根据患者骨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术前在控制合并症的同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多学科交叉分析诊治后确定手术计划,所有76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

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方法,提倡采用后者,因为该麻醉方式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影响较小,能够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关节材料,我院人工关节采用史赛克(Stryker)或强生(DePuy)材料。切口为改良Watson+Jones切口或髋关节后侧入路,切口长度为6~10cm,平均(8.37±2.69)cm,。术后行心电监护,常规术后用药,给予抗生素1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2周,同时治疗合并症。

术后评价: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方面对手术进行评估,同时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包括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疼痛程度来评价手术临床疗效(>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80分为中,<60分为差)。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手术持续50~120min,平均(68.43±5.12)min。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适中,76例患者中无1例手术时间超过2h,有利于手术感染控制,同时减少高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

2.2 出血量及引流量 术中出血量50~300ml,平均(112.78 ±34.08)ml。术后12h引流量100~350ml,平均(208.48±41.73)ml。

2.3 临床疗效 76例患者均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其中27例大于90分,占35.53%;34例80~90分,占44.74%;12例60~80分,占15.79%;3例小于60分,占3.94%。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优良者占80.27%。

3 讨论

由于股骨颈特殊的解剖特点以及血供分布,股骨颈骨折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将可能引起缺血性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愈合较年轻患者慢,对于高龄患者(>70岁),骨折后不能愈合的几率甚至可达50%[2]。治疗股骨颈骨折常见方法有内固定,但是因为老年患者骨质情况(骨质疏松多见)而易导致治疗后不稳定骨折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

我院自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以来,临床效果理想,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术式能够明显减低老年患者骨折后不愈合的可能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几率。此外,成功的人工关节置换能够改善股骨头的无菌性坏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疗效,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使其能够较早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王海洲等[3]提出对于多数移位股骨颈骨折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该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特点。有学者指出对于老年股骨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内固定治疗时,可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4]。张宁等[5]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发现,对于术前能够独立行走并且日常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在骨折早期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疼痛小、预后好、功能恢复理想。本研究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的特点,该术式临床疗效优良者占80.27%,提示该术式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笔者认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如果满足适应证应尽量采取该手术以尽早下床活动,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学者指出在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应尽早进行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在骨折后1~2d内进行手术[6]。医生应熟悉手术过程,尽量减少出血及手术时间。对于手术切口,有学者提倡选用外侧小切口[7]。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可视情况采取骨水泥固定。术后应加强护理,常规行心电监护,静滴抗生素1周,如果出现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可加强排痰,进行雾化等对症治疗。对于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同时加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控制,请相关科室会诊等。此外,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李文华.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1,17(10):127-128.

[2]张邵军,郭大兴,姚栋,等.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80例治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2):1927-1928.

[3]王海洲,谢杰伟,许树,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7):1279-1278.

[4]刘超群,刘进炼,周青,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31):2093-2095.

[5]张宁,李叔强,李冬松,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4):269-271.

[6]朱裕昌,楼列名,蔡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87例[J].上海医学,2008,31(11):799-801.

[7]董德凡,刘明.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24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4):1908-1909.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