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族和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2-03-24王向棋张俊叶静

中国商论 2012年13期
关键词:民族资源旅游

王向棋、张俊、叶静/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同国外的一些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的原因,有认识问题,有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有管理体制问题,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是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我们在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经常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对其中蕴含“神”的人文资源呈现漠视态度,尤其表现在近些年对待体育旅游的发展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对民族体育旅游与生态体育旅游的概念分析

研究民族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我们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民族体育旅游?何谓生态体育旅游,对这两者的概念加以区分。

所谓民族体育旅游指的就是具有民族旅游和体育特点的一种新型的人文旅游文化产品,从学术范畴来看,它是由民族学、旅游学和体育学三者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在现代社会里,旅游作为现代人休闲、娱乐、消遣生活调节身心的重要的一种休息方式,而体育则是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好的融合点,在旅游活动中一定会有体育,在体育过程中也能见到旅游的影子,所以表现在资源上两者互为弥补互为关联。

所谓生态旅游,David weaver这位著名的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文化背景中旅游,欣赏、体验、学习其中蕴含的一些原始风情,这种旅游方式有着明显的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与文化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经营机构的生产能力,在生态旅游中,吸引物即能够吸引旅游者到来的要素主要是自然资源,但是同时也避免不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资源和文化影响。而生态体育旅游则是同体育相关的生态旅游,David weaver对生态体育旅游这样分类:3S旅游、探险旅游、健康旅游,3S旅游主要指的是海洋旅游、沙滩旅游、阳光旅游。不论怎么进行分类,生态体育旅游都应当在旅游和保护两者都有表征时,才能真正显示出其价值所在。

分析我国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环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式各样的珍奇的野生动植物、奇特非凡的自然景观、深厚悠久的人文景观沉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种类繁多的体育项目等等,这些都构成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在大自然中,如果要更好更贴近地观赏野生动植物,离不开攀登、步行等各种身体运动,而在优雅的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运动,清新自然的空气能够给人以更好的颐养身心强身健体的效果,再加上旅游地浓厚的民族特殊风情,能够更让人感受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之外的那一缕文化的影子,让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情操得以进一步的陶冶。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体育旅游而言,这种既能够对自然旅游资源有着保护作用,又能够让文化旅游资源负起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减轻环境压力、平衡经济利益、保存旅游景观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实现彼此间公平和利益共享有着重要作用的民族生态体育旅游方式,它是实现体育旅游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看,我国开发民族生态体育旅游有着良好的开发环境:

(一)旅游开发的人文地理环境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从地理面积来看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从南北跨越的纬度来看,大部分处于温带,而小部分在热带,从东西跨越的经度来说,60多度的跨越使得最东的乌苏里江和最西的帕米尔高原相差近5个时区。同我国相邻的国家多达十四个。长达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大大小小5000多个岛屿,这样跨度大的地理环境,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气候资源和地质资源,再加上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56个民族划分特点,让我国发展民族旅游有着非常好的开发环境。

(二)旅游开发的经济环境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经济环境,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通过多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1979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更是让中国经济有着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人民生活水平层次来看,整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从体制上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从粗放型朝向集约型转变。再加上加入WTO之后,中国国门大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中国的经济更加开放,在这样一个增长、稳定、开放、快速、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环境中,当前中国开发民族生态体育旅游有着非常优越的经济条件。

(三) 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环境

我国是一个文化璀璨的文明古国,景观奇特、山河锦绣,有着非常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比如说以科考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区九寨沟。比如说有历史古迹风景名胜十三陵,还比如说世界文明的古代石窟艺术结晶云冈石窟,比如说风景秀丽的自然名胜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比如说民族风情内蒙古草原风光……等等。这些以独特自然景观和悠久文明历史为载体的能够有着非凡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对于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而言,有着非凡的价值。

我国有着50多个民族,在各个民族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由于独特的生活环境,直接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它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庆、婚丧等等都有着非常强的观光魅力和强烈的可视性。再加上民族间各自不同的体育运动,比如说呼伦贝尔草原赛马、响沙湾滑沙、海南海上潜水、彝族泼水等等,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为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从地质地貌的角度来看,我国有着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荒漠、巍峨的雪山、汹涌的大海、碧绿的草原、奔腾的江河,甚至有着许许多多的美景依旧完好无损的保存在人迹罕至的国土中,为外界称之为生态净土。在开展民族生态体育旅游过程中,以这些净土为依托,开发探险体育旅游,比如说狩猎旅游、斗兽娱乐旅游、体育观战旅游、激流勇进探险、甚至是潜水到海底观赏各种各样的热带鱼,这样为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吸引力的增强提高了筹码。

此外,我国还有着姿态各异的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开发具有特色性的体育项目,比如说水上体育、观鸟、捕鱼、垂钓等等,我国还有着垂直带分布明显的山地生态系统,山地丰富的动植物、清晰新鲜的空气、鲜明的垂直带谱、绿色植被等等对于生态旅游者都具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占到国土面积40%的草地、森林等等。这些都为开展民族生态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优势。

民族、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作为具有区域特色独具魅力的民族生态体育资源,如何能将这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使之焕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同时产生现实的经济价值,笔者认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民族生态体育产业化、商品化转变过程中的外部社会支持体系和价值要素加以把握,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从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产业运作等角度切实认真的加以探索,整个开发过程应当明确思路、构想、实施途径、实施步骤,具体的来说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树立品牌观念

民族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一定要从人无我有的独特性考虑,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出发,塑造出别具一格的优势的民族生态旅游产品。民族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要在娱乐、审美、观赏、刺激、安全等方面有创新和保障,确立鲜明独特的市场主题与形象,树立全国性的上乘市场品牌,并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增加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文化附加值,以推进旅游业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树立市场意识

对于发展民族生态体育旅游业,要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方向发展,用市场运行机制来进行运作与管理,并逐步在民族民间体育节日中引入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突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体来说:

1 对民族地区的体育资源种类和体育资源总量进行认真详细的摸底,然后细化类别,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民族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和实施步骤的研究。

2 分析民族区域体育资源商品化、产业化所需要的外部支持条件和内部文化价值,分析该地区周边环境的旅游供给与市场需求状况,详细分析该地区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特性与走向。

3 从旅游市场的特殊需求出发,对能够进入产业化、商品化运作的民族体育项目和产品种类加以详细分析,而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雅化、包装,从而不断使该体育旅游产品的风格和质量得以提升。

4 完善民族生态体育资源商品化、产业化开发的运作机制、发展模式、市场定位、市场开发战略等宏观指导。

(三) 坚持原则、强化战略

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族体育资源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收益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多样性与统筹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强化人才战略,尽可能地吸收和培养一批懂体育、懂旅游、懂管理的优秀人才,以此来保障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高速稳定,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保证旅游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资源旅游
我们的民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资源回收
多元民族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