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照市“十二五”绿茶产业发展规划

2012-03-22辛崇恒丁德恩邱忠莲

茶业通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日照市茶业日照

辛崇恒,丁德恩,邱忠莲

(山东省日照市农业局,日照276826)

日照市“十二五”绿茶产业发展规划

辛崇恒,丁德恩,邱忠莲

(山东省日照市农业局,日照276826)

日照市是“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绿茶之乡。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日照市绿茶产业,全力打造“北方绿茶之乡”,制定本规划。

1发展现状

日照市从1966年开始引种茶树以来,经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选点试种、七十年代的大发展、八十年代的稳固发展及九十年代后的迅猛发展4个阶段。近几年来,日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茶产业发展,把“北方绿茶之乡”作为日照市八张城市名片之一,不仅将其作为特色农业中的特色来扶持培育,而且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茶叶生产呈现出面积增、产量增、效益增、品质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到8400hm2,茶叶年产量7000余t,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以上,茶叶总收入6亿多元,成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规模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但同时茶叶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品牌多、乱,不利于整体对外宣传和促销;三是当前新发展茶园速度快、面积大,有关区县、乡镇亟需配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和引进配套茶叶加工企业;四是茶叶生产管理机构亟需理顺等。

2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增强茶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坚持“扩规模、重品质、靠科技、壮龙头、挖内涵、抓服务”十八字方针,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品位”四品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绿茶产业,着力提升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打造“北方绿茶之乡”。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逐步引导日照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到2015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1.34万hm2,茶叶年产量达到1.2万t,茶叶总收入达到12亿元。

3发展重点

根据日照市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茶叶发展的重点区域为:东港区的南湖、两城、河山、秦楼、涛雒等镇(街道);岚山区的巨峰、后村、高兴、碑廓等镇;莒县东南部的夏庄、中楼等镇;五莲县东部的潮河、叩官等镇。

日照市属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冻害仍然是制约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积极选育当地茶树抗寒良种。新发展的茶园要严格选用抗寒性和适制性强的品种,以选用优良品种的茶籽进行直播为主,以发展无性系良种为辅。适宜日照市栽培的品种主要有黄山种、祁门种、鸠坑种等有性系茶树品种和龙井43、龙井长叶、浙农113、白毫早、福鼎大白茶等无性系茶树品种。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发展设施化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要进一步强化茶园的科学管理,完善卷曲形、扁形和条形茶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日照绿茶的品质,鼓励支持茶叶企业研制开发乌龙茶等新茶类,丰富当地茶叶产品的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在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引进配套茶叶加工企业,培育和壮大100家茶叶加工企业,以保证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

鼓励支持和帮助指导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做好无公害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的申报认证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茶叶企业完成无公害茶的认证工作。

4建议和措施

茶叶是日照市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推进日照市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力打造“北方绿茶之乡”,建议设立市级茶业管理机构。借鉴河南省信阳市的做法,设立日照市茶业管理局。该局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茶叶生产规划、技术普及、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市场监管等全面工作,同时把“日照绿茶”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权全部划归该局管理。各区县也要设立相应的茶业管理机构。

为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议变更“日照市茶叶技术协会”,成立日照市茶产业协会。会员包括与茶叶有关的部门领导、茶叶科技人员、茶叶企业负责人、茶农以及社会各界爱茶人士。同时,日照市农业局、日照市科协正积极筹备成立以市茶科所为平台的山东省茶叶学会。

日照市编委于2006年9月专门批复成立了隶属日照市农业局管理的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该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市级茶叶综合科研机构,目前已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科技部茶业成果转化中心和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一体,是我国位置最北、世界上纬度最高、离海最近的茶叶科研机构。为提高日照市茶叶科技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茶叶这一特色产业优势,建议尽快完成市茶科所的整体搬迁工作。

以建立高标准规模化生态高效茶园为重点,继续稳步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加快老茶园的改造,对树龄过大、树势衰退、行距较大的茶园要分期、分批进行换种改植,发展密植高效茶园。要重点指导御海湾茶园、日照碧波茶叶有限公司等9个生态高效示范茶园试验示范点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园层次、档次,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茶园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加强与国内茶叶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日照茶叶发展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稳定一支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为茶叶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市茶科所科研优势,借助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及技术培训,加快茶叶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

健全茶叶产业化经营运作机制,把企业与基地、茶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帮助打造绿茶上市公司。加强专业协会建设,鼓励成立与茶叶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强化行业管理,在实施标准、日照绿茶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茶产业链开拓研究,实行多元化开发,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把茶文化发展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培植日照绿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做大做强绿茶产业,以实现政府扶持、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是创建名牌。把质量安全作为茶叶生产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和落实与茶叶安全性相关的“标准”、“规程”,保证茶叶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引导、鼓励、支持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各类产品质量评比活动,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二是维护名牌。所有茶叶生产企业在宣传、销售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日照绿茶”品牌,也必须按照“日照绿茶”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加强茶叶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以次充优、以南方茶冒充日照茶的行为,维护正常的茶叶市场秩序。引导和推动茶叶企业、行业组织、茶农等形成合力,加强茶叶价格、品牌和标识管理,严格安全检测和市场准入,把分散的茶叶资源、茶叶企业和茶叶品牌改造提升,形成企业集群和优势品牌。三是宣传名牌。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各种茶事活动;充分发挥好和利用好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

各级要把绿茶产业发展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特别重点产茶区县、乡镇要成立专门管理领导机构,及时研究解决茶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坚持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鼓励,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能力,争创发展新优势,保持北方领先水平;提供土地、电力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议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新茶园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无公害茶认证和日照绿茶宣传推介活动,促进日照市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5768(2012)01-0018-03

〔收稿日期〕2011-03-14

〔作者简介〕辛崇恒(1959-)男,山东日照人,研究员,长期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与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日照市茶业日照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村居
贵州茶业大事记
在日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