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入产出分析视角下的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2012-03-12武盈盈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6期
关键词:利税乘数总产值

武盈盈

(山东师范大学 商学院,济南250014)

0 引言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复杂,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增加,但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的不同,可能引起的就业增长率不同,因此针对不同时期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制订不同的经济增长战略,是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一定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协调、充分就业。我们认为不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经济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状况会有不同的就业水平。本文在对一定区域(山东省)不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分析基础上,给出地区促进就业总量增长,就业结构合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1 投入产出方法分析地区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构建的地区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分析框架实质上是在地区投入产出数据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且存在差异的指标,从不同侧面、依据不同尺度分别衡量、揭示各个行业在吸纳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

框架中涉及的主要术语和指标如下:

1.1 地区投入产出表

反映某一年度内,一个地区各个行业部门产品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的相互关联的平衡关系。投入产出表可以获得如下向量:

中间使用和中间投入矩阵:x=(xij)n×n;最终使用矩阵:?

增加值向量:Z=(zi)n×1,总产出或者总投入向量:X= (Xi)n×1

1.2 消耗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部门(产品)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aij)n×n。

(2)完全消耗系数bij,反映第j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部门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bij)n×n。

(3)里昂惕夫矩阵C=B-I。

由于我们从地区内部就业角度作投入产出分析,地区外产品调入对本地区内部就业没有影响,须以各行业自产率对消耗系数做出调整。投入产出核算表中列出的行业总产出是地区内的总产出,所以有:

总产出+行业调入额=行业中间使用+行业最终使用

自产率=总产出/(行业中间使用+行业最终使用)

1.3 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

(1)产出乘数

j行业的总产出乘数

含义是为配合第j行业最终使用增加1单位,其他行业最终使用均不增加,各行业总产出的增加额之和。它反映了j行业带动国民经济规模的能力,也能间接反映j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2)影响力系数

j行业的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产业带动国民经济规模的能力较小,大于1的产业带动能力较大。

1.4 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

(1)劳动力投入系数投入产出表第Ⅲ象限被省略的工资行向量如果改用实物量表示,则为各个行业就业者人数行向量(L1,L2,…,Ln),Lk的含义是第k行业投入的劳动力人数。Xk是K部门的总产出。定义劳动力投入系数

含义是生产K行业的单位产品所投入的劳动力。设K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为常数,则有

公式(4)表明第k行业总产出增量△Xk引发的k行业劳动力增加数,(5)式表示总产出增量△Xˉ引发的各个行业劳动力增加数。利用(4)式、(5)式可以计算总产出增量对就业的影响。但是劳动力投入系数和直接消耗系数类似,它只反映一个行业产出增加导致本行业就业增加的能力,并没有反映该行业产出增加引发直接间接消耗各个行业产品导致的各个行业就业的变化。因而这个指标反映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是不完全的。

(2)就业效应

将就业效应定义为一个行业产出增加直接、间接对各个行业就业产生的影响,公式如下:

这个等式的含义是,第j行业最终使用增加一个单位,其他行业最终使用均不增加,导致各个行业劳动力增加数。就业效应的大小能够反映一个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大小。

1.5 对就业效应修正的几个因素

(2)就业总产值弹性对就业效应的修正

考虑就业总产值弹性的劳动力投入系数为

根据修正后的劳动力投入系数对上述公式进行修正,得到调整后的就业效应公式:

(3)农业就业弹性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农业产出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很大,就业人数和产出增减没有显著关系,因而这里将农业的就业总产值弹性设为0。即σ1=0

1.6 行业的成本利税率

成本利税率是反映行业效率的一种指标,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配置将流向成本利税率高的行业,因而该行业成为发展空间大的行业。因此,成本利税率也是间接反映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2 山东省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投入产出分析

利用投入产出核算方法对山东省行业吸纳就业能力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数据:山东省最新发布的2007年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山东省各年统计年鉴、山东省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等统计资料。根据上述分析框架,具体指标计算中采用的数据及结果如下:

表1 山东省行业总产出乘数及影响力系数

2.1 消耗系数、产品自产率计算

根据投入产出表,可计算获得直接消耗系数A和完全消耗系数B、里昂惕夫矩阵C。该投入产出表没有给出行业调入额等相关数据,因此无法计算行业产品自产率。从以前学者对其他地区和全国计算的自产率看,结果都在90%以上,所以我们未经自产率调整不会对本文分析产生较大影响。

2.2 总产出乘数、影响力系数和成本利税率计算与分析

利用自产率调整的里昂惕夫矩阵可计算得到各行业总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各行业成本利税率,其结果见表1。

(1)总产出乘数、影响力系数指标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排名前十位的几乎都是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居中,这说明在山东省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第三产业相对制造业来说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较小。

行业的产出乘数反映的是该行业带动各个行业生产的能力,其大小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对就业的影响,可以把它们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参考指标。

(2)成本利税率分析

根据成本利税率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以下行业:邮政业(74.95%)、居民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业(33.0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1.95%)、金融保险业(31.5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1.06%)、研究与试验发展业(23.2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3.1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1.4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21.12%)、化学工业(19.13%)。其中,邮政业、水、电力生产供应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四个行业属于垄断部门,虽然其成本利税率较高,但不足以证明这些行业效率较高或者发展空间较大。因为,只有在竞争机制下,优异的成本利税率表现才成为资源合理流动的信号。在目前行业市场结构未发生变动的背景下,成本利税率的超高表现很大程度上说明其排斥竞争的程度,因此很难依赖这些部门的发展带动地区就业。随着这些行业行政垄断部门不断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机制,资本、劳动力等资源会重新配置,其带动就业的能力和效率会不断得到挖掘。在竞争性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利税率说明该行业在我省发展潜力较大,在今后应作为重点予以扶持以便提高吸纳就业的水平。在这里,能否将成本利税率高低作为衡量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指标,需要借助市场结构进行具体分析。

2.3 劳动力投入系数、就业总产值弹性计算

(1)就业总产值弹性计算

根据计算就业总产值弹性的公式,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1》、2010以及2009中行业就业人数和行业总产值指标,求就业总产值弹性平均数,得到各行业就业总产值弹性,结果见表2。

表2 各行业劳动就业总产值弹性

其中,行业就业人数数据采用分行业年底就业人数这一指标。统计年鉴中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提供了按较粗产业分类的生产总值,其中第三产业分类和投入产出表大部分行业相同,数据能满足计算要求,第二产业中有工业和建筑业两种分类,工业产值是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汇总,本文采用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中数据分别获得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工业增加值。通过计算发现这三个细分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之和和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工业产值差异很小,在此忽略不计。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了18个行业的行业就业人数和行业总产值指标,并估计了这18个行业的就业弹性。这一结果和投入产出表的分类不一致,因此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投入产出表的某个细分行业属于表2中的较广的行业,则该细分行业就采用表2所属行业的弹性。另外,如同前面所讨论的那样,农业的就业总产值弹性设定为0。

(2)劳动力投入系数计算

计算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需要知道各行业的就业人数。我省各类统计年鉴提供的行业就业数据有以下几种:一种提供了全行业的就业人数,但其行业分类较粗,与投入产出表的分类并不对应;统计年鉴提供的另一种就业数据,其行业分类与投入产出表比较接近,但是只有该行业职工人数,没有包含全行业从业人数,这里采用《山东省经济普查年鉴2008》中行业分类(小类)分组的从业人数指标,带入公式(3),得到未经调整的劳动力投入系数(见表3第1栏)。

2.4 就业效应的计算与分析

将劳动力投入系数的计算结果、就业总产值弹性的计算结果分别带入公式(7)、公式(8),得到未经调整的就业效应(见表3第2栏)和经总产值弹性调整的就业效应(见表3第5栏)。

(1)行业总产出乘数和行业就业效应的比较

对比表1行业总产出乘数和表3经过调整的就业效应可以看出,两者行业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利用spearman序数相关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3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指标含义上分析,行业总产出乘数反映该行业带动各行业生产的能力,行业排序越靠前说明该行业带动各行业生产能力越强,因此可以从侧面反映该行业带动就业的能力,作为衡量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间接指标;而就业效应,反映的是行业最终使用增加一个单位,所引发的各个行业增加的就业量,因此就业效应是反映行业就业能力的直接指标。二者差异反映了地方政府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充分就业两者目标上可能存在一定冲突,需要做出平衡,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应该根据本地资源禀赋状况选择总产出乘数较大的行业作为本地主导产业,同时兼顾就业效应较大的行业,达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协调发展。

(2)行业间的就业效应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就业效应调整前后排序均位第一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就业效应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教育事业。这一结果和我省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貌特征相吻合,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煤炭开采业已经成为吸纳我省低层次劳动力的最重要领域。教育事业较高的就业效应则和我省人口众多、重视受教育的传统相联系。

就业效应排在前10位的行业中,第三产业有4个,占40%,第二产业占60%,并且都属于轻工业,排名后10位的行业中,第三产业有6个,占60%。一般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但表3数据表明我省第三产业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其吸纳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转换中第三产业应通过规模扩张以及产业升级,加快吸收结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表3 各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

(3)调整前后就业效应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除住宿餐饮和租赁商业服务业外其他行业的就业效应在经过总产值弹性调整后普遍下降,但由于各行业的弹性不同,下降幅度不同,平均值从0.284下降为0.261,下降幅度为8%,说明总产值弹性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比较大。将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就业效应排序进行spearman序数相关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978,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二者排序就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各个行业在调整前后就业效应的排序几乎没有变化。

排序变动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从调整前28位上升到调整后20位,就业效应从0.122上升到0.154,上涨2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未经调整时30位到调整之后23位,就业效应从0.119增加到0.140,上升幅达1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属于新兴知识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发展反映了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就业效应在经总产值弹性调整后的上浮,一方面说明对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步壮大,我省信息化水平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说明该行业已经成为吸纳年轻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经过调整的就业效应绝对值和排序位置可以较好反映我省人口、资源、经济运行中的状况和特点,是评价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优选指标。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较为明确的洞察地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同行业在带动经济增长、吸引就业方面的差异,其分析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地方政府所追求的是经济增长、就业、安全等多层次目标,在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时,要同时考虑总产出乘数、成本利税率和就业效应等多个指标,一般而言,基于本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优势,选择总产出乘数较大的行业意味着带动地区经济规模扩张的能力越大,在其他条件相等条件下,就业效应越大意味着同样的需求额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吸纳就业能力最强并不代表行业利润率最高,对于亏损的行业来说,即使就业效应很大,也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来维持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成本利税率反映了该行业强劲的社会需求,持续旺盛的社会需求是行业发展、就业岗位增加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避免将资源约束型或者污染重的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根据上述标准,结合山东省资源状况,材料加工及家具、建筑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行业可以作为吸纳普通劳动力的重要行业。特别注意的是,应充分利用山东农业大省地位,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做足农业文章,这样既可带动经济增长又可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可以作为大量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行业,缓解严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通过以上这两种就业岗位的拓展有利于山东省就业水平的提高和就业质量的改进。

[1]厉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孙凤,谢维和.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

[3]徐盈之,金乃丽.信息化与中国就业结构: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1).

[4]印凡成,王玉良.基于投入产出就业贡献模型的就业拉动效应探究[J].统计与决策,2010,(4).

[5]刘泽琴,刘胜花.信息产业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

[6]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09-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2011.

[7]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度价值型)[Z].山东省统计局印务中心,2009.

[8]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经济普查年鉴(2008第二产业卷)[Z].山东省统计局印务中心,2009.

猜你喜欢

利税乘数总产值
看错了数字
股利税改革、财务杠杆与股权资本成本
转化,让计算更简便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分析
神数据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