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儿童溺死危险因素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

2012-03-11陈小旋韩耀风

中国卫生统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对数线性分层

陈小旋 韩耀风 戴 龙 方 亚△

在中国,溺水死亡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位死因〔1〕。笔者曾研究发现厦门2001~2005年农村儿童溺死率为城市的5~10倍,与中国卫生部2001年儿童溺死率调查结果一致〔2〕。为了探寻农村儿童溺死率高的内在原因,本文拟应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厦门2001~2005年农村1~14岁儿童溺死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溺死事件的发生。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ICD-10进行死亡分类的报表信息。

2.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先统一培训调查员,然后对溺死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放61份问卷,回收率及其有效率均为100%。

(2)统计方法:用相对数指标描述定性资料,得出农村儿童溺死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死亡人数为因变量,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分层饱和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做分层效应检验,剔除没有统计学意义的高阶交互效应项,以寻求最优模型;进而采用一般对数线性模型(general model)分析交互效应〔3〕,求得儿童溺死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 果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农村溺死儿童平均年龄8.5岁,最小1岁,最大14岁,其中5-14岁占79.4%;平均上学年数2.69,上小学儿童占70.5%;男孩占78.7%;不会游泳儿童占78.7%。主要溺死地点依次为池塘(27.9%)、沟渠(溪流)(23.0%)、建筑工地水沟(13.1%);“暑假”为高发时期(45.9%);下午为高发时段(59.3%);溺死于夏秋季的儿童占77.0%。儿童发生溺水时无人照看的比例较高(90.2%);65.6%的溺死儿童在发生溺水时未能得到救助。溺死儿童母亲平均年龄34.70岁,父亲平均年龄36.52岁,父母年龄集中在30~39岁,分别占67.2%和73.7%。溺死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以下(91.0%);农村溺死儿童多数来自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家庭(86.9%),溺死儿童家中有2个及以上孩子的占65.6%。

2.危险因素分析

利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分层饱和模型对各个自变量进行筛选,将各自变量组合,列出多个三维列联表,分别建立分层饱和模型,筛选最优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见表1。

表1 分层饱和模型筛选结果

进一步通过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对筛选出的交互效应项逐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儿童意外溺死的危险因素见表2。

讨 论

在我国,农村儿童意外溺死率高于城市,是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相关研究资料极为有限,因此对农村儿童溺水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表2 农村儿童溺死危险因素

1.建立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农村儿童溺水危险因素的意义

本文因变量为死亡频数,自变量数量多且为分类变量,构成比结果不能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数线性模型主要用于离散型数据的分析,目的是通过选择最优模型来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在自变量较多情况下一次性构建模型的工作量过于庞大繁杂,且容易出现过大的参数估计的误差,因此本研究在农村溺死儿童基本情况结果的基础上,将变量组合建立多个分层饱和模型,进行分类变量之间交互效应的检验分析,并利用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对筛选出的交互效应项与主效应项作进一步分析,找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水平,以明确农村儿童溺死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4-7〕。

2.厦门市农村儿童溺死的危险因素

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男孩、10~14岁、无游泳技能、暑假、溺水时无人监管为农村儿童溺死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具有游泳技能和戏水时成人监管是儿童溺死的保护因子〔8-9〕。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再次证实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溺死关系密切〔9〕,即父母亲为初中文化或以下程度为农村儿童溺死的高危因素。有理由认为: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使得农村父母忙于生计且缺乏儿童意外溺死的相关意识,从而导致子女在外玩耍时缺乏监管及自我保护意识,而成为意外溺死的高危群体。另外,父母年龄都在30~40岁者亦是本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之一,该年龄段正是务工壮年,可能因此疏于监管而造成子女意外溺死。

相较于构成比结果,对数线性模型所得结果更加客观有力地明确了厦门市农村儿童意外溺死的高危因子,有效揭示出儿童意外溺死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因素和多元交互性的特点,为农村儿童溺死的预防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信息和依据。由此可见,对数线性模型是揭示分类变量之间的联系和交互效应的有效方法。

3.农村儿童溺水的干预措施

(1)加强1~4岁儿童的看护,提高5~14岁儿童的游泳监管和自我防护意识;(2)学校应加强小学生,特别是4~6年级学生(即10~14岁儿童)的健康教育,以防止溺水的发生;(3)加强儿童暑期玩耍的监管,提高学校和家长在此时期的监护意识;(4)对于男童、低收入和文化程度低的三类家庭,应增加家庭成员对儿童溺水的认知水平和防护意识;(5)除加强教育外,学校宜增设游泳课程,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综上所述,我们应通过学校、家庭和村委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儿童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管,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儿童溺死事件的发生。

1.农全兴,杨莉.儿童溺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363-365.

2.陈小旋,戴龙,向惠云,等.厦门市2001~2005年1~14岁儿童溺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7,28(9):935-936.

3.张文彤.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 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6.

4.陈希敏.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实证研究——对陕西省66个县区、111个自然村调查结果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3):42-49.

5.方积乾.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6.李贝,毛宗福,汪文新,等.湖北省居民门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6,23(4):312-314.

7.张岩波,何大卫.对数线性模型的IPF算法及其软件实现.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58-259.

8.农全兴,杨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儿童溺水死亡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043-1044.

9.杨莉,农全兴,李春灵,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1~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53-856.

猜你喜欢

对数线性分层
指数与对数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指数与对数
有趣的分层现象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对数简史
雨林的分层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