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动脉血流监测结合无应激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

2012-03-06于翠花索桂峰尚宏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胎心敏感度阳性率

于翠花 索桂峰 尚宏波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014030)

胎儿窘迫发病率为2.7% ~38.5%,早期预测胎儿缺氧及了解发展情况,以降低胎儿的损伤和减少死亡率,是当今产科界极为重要的工作。目前胎儿电子监护和脐血流的监测已应用于临床,本文探讨如何将两者结合,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更客观地判定。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36+2~42+3周妇女,于入院后临产前用多普勒彩超(型号IU22,C5-2凸震探头,频率4.0)测定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末最低血流速度(D)比值(S/D值),并根据S/D值分组[1]。

1.2 胎儿电子监护

无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连续监护20min,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bpm,持续时间>15s;NST无反应型,连续监护>20min,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少于前述情况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3]。

1.3 羊水量异常和低体重儿的诊断

羊水量异常和低体重儿的诊断依据文献[2]。

1.4 新生儿评分

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行Apgar评分,≤7分者为新生儿窒息[2]。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共接收378名孕妇,初产妇289名,经产妇89名。根据脐血流检查结果分为两组,A组(S/D≥3.0)173例,B组(S/D<3.0)205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及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S/D值与NST的关系

A组、B组妇女中NST有反应型分别为66例(38.2%)和 135(65.9%)例,无反应型分别为 107例(61.8%)和 70 例(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S/D值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两组新生儿结局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比较,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A组NST结果与新生儿结局

S/D值≥3.0时,NST结果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见表2。由表2可见,在S/D值≥3.0时,NST有反应型的新生儿结局较无反应型良好。

2.4 新生儿结局预测

S/D值与NST结果预测新生儿结局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见表3。S/D值预测结果的假阳性率高于NST结果,其特异度、敏感度低于后者(均P>0.05)。两者联合后,预测结果的假阳性率降低(P<0.01),特异度和敏感度提高(均P <0.05)。

表1 两组新生儿结局[例(%)]

表2 NST结果与新生儿结局[例(%)]

表3 S/D值、NST预测新生儿结局特异度和敏感度(%)

3 讨论

S/D值体现了被测动脉远端末梢循环阻抗,当末梢循环阻抗上升时,S/D值升高,末梢循环的血流灌注量减少,可间接反映胎盘的血流灌注量,为临床判断及预测妊娠结局提供较可靠的依据[2]。S/D值在孕24周前下降迅速,以后下降较缓慢,孕30周后<3.0。在预测子宫胎盘血流动力学改变时,S/D≥3.0为异常值,提示胎儿慢性缺氧[4]。NST基线变异正常是胎儿神经系统对其心率具有良好调节作用的表现。若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消失,在排除胎儿生理性睡眠等状态后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本资料显示:S/D≥3.0组NST无反应型明显增多,且新生儿不良结局者较多。提示S/D值和NST结果均可反映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为两者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缺氧提供了理论基础[5]。

杨丽[6]对126例合并脐带缠绕者的胎心无负荷试验图形及胎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现NST无反应型的新生儿阳性预测值为38.46%,阴性预测值为95.40%,特异度为77.57%,敏感度为78.95%。本研究中NST无反应型的特异度(88.2%)和敏感度(86.82%)均高于杨丽的报道,但假阳性率低于后者,可能与研究对象的例数不同有关。本研究组S/D值阳性预测值68.20%,特异度为85.85%,敏感度为80.2%,说明S/D值测定的假阳性率比NST高,而其特异度、敏感度均低于后者,故在临床工作中,若NST试验或S/D值有一项异常,建议以NST结果为判定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的主要指标。

本研究将S/D值与NST结果相结合,减低了假阳性率,提高了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可减少临床上不必要的干预及处理上的延误。该方法简便易行,对母儿无损伤,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本研究例数有限,尚需要大规模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

2 黄荷凤.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74-575.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3.

4 刘卫红,李笑天,潘明明.胎儿电子监护和脐血流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5(18):282.

5 高珊,尚巍,刘颖.脐血流S/D值与胎心无应激试验在评价胎儿预后中的意义[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6(3):136.

6 杨丽.妊娠晚期脐带缠绕无负荷试验对判断围生儿预后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9(9):558.

[责任编辑:裴开颜]

猜你喜欢

胎心敏感度阳性率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