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γ活性与常用闭合型活性宫内节育器比较的meta分析

2012-03-06燕吴尚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节育器异质性活性

丛 捷 王 琨 邹 燕吴尚纯 王 晨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

“六五”以来,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已开发了多种新型高铜宫内节育器(IUD),γ活性IUD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IUD产品,外层为不锈钢丝螺旋圈,内芯是表面积200mm2和380mm2的铜丝,含有25mg吲哚美辛的硅橡胶珠咬合在γ型IUD两端及中间,分26和28两种型号。闭合型IUD为不锈钢或钛合金,首尾相连形成闭合性环路,纯铜丝置于支架内,因其放置简单,使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尚缺乏综合性评价。本研究旨在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分析γ活性IUD与常用闭合型IUD的实际使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类型

γ活性IUD与常用闭合型IUD,如活性165、宫铜200、宫铜300和元宫型IUD比较的临床研究文献。

根据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将计算出的EER进行能效等级划定[5],如表1所示: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纳入有关IUD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不管是否采用盲法等更好的控制偏倚,即临床对照试验(CCTs);语言限制在中文和英文。

1.2.2 排除标准 排除在IUD效果分析中γ活性IUD不同型号间的比较性研究;探讨取出IUD的研究;同一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随访时间内总结的研究;用于紧急避孕的研究;前瞻性研究中1年内失访率>20%的临床研究。

1.3 结局指标及相关定义

2.3.4 累计因症取出率 完成或报告1和2年随访的研究有6个,样本量为4 332例;完成或报告3年随访的研究有4个,样本量为3 195例;完成或报告4和5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样本量为2 398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比活性165 IUD的累计因症取出率仅随访4年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1.4 文献收集方法

2.3.1 累计带器妊娠率 完成或报告1和2年随访的研究有5个,样本量为3 535例;完成或报告3~5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样本量为2 398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的累计带器妊娠率比活性165 IUD可能更低,但只有随访2年和3年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测算末级渠系水价应在严格控制管护人员、约束成本以及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的基础上,按照补偿末级渠系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的原则核定,末级渠系水价的计算公式为:

2.4.1 累计带器妊娠率 完成或报告1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为1 418例;完成或报告2年随访的研究有2个,为1 318例;完成或报告3年随访的研究有1个,为779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与宫铜200 IUD比较的累计带器妊娠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2 累计意外妊娠率 完成或报告1~5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样本量为2 398例;在同1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比活性165 IUD的累计意外妊娠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4.3 检索词 英文:IUD,Intrauterine Devices,Activeγ-IUD,Active IU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controlled trails。中文:宫内节育器、宫内避孕器、避孕环、IUD、活性 IUD、宫铜 300、宫铜200、γ活性IUD、元宫 IUD、随机对照,随机分配、临床对照、临床对照研究。

1.5 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的提取

对检索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查,并排除重复文献。由至少两名经训练合格的评价员背靠背完成,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经第三方讨论后解决。RCT的质量评价按照Juni等[2]的方法进行,包括:是否随机;是否采用盲法;是否有分配方案隐藏(A:描述充分且正确;B:描述错误;C:未作描述);对不同质量的文献将分层分析和讨论。非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按照Stroup等[3]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提取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资料提取表进行。资料提取包括原始文献的一般信息,如编号、评价员、文献题目、作者及联系方式、原始文献出处、文献出版语言和是否有资助、研究内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情况、放置的IUD和随访结果等。

1.6 统计分析与数据的提取

对不同IUD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定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5.1。用χ2检验进行文献间异质性检验 (α=0.05),无异质性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有异质性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分析异质性产生原因。二分类变量的结果用比值比(OR)表示;连续性数据统计结果则用加权均数差(WMD)表示。等级资料首先转换成连续变量或二分类变量后提取数据。所有评价指标都给出95%可信区间(CI)。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和筛查

在数据库中初步检索文献2 397篇,手工检索164篇,共计2 561篇。初步筛查,研究中仅有活性γ与活性165、宫铜200和宫铜300 IUD的比较,未发现与元宫型IUD比较的RCT和CCT文章。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确定纳入 9[4~12]篇,共计6 299例做meta分析。文献检索情况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情况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9篇原始研究均为活性γ型与活性165 IUD、宫铜200和宫铜300 IUD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其质量评价如下:6篇γ活性IUD与活性165 IUD比较的临床研究,均明确了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和受试对象分组方法,其中4篇为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排随机数字,2篇具体随机方法不明;对分配方案的隐藏4篇采用不透明的密封信封,分配方案隐藏充分,2篇未提及。所有文献都对退出与失访的例数及其理由进行了描述;3篇γ活性IUD与宫铜200 IUD比较的临床研究试验均制定了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并描述了分组方法,其中1篇按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2篇随机方法不明。对分配方案的隐藏,1篇采用不透光的密闭信封,2篇未提及。所有文献都对退出与失访的例数及其理由进行了描述;2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γ活性IUD与宫铜300 IUD,描述了分组方法,且基线可比,其中1篇为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排随机数字,1篇具体随机方法不明。对分配方案的隐藏1篇采用不透明的密封信封,1篇未提及。所有文献都对退出与失访的例数及其理由进行了描述。

2.3 γ活性IUD与活性165 IUD比较分析(表2)

1.4.1 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86~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CNKI,1986~2012年);会议文献数据库(CMAC,1994~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4~2012年);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1986~2012年);美国国立图书馆生物医学光盘文献数据库(MEDLINE,1986~2012年);考克兰(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

10月下旬,第一批10省/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完成并反馈,10省/区均存在问题,措辞严厉的如:河北表面整改问题“较为突出”、河南敷衍整改问题“比较明显”、宁夏假装整改问题“比较严重”。

2.3.3 累计脱落率 完成或报告1和2年随访的研究有6个,样本量为4 332例;完成或报告3年随访的研究有4个,样本量为3 195例;完成或报告4和5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样本量为2 398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比活性165 IUD的累计脱落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脱落率,妊娠率(带器妊娠和意外妊娠率),因症(出血和/或疼痛)取出率,其他医疗原因取出率等。①IUD脱落:脱落包括完全脱落、部分脱落或下降,前者指IUD完全脱落于子宫外,后者指IUD已离开子宫正常位置而部分已脱落子宫颈管内,但尚未离开子宫颈外口者[1]。②IUD下移:指IUD仍在子宫内,但距离宫底的距离增加,除少数人可能有下腹胀痛、腰酸、白带增多外,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常因发现IUD尾丝延长(1.5cm~<2.0cm)怀疑下移或做IUD超声检查时发现IUD下移,但尚缺乏统一的超声诊断标准。③妊娠:包括带器妊娠、意外妊娠和异位妊娠,带器妊娠指诊断妊娠时节育器在子宫腔内、并位于子宫颈外口以上。意外妊娠指放置IUD后发生宫内妊娠,而诊断妊娠时,子宫腔内未见IUD[1]。④因症取出:因与IUD相关的疾病或症状取出IUD,主要包括出血和(或)疼痛的原因取出。

2.4.2 累计脱落率 完成或报告1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为1 418例;完成或报告2年随访的研究有2个,为1 318例;完成或报告3年随访的研究有1个,为779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与宫铜200 IUD比较的累计脱落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γ活性IUD与宫铜200 IUD的比较分析(表3)

1.4.2 手工检索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6~2012年),生殖医学杂志(1986~2012年),生殖与避孕(1986~2012年),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6~2012年),现代妇产科进展(1986~2012年),实用妇产科杂志(1986~2012年),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86~2012年),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6~2012年),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86~2012年)。

哭够了,心中的郁闷得到了宣泄。思雨走到江边,借着月光,掬一捧清凉凉的江水,洗洗脸,又用手指梳理了一下头发。习习江风吹来,思雨觉得轻松了。在事业上,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己从来没有像遇到一根头发丝这样,慌慌张张,毫无办法啊。思雨想到这,他的心中突然一亮,他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思雨突然像在黑夜里遇到了光明。

当光路中耦合点的功率串扰系数ρ~10-6,偏振环行器损耗α=2 dB,绕线圈环行一次的损耗γ=0.25 dB,可估算出其奇偶时隙中一次、三次环行造成的输出误差量级分别为4×10-6φR与10-6φR.这是一个极小的误差量级.然而,在实际中,偏振合束器的尾纤消光比通常在20~25 dB左右,即B、E两处的功率耦合系数ρB(E)~10-2,故一次、三次环行误差可达不可忽略.所以,可利用一次、三次环行光束所造成的奇、偶时隙输出之间的确定相关性,对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即相关性抵消,以抵消零偏并改善其零偏稳定性.

2.4.3 累计因症取出率 完成或报告1年随访的研究有3个,为1 418例;完成或报告2年随访的研究有2个,为1 318例;完成或报告3年随访的研究有1个,为779例。在同一随访年限的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与与宫铜200 IUD比较的累计因症取出率仅在随访1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γ活性IUD与活性165 IUD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表3 γ活性IUD与宫铜200 IUD的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2.5 γ活性IUD与宫铜300 IUD的比较分析

2篇文献(1 200例)对两种IUD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放器后1年的累计带器妊娠率、累计脱落率和累计因症取出率,文献间均无异质性(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γ活性IUD与宫铜300 IUD比较的累计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见表4。

药香的氤氲里,藏着一个恶梦般的夏天。就在那个夏天,我曾亲眼目睹一个生命被无情的河水吞噬。那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少年,他常常为我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比如说挽起裤腿走进村东淤泥的荷塘,去折下任何一朵我求之不得的荷花。就在出事的几天前,他还曾为我折下一朵盛放的白荷,在我期待的目光里轻描淡写地递过来,他说,拿去。

表4 γ活性IUD与宫铜300 IUD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γ活性释放吲哚美辛的含铜IUD,可以减少因放置IUD导致的月经增多和不规则出血,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广泛使用,并未在其他国家使用。因此,纳入的9篇原始研究γ活性IUD与活性165、宫铜IUD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均为国内研究。目前,国内关于γ活性IUD的有效性研究较多,但多为与常用开放式IUD比较研究,与常用闭合式IUD比较的文献数较少。本文对纳入文献的质量控制较严,故纳入的9篇文献是质量相对较高的临床随机性对照研究,结果较可靠。

meta分析结果表明:γ活性IUD在累计带器妊娠、意外妊娠和脱落率等优于活性165 IUD,可能与活性165 IUD对宫腔适应性相对较差,在子宫收缩时易致其下移有关。另外5年内的累计因症取出率相似可能与两种IUD均含有吲哚美辛有关。在随访1年时,γ活性IUD的因症取出率低于宫铜200 IUD,可能与活性γ-IUD含吲哚美辛,有效地防治了IUD引起的出血副反应有关,但其他指标二者相似。与宫铜300比较,γ活性IUD在累计带器妊娠、脱落和因症取出方面效果均较好,但由于纳入比较的大样本文献数较少,随访年限较短,故结论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论证。

γ活性IUD在实际使用效果方面较其他闭合型IUD均安全、有效,失败率较低,增加了妇女的可接受性。理论上,由于γ活性IUD的特殊形状,也可适用于宫口较松容易脱器的妇女使用。γ活性IUD在累计带器妊娠率、累计脱落率和累计因症取出率方面都有较好的证据,表明是一种性能优良的IUD,目前已纳入政府采购,值得推广应用。但由于50%以上的使用者在放置时需要扩张宫颈,故需要进一步评价其可接受性。目前尚缺乏>5年使用的相关证据,作为长效措施,国家应组织更多γ活性IUD长期有效性观察的研究,为更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1 王世瑄,王益鑫.计划生育技术[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9 -153.

2 Juni P,Altman DG,EggerM.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BMJ,2001,323:42 - 46.

3 Stroup DF,Berlin JA,Morton SC,et al.Meta - analysis of oberservational studies epidmiology:a proposal for reporting[J].JAMA,2000,283(15):2008-2012.

4 庄留琪,杨邦元,袁惠良.药铜环165,活性γ型和TCu220C宫内节育器的多中心比较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2):97-101.

5 万开芳,邵成福,倪元清.活性 γ型宫内节育器与宫铜300和TCu220C近期临床观察[J].生殖与避孕,1999,19(6):371-373.

6 任灿晴,郑淑云.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多中心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6):361-364.

7 经小平,丁俊英,翁梨驹.药铜环165、活性γ2IUD和TCu220C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7,5(3):167-169.

8 吴逸芳,杜明昆,黄连菁.三种活性宫内节育器比较分析[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23(6):454-456.

9 覃光荣,唐凤秀,孙均琴,等.12种活性宫内节育器放置2年避孕效果研究[J].华夏医学,2000,13(6):789-791.

10 陈洁.中山市四种IUD随机对比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898-1899.

11 周行,徐琳,马永红.人流术后即时放置两种活性IUD的随机比较性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07):897-899.

12 赖春华,吕军,王杨敏,等.六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2):98-103.

[责任编辑:董 琳]

猜你喜欢

节育器异质性活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不同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及发生带环妊娠的原因分析
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本体支持的生物医学领域元数据异质性与可兼容性研究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