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探索

2012-03-01朱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人才体育

朱宁

高中培养体育人才必须要全面化,从体育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专业水平、道德水平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为以后的大学之路和人生之路打好基础。同时,我国高中教育也提出了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但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看,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仍然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高中体育人才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面掌握不牢固

当前对于高中体育人才而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针对相关的基本体育技巧进行传授,对于体育方面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些体育相关的精神和品格的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体育方面相关知识的了解层面就不够广泛,同时,由于体育精神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不清楚,因而对自身综合素質的全面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高中体育教学的课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太合理

在很多的高中学校,由于体育课程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在课时安排上不够合理,很多时候,体育课程被取消,而被其他的文化课程所代替,这种现象的产生,在高三年级尤其普遍。此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也没有进行仔细的思考,依然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训练,对于相关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几乎没有。这样的体育教学现状,无法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学道路上起着不利的影响。

3.体育教学一贯没有得到重视

教师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众所周知,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高考的问题,所以高中学校将更大的培养力度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上,认为体育学习并没多大用处。这样也就出现了很多高中学校在高三,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都取消了体育课程,或者体育课被其他的文化课程占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体育知识的了解和自身的体育锻炼方面,就只有更加少的机会,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措施

1.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应该得到更多的培养

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在体育锻炼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首先教师的授课方式必须有相应的创新,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体育技巧教学,在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方面也应该加入一定的讲解。其次,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娱乐化。比如说,在课前热身时采用“贴膏药”这种娱乐性的热身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热身,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发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相关的了解来展开相对应的教学活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轻松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学习情况能清晰地进行掌握。此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改进。比如说,在跳高这个项目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原因,对于跳高的基本技巧始终掌握不好,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指出他们在技巧方面的缺点,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关的指导。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进步。

3.实施体育教学方案的多样化

体育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分析,因此在教学成果上没有重要的突破。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日趋下降,教学方案的多样化,是对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回应。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天赋都不一样,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差异,陈旧的教学方案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实施体育教学方案的多样化,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三、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必须要不断创新,明确教学目的。高中体育教学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对体育教学的改革给予足够的回应,通过教师和学校的相关努力,进而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同时积极努力,去创新,去突破,去完善,这样对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才有更加积极、更加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科技资讯,2006(8).

[2]王则刚.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苗治文,秦椿林等.当代中国体育的科学发展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5(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人才体育
人才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