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课渗透流行音乐欣赏的实践与思考

2012-03-01吕芹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中生音乐

吕芹珍

“新课标”出台以前,流行音乐是被高中音乐教学拒之门外的,高中音乐课本中几乎看不到流行音乐的踪影。现在虽然得以进入课堂,但也是经过教师们诸多考虑而“精挑细选”出的流行音乐,在学生看来也早已“过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流行音乐还是学校教育的“禁区”。而在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下,高中生却强烈地希望在课堂上欣赏到更多的流行音乐作品,而且表达出进一步探求相关知识的愿望。

高中生对于流行音乐表现出的接受和喜爱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前言中就指出:“高中阶段的艺术课程坚持义务教育所确立的艺术教育综合方向,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断拓展艺术学习的领域和空间,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上,更加突出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课标》中还提出:“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一、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成了广大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高中生告别了天真稚嫩的孩提时代,已经从对一切事物的简单好奇,转向了对现实的探索与判断。感性的反应不再是高中生认识世界的唯一依据,理智的思考促使他们渴望成熟,渴望主动体验。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他们渴求知识,需要表达,需要交流,需要宣泄。在现在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对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基于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衷,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效利用流行音乐对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艺术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高中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思索和行动的。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量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精心挑选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流行音乐作品来丰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准确鉴别、理性对待,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种音乐类型,能从音乐中感受真善美。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把高中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思想,让学生很主动地参与到音乐鉴赏中来,优化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倾听者,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探讨的条件,留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与表达激发情感。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案,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要想上一节成功的音乐鉴赏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其中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但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牢牢地树立目标意识和制定达标措施。制定的目标要恰当且具有可操作性,对每一个环节都尽量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人文地理、民俗、民风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事实证明,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有效调控和具体落实,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

当今的高中生最喜欢的就是流行音乐,对经典音乐、严肃音乐则是态度漠然,缺乏相应的鉴赏方法和能力,导致对经典音乐欣赏也失去了热情。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不拘泥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课堂是舞台,备课就是创作。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引进音乐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本人在教学课堂中引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课堂一开始,引用黄聿芬的文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效性》里面的其中一种方法,先播放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很多学生跟着唱了起来。等歌曲结束,提问学生:周杰伦的歌曲属于哪种风格?“R&B”,“Hip?鄄Hop”,“Rap”,学生们开口便说出了这些词。紧接着又问:大家把这些词说得都很熟,那它们究竟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一下子卡了壳。于是再对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解释,并展示出它们的旋律节奏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就能清楚地总结出周杰伦音乐中的R&B风格特点。随后,本人又选播了一首美国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对比欣赏,找出中美两种R&B歌曲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们总结出:因为R&B音乐源自美国,所以其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周杰伦等人的中文流行歌曲借鉴了美国的R&B曲风,但并没有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一些中国音乐的元素,比如旋律、伴奏、歌词等等,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因此,周杰伦等人的歌曲可以称为“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还有如《巴赫》这一节课,平时最难讲清楚的是什么是复调,但其实教师只要用心去收集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资料也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如《巴赫》这节讲到复调的时候,本人就给学生欣赏了《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结合的乐曲,清晰的男女对唱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去感受什么是复调。通过这首曲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去讲解《巴赫》,复调主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有效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最主要的是可以从心理上引导学生进行有益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流行音乐世界时,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评价,这样做不仅激活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因此本人认为在整个高中音乐鉴赏学习中,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其他音乐类型的欣赏学习可进行平行设置,大约占1/4左右。部分课题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随时进行灵活调整更新,这样既吻合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个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对乐曲也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流行音乐之所以会在高中生中有一定的地位,正表明了这些乐曲的价值所在,也表明了音乐鉴赏教学的价值所在。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领会课改新理念,深入学习音乐新课标,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2]赵少英.通俗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碰撞与交流;西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位论文];2006

[3]阳赛玉.谈谈声乐学习中的模仿[J].文教资料,2006(24).

[4]李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0(16).

[5]周世春.让音乐审美之花盛开——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8).

[6]李珊,丁茜.深入挖掘灵活把握——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7]徐浙女.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音乐天地[J].2010(7).

(责任编辑 谭有进)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高中生音乐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音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