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柯达伊教学理念进行三维歌唱教学

2012-03-01张晓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柯达伊声部歌唱

张晓红

匈牙利的柯达依呼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歌唱在音乐教育中作为教学的目的与手段都同样重要,前者指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会唱歌,后者指通过歌唱让学生去学习音乐。可是,后者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尤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因为歌唱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音乐实践与教学内容。三维指的是从广度、深度和高度对歌唱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具体、彻底的改造,贯彻“一切从歌唱出发”的原则,学生通过歌唱去学习音乐的各项要素和内容,使一切有机地结合歌唱去进行。当今不少西方国家的学校音乐教育,强调通过游戏、通过“做”去学习音乐,这无疑是现代西方音乐教育新成就的体现之一,但如果忽视和低估了歌唱,那就有把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学引向歧途的危险。

一、通过包罗万象的视唱,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

在柯达伊教学法中,特别集中地突出一门课:视唱。这不是一般的传统的视唱,而是“包罗万象的视唱”。它首先着眼于内心听觉的培养,同时也能将一切听到的声响和音乐用乐谱的形式写、记下来,紧密结合歌唱不断深入识谱教学,是通过歌唱去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并锻炼、培养乐感的一门综合课程。我们的音乐课往往是这样的:识谱—学唱—演唱。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看到的往往是一些陌生的符号,在学生们对音乐没有印象之前就让他们阅读乐谱。我们可以试试柯达伊的教学方法,在教歌之前不是先教识谱,而是将要学的歌曲先放给学生们聆听,让学生对作品内容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后再让学生视唱乐谱,这样唱出的就不是干巴巴的音符了。因此,“包罗万象的视唱”学习和练习,就是使学生去进行听、读、写的音乐实践,以建立起对音乐全面、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其高度的感能和技能,从而打下扎实、良好的音乐基础。

二、通过千锤百炼的重唱,使歌唱技能向纵深发展

柯达伊说得好:“永远只唱单声部的人,没有人能够唱得准确,两个声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重唱是合唱的前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比合唱更为艰难,因为重唱要求歌唱者比合唱者有更高的独立性、准确性和表现力,决不容随声附和、滥竽充数,因此重唱对于歌唱基本功的训练意义更大,对于音乐素养和功底的要求更严。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面对一些有声部的歌曲如《送别》、《在那银色沙滩上》等,我就经常要求每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去练习声部的演唱,每个学生均能独立去演唱声部中的每一个声部,并常常要求每位学生交换声部去练唱,以体验和熟悉音乐整体结构及其表现的每一个声部、表现功能和塑造。

三、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的合唱,激发向巅峰攀登的信心

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的艺术形式,它集中地体现着这个集体的音乐素质和审美取向的总和,合唱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增强集体意志,体现集体精神。

学校合唱队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也是具有影响力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唱活动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既强调音乐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又强调音乐在激励人类精神、净化人类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只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好柯达伊教学的立体式的三维歌唱教学,就能为学生主动去学习音乐、掌握音乐开辟了一条创造性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的探索:

1.加强合唱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

兴趣是开启合唱音乐殿堂的钥匙。学生初接触合唱时都普遍感到合唱是一门较复杂的艺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合唱训练外,还要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学生们熟悉的合唱及一些高水平合唱团的演唱录音,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合唱声音的美妙、和声效果的神奇,诱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选择较简便的合唱曲和轮唱曲作为练习材料,内容应该是具有生活情趣和富有情景的,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初步感受合唱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合唱的兴趣。

2.注重科学的发声与气息训练,抓住合唱的关键

引导学生进入合唱大门,还必须使学生懂得、理解并掌握合唱方法。首先,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其次,要求学生保持歌唱状态的正确性。如软腭高抬,喉咙打开,喉结保持低位但不要下压等,努力使全队的歌唱口形保持一致。再次,在“柔”声基础上追求“亮”声。要求学生力度适宜,声音圆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声音达到平衡统一,使合唱显示出美感和层次感。

3.加强声音的和谐统一与各声部的均衡,提升合唱的魅力

合唱艺术讲究声音的和谐统一與各声部的均衡,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到音色与音量统一,学会听另外声部构成的和声效果,注意各声部的旋律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定能达到协调、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我们不在于一定要培养专业的歌唱家或音乐理论家,但却一定要使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修养、品味和歌唱能力。这是柯达伊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热爱音乐教育的人所共同追求的。

(责任编辑 谭有进)

猜你喜欢

柯达伊声部歌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歌唱十月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如何学习和借鉴柯达伊音乐教育——与米哈利斯的对话中引发的思考
柯达伊与柯达伊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