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史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2012-03-01王启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五角星历史活动

王启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十多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一、明确地位,端正态度

明確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正面说理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是历史学习的第一要务。任何民族的今天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一个民族若只依赖过去是不会发展的,但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注定是不会有前途的。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也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可见,历史学习意义深远,我们学好历史将受益无穷。

二、优化导课,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因此,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课,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

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温故导课法、设疑导课法、歌曲导课法、故事导课法、角色导课法、社会热点导课法、影视片断导课法、成语导课法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具等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导课法。

例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教师可采用设疑导课法,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美国国旗来导入,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让学生说出现在美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由于许多学生在影视作品中都见到过,因此就连平时对历史课一点兴趣都提不起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想说出答案。其次,在让他们充分表达看法的情况下,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回答得很对,美国国旗就是星条旗,它是长方形的,由蓝底色、白色五角星、红白条组成。那么,有谁能说出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颗白色五角星和多少道红白条呢?再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美国国旗由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和50颗白色五角星组成。教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是13和50?并且告诉学生美国在建国之初只有13颗白色五角星,这又是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学习本课就能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的知识,这无疑就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提高效率

历史新课标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到历史中去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路斯·罗查认为,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全部心理活动都参与整个教学时,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为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佳活动场合。

创设历史情境的形式主要有图片实物演示法、电影电视录像片断播放法、音乐渲染法、表演体验法、语言描述法等。

例如,在教学《昌盛的文化》一课中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教师应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认识其不愧为“世界第八奇迹”,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上好历史活动课,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在这方面,活动课作为开展历史探究式学习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独有的优势。利用学生青春年少、活泼好动的特点,搞好课外活动、随堂活动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脑、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在是一举多得。而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

例如,在教学《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后,及时上一堂“春秋战国故事会”的活动课,教师先提前布置学生准备,让学生自我搜集、整理、演讲,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活动一布置学生们就忙开了:有上图书馆找资料的,有上网查资料的,有整理讲稿的,有练习演讲技巧的……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准备中。活动开始时,教师又邀请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纪念品。这样学生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没有一个学生不去认真准备的,可谓兴趣浓厚矣!甚至活动结束后有学生提出什么时候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呢。

3.遵循认知规律,开展研究性学习

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例如,教学《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调查农村住房的变迁史,了解农村住房变迁的过程,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从思想深处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正确,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晓春.最新教学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黄永章.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五角星历史活动
拼五角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巧摆五角星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好玩”的五角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