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几种形式

2012-03-01赖眉金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剪报活动课辩论

赖眉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要重视“活动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活动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课堂情景剧、小品表演等角色扮演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节,挑选学生进行课堂情景剧或小品表演。这种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表演或现场演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领悟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种形式要求教师要设计情节,编排剧本,选好表演者,进行排练。如在“同学·朋友”这一节中,笔者编写了反映中学生校园交往的小剧本《我想对你说》。它通过一个同学因迟到被扣分而引起同学们不满到最后真相大白过程中发生的喜剧故事,把学生中的冲突、矛盾放大,通过表演把矛盾沟通、解决的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在笑声中更加懂得交往中理解和沟通的珍贵,更加珍惜同学友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谈话辩论形式

1.演讲比赛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演讲,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保护自我”一课可举行“安全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在“爱洒心间”一课可举行以弘扬孝道“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演讲;在“欢快的青春节拍”一课可举行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这种主题演讲比赛,教师可以适当设立一些奖项或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

2.课堂辩论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辩论活动。这种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是非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辩论赛最好是对某个事件、某种行为等进行辩论,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准备材料,辩论结束后教师作简单点评。如在学习“网络交往新空间”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课堂辩论赛,课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例子,做好准备。课堂上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作为例证,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最后教师作总结,让学生明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受“网毒”伤害。另外,在学习法律时还可以使用青少年模拟法庭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三、社会实践形式

1.参观和访问

思想品德课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通过切身体验,接受教育。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开阔眼界,增加感性认识,以更好发挥德育的作用,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可以带学生到一些德育基地或一些工厂、企业参观,如笔者就带学生到三河坝战役旧址、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等瞻仰、参观。还带学生去参观了梅县电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等工厂、企业。有时还带学生访问老红军、老革命,听他们讲过去的岁月,让学生亲身感受现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珍惜,好好学习,起到很好的爱国、爱乡教育,把教学和德育结合起来。

2.社会调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某一现实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利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性和责任感。这种形式要确定调查的内容和对象,调查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如笔者在讲授“环境保护”这一节时,就曾带学生调查周溪河污染问题,要求学生沿河去了解、观察,查找污染源头。学生兴趣很高,经过调查终于发现污染源是工厂排污、生活污水等。笔者要求学生写出调查小报告,并且要提出一些治理的建议。通过活动,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较深的认识,效果很好。此外也可以去调查一些工厂污染问题,城市不文明卫生现象,等等。

四、音乐、图片、剪报类形式

1.音乐欣赏课

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进行音乐欣赏,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一节,笔者专门搞了一场民族音乐欣赏课,把我国各个民族的经典音乐放给学生欣赏,如《蝴蝶泉边》《月光下的凤尾竹》《茉莉花》《乌苏里船歌》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曲。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笔者适时把相应民族的背景资料插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不忘学习课本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课后学生掀起一股听民乐的热潮。还有如一些世界名曲、中国古筝名曲、广东音乐、流行歌曲等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穿插进课堂教学中去。

2.剪报、图片、手抄报展览

在教学中,有时可以根据某一主题,要求学生从报纸、网络等收集与教材有关的材料,制作手抄报或剪报,进行图片展览。这是对课文内容有益、必要的补充,用最直接的材料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培养学生自主收集、选择、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把反映我国各民族的服饰、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的照片、剪报、图片编排设计好后在走廊展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既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当国内外举办一些重大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也可要求学生制作专题剪报或手抄报,图片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了上述的几种活动课形式外,还有如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影视录像,做小志愿者,设服務社区等都可以应用。当然,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应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选用最合适的活动课形式,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

总之,思想品德活动课把课堂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王卫红.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5).

[3]王彩琴.课前五分钟演讲法及效果[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4]朱建国,张怡.促进学生理解的50种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剪报活动课辩论
我和爷爷做剪报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活动课
我为父母做剪报本
中国剪报
中国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