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2012-03-01罗乙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笔者

罗乙珍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内容触及个人的心理、品德和行为,而且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乃至天文地理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力地促进广大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1.教材资源的开发。要教好思想品德课程,任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要敢于打破教材内容等于课程资源的狭小界定。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突破教材的局限,并不是对教材资源的完全放弃。我们首先要充分运用好教材。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与知识内容相贴切的生活化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加工整理充分利用起来。当然,教材也不是时时处处都配有好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去精选课程资源并加以巧妙使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资源的开发。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心理特征的认知规律,有不同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学习方式、家庭背景、原有知识、生活经验、活动方式、情感、兴趣爱好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个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多一些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少一些直接的给予。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边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兴趣所在,以便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教师资源的开发。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思想品德课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人格因素,又受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制约。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工作认真负责,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和信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都是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容易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被学生所接受。此外,教师还要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不断发现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只有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教师的情感和工作态度,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等都将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

二、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和学会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再主动那也是事倍功半;学习方法得当,学习热情高涨,则能事半功倍。没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思想品德教材笔者通常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大问题:本框或本课讲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怎样去操作?简单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把握了这三大问题,也就把握了一框或一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如何去收集资料,逐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材料的收集既要注意多样性,真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学生的精力有限,作业负荷量大,因此又特别要讲究针对性,有了针对性,才能显出实效性。如对教材中涉及有关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笔者就让学生多关注、收集《案件聚焦》《东方110》等节目内容。对教材中涉及相关的国情教育的内容,笔者则要求学生多关注、收集我们中山市的开发和建设的事迹。学生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之后,就学得更有味、更主动、更有效了。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样,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合实际,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有诊断和选拔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激励和引导功能。要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提高的过程。能否有效地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笔者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1.将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传统评价主要以纸笔考试为主,通常一学期两次(期中和期末),后又改为期末一次,这种方法太过注重结果,学生的各种潜能、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创新意识、实践探究能力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此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期末考试照旧考,占学业总分的60%,针对平时学生学习过程(主要看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参与活动能力、小论文、演讲赛、合作探究、作业质量、收集材料等)的表现,增设成绩点,每次1-5分,教师做好平时记录,期末加以累计乘40%,再加上60%的期末成绩作为学生学业成绩总分。由于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知情意行都得到了兼顾,学生在课堂及课外活动中的参与率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激发。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公正客观的评价,而传统的思想品德学科接受性评价主要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达不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为此,笔者将思想品德学科评价做了改革,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生自评。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自我归纳,继续提高。(2)同学互评。同学之间开展互评既能使评者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相互尊重,學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也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校正自我,鞭策自我,激励其进一步主动和他人合作。平时,笔者注意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将教材激活,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教学评价活动更能服从和服务于思想品德课教学。(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缺少了教师评价是不完整的。在对学生评价中,尽力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是全面评价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同伴的观察和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客观的描述,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勇气和决心。

搞好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除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才不会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